排除凯里阻吸纳年轻票努力

此外,纳吉的“排凯里,纳慕克里兹”的做法属于不智,最终将得不偿失,因为除了让人以为马哈迪主义重返外,也种下政治反弹的恶因,同时让国阵争取年轻选票的机会白白流失。
也是杜克大学政治科学博士候选人的王建民指出,就巫统籍部长的安排而言,纳吉的政治考量斧凿甚深,他重用巫统副主席希山慕丁等亲信,同时企图平衡党内力量,尤其马哈迪和沙巴巫统的势力。

另外,同样被视为纳吉亲信的其他两名巫统副主席,沙菲宜阿达(Shafie Apdal)被委任掌管乡村与区域发展部门,而阿末扎希出任国防部长,接棒继续推动过去由纳吉所积极推动的国民服务计划。
相反地,被认为有潜在威胁的巫统署理主席和副首相慕尤丁,则降级兼掌教育部,立即从前教育部长希山慕丁那里接过数理英化政策存废的烫手山芋。
安抚沙巴势力委以外交部长

阿尼法在去年308大选后,阿都拉组织内阁之际,因为不满再度留守副部长位置,进而愤然做出罕见的拒绝受委的决定。
此外,也许是为了不得罪马哈迪,竞选巫统副主席失败的莱士雅丁(Rais Yatim)成功保住部长位置,转任新闻、通讯、文化与艺术部长。
纳吉公然排挤凯里带来风险

不但如此,纳吉更委任凯里的手下败将,兼前首相马哈迪儿子慕克里兹进入内阁,担任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另外,凯里的副手,巫青团副团长拉查里(Razali Ibrahim)也获得机会,出任青年与体育部长副部长。
这种叫人难堪的局面,让纳吉排挤凯里的意图展露无疑。纳吉对此当然早已打定算盘,不过未来凯里是否和如何反击,肯定是纳吉必须面对的风险。
马哈迪势力衰退应不足以惧

这种情况不仅透露纳吉畏惧马哈迪,而且看起来是愚蠢,因为马哈迪的公共影响力其实已逐渐衰亡,早不足以据;马哈迪最后一分钟到双武及助选,却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就是一例。
可兼纳凯里慕克里彰显自主
纳吉可能认为,马哈迪也许成事不足,但要在短期内“败事”却是绰绰有余的。相反地,凯里的破坏力就没那么大,尤其其岳父阿都拉行事温文敦厚,不会在退休后对继承人诸多指指点点。
此外,纳吉另一个考量也许在,拒绝凯里入阁可以为自己的形象加分,毕竟他个人争议性大,且在众巫统领袖之间不得人心。
不过,纳吉也许忘记或忽略了,就长远而言,尤其在下届大选时,凯里是一个潜在的盟友,一项对付在野党的武器。
其实纳吉可以同时安插凯里和慕克里兹进入青体部担任副部长。如此一来,他既可在某程度上安抚马哈迪,同时彰显自己的独立自主。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维持与凯里的良好关系,以备未来之用。
凯里出局挫败吸引青年努力

国阵青年团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因为国阵亟需吸引年轻人的认同。如今它在青年的领域,完全失败;年轻人大都倾向在野党。
对于在野党而言,凯里被边缘化不疑是一项好消息。尽管凯里不会公开与纳吉翻脸,而且会继续扮演忠诚的无青团长的角色,但是他已全无动机需要支持纳吉的领导了。
沙比里跟年轻人有年龄鸿沟
凯里尽管不断成为在野党的箭靶,也背负阿都拉领导失败的包袱,但他在不久前的党选期间,展现了充分的弹性,充分显示他是一枚有价值的棋子,尤其在重获年轻选民支持的工程上。

纳吉内阁只能得到乙等分数
王建民指出,总而言之,尽管纳吉的新内阁组成没有给公众带来惊喜,但也不至造成当初人民对阿都拉内阁那种负面反应。
“基于他的内阁算是达到一般期盼,却没有超越之,因此可以得个“乙等”打分。”
纳吉选择排除凯里,反而接纳慕克里兹的做法,无疑会被诠释为国阵政府重返马哈迪主义的一步。纳吉如此做冒着相当大的风险,甚至得不偿失。
无论如何,权杖已在握,纳吉本身必须开始决策,迎接国家未来种种经济和政治挑战。对他而言,前路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