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妓業從藝的女妓大多美艷柔情﹐服飾華麗﹐知書識禮﹐尤擅歌舞琴瑟﹐主業是陪客飲酒作樂。藝妓業是表演藝術﹐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顧名思義,藝妓是藝和妓的結合,是有藝術氣質和教養的妓女,藝妓需要掌握唱歌、跳舞、演奏樂器以及談話等技能,他們應該力求做到輕鬆自如、快活、伶俐與嫵媚。他們實際上是演員,為客人提供賞心悅目的服務。藝妓一天的行程相當緊湊,早晨,他們要習練花道、茶具藝術和唱歌跳舞,下午,他們要精心梳妝打扮,已準備晚間的應酬,在這方面,他們要花費很多時間,因為這種從做髮型到摩擦腳跟的精心修飾,有著極其繁瑣的程序,只有這樣,才能獲得一種客人注目的形象,儘管這一形象使他們面目全非。
日本歷史上的藝妓業曾相當發達﹐京都作為集中地區曾經藝館林立﹐從藝人員多達幾萬人。不過﹐藝妓業在二次大戰后大為蕭條了﹐隻是在經濟恢複后一段時間內﹐隨著公司公關業的升溫﹐旅遊業的興旺﹐藝妓又興盛了一時﹐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藝妓還保留有幾百人之多。但之后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公司生意減少﹐藝妓業再度陷入低穀﹐據估計﹐目前京都的藝妓隻不過200人左右﹐而且陪客的機會也大大減少了﹐可謂是“門前冷落車馬媳。一些藝館轉作祂用﹐服飾、樂器變賣或出租﹐藝妓轉到夜總會當招待﹐藝妓業的衰退已成不爭事實。 傳統意義上的藝妓﹐在過去並不被人看作下流﹐相反﹐許多家庭還以女兒能走入藝壇為榮。因為﹐這不僅表明這個家庭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而且有足夠的資金能供女兒學藝。
這種觀念在今天雖已不太多了﹐但藝妓在人們心目中仍是不俗的。實際上﹐能當上一名藝妓也確實不易。學藝﹐一般從10歲開始﹐要在5年時間內完成從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課程﹐很是艱苦。從16歲學成可以下海﹐先當“舞子”﹐再轉為藝妓﹐一直可以幹到30歲。年齡再大﹐仍可繼續幹﹐但要降等﹐隻能作為年輕有名的藝妓的陪襯。至于年老后的出路﹐大多不甚樂觀。比較理想的是嫁個富翁﹐過上安穩生活﹐但這是極少的。一些人利用一技之長﹐辦個藝校或藝班﹐也很不錯。如果有機會能進入公司作個形象小姐﹐雖隻是個“花瓶”﹐尚可一展昔日風采。當然也有不少人落俗為<<佣傭>>﹐甚至淪落青樓﹐就很不幸了。
在日本,請賓客上藝妓館有時具有政治和經濟上的目的,很多政治和生意關係都是在藝妓館裡結成的。一些社會學家認為,日本男人在社交方面生性拘謹,缺乏瀟灑自如的氣質,而有藝妓作陪,可以造成一種輕鬆的環境,藝妓在席間演奏樂器、唱歌跳舞,並以各種含有微妙韻味和絃外之音的應答,營造出無居無數的鬆弛氣氛,有利於達成雙方面的夥伴關係。
今天,經過多年刻苦的日本古典音樂和舞蹈訓練的藝妓,在日本正日驅減少,如同許多古典藝術一樣,雖然藝妓館現已成為少數人一種奢侈的娛樂場所,對於藝妓交流的審美規則,人們也日趨陌生,曾經是一種生活中的藝術,正不斷變成戲劇中的生活,但是藝妓畢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土壤開出的一朵奇葩,是頗具特色受到日本男人鍾愛的性文化形式,她或許會變換一種面目出現,但是她的本質──使藝和妓合影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近年來﹐對于藝妓的衰與興、保與棄還存在針峰相對的鬥爭。
傳統節日:民族文化的縮影
作為一個民族本人可說具有節日癖,在日本,每年的節日多達幾十個,從建國紀念日、憲法紀念日到各種各樣的祭,十分多采多姿,甚至所謂的現代派青年,也都在傳統節日中欣喜若狂的投入各種活動,在這些節日中,宗教差別似乎無足輕重,神道節日也好,基督教節日也罷,慶祝這些節日並不證明人們的宗教信仰,它們只不過是大眾習俗,幾乎所有日本人都共同擁有這種習俗,慶祝節日的人們身穿傳統民族服裝,簇擁著彩車和神輿遊行的情況還經常可見,說明傳統節日的影響仍根深蒂固。
現代日本早已是發達的工業國家,然而在心底卻仍留著作為農民的生活週期,日本最主要的節日仍是正月新年。夏天的盂蘭盆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在日本,它變成了祭祀組靈的盛大儀式,表達與反映了日本人崇拜祖先的觀念。在年終和歲末還有中元節和歲暮節,源於宗教傳統。特別有趣的是,日本還有所謂的五節句(意為五個節日,分別是一月一日的人日、三月三日的上已、五月五日的端午、七月七日的七夕,久月九日的重陽。)表現了日本人的信仰,也表現了日本人觀察事物的細緻入微,五節句的設定,也是日本人試圖合理調劑作息時間的一種智慧反映。五節句中另外四個節句的目的,基本上是為了尊重婦女,可以將它們視為婦女節。事實上三月三日的上已至今仍被稱為女兒節,五月五日的端午節以前叫姑娘節,後來才變成男孩的節日。
日本人的節日癖是一種值得尊重的癖好,在他們的節日中蘊含著內容極為豐富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智慧。
休假日
| 日期 | 國定假日 |
| 1月1日 | 元旦 |
| 1月15日 | 成人節 |
| 2月11日 | 建國紀念日 |
| 3月20(21)日 | 春分 |
| 4月29日 | 綠色日 |
| 5月3日 | 憲法紀念日 |
| 5月5日 | 兒童節 |
| 9月15日 | 敬老節 |
| 9月23(24)日 | 秋分 |
| 10月10日 | 健康體育日 |
| 11月3日 | 文化日 |
| 11月23日 | 勞動感謝日 |
| 12月23日 | 天皇誕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