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他一个的月的入息约有二千零吉左右,有时后加班多,也可以超过三千零吉。
他的妻子是一个家庭主妇,负责三名孩子的上学膳食,还有两名老人家的三餐,忙的透不过气。不过她还是会接一些会计的简便工作,在家裡完成,每月赚多两百零吉帮补家用。
两名老人家也在早上到巴剎卖报纸,一个多多赚一百几十零吉,就是两人的零用钱了。
这样的生活是相当的吃力,余纪生除了努力工作,似乎也找不到什麼方法。
向政府租组屋的费用是一百零吉左右,水电费约一百零吉,三个孩子的学杂费,补习费,还有吃的用的,赚来的钱仅仅够用。有时候孩子发烧生病什麼的,或是老爷车修理,那个月的钱就不够用。
这时候就须向老板支粮,生活是如此的过,所谓王小二过年,年难过年过。
无论如何,自新首相纳吉上台之后,余纪生觉得事情有了改变。在去年,他的三名小孩获得政府发给每人一百零吉的学杂费。
三百零吉说多不多,但是足够给三名孩子换上新书包和校服,还有点餘钱添加课外读物。他还记得用老爷车载三名孩子和事子去学校领钱的回途上,三百零吉让一家人高兴了好一阵子。
一马商店真正节省
不久之后,精明计算的妻子在「一个马来西亚商店」发现,日用品和一些食品,价格比一般的杂货店或超市便宜了三十巴仙以上。
三个孩子处在发育期,食量越来越大,余纪生每星期购物一次,以往要用三百到四百零吉。有了一个马来西亚商店,一次购物的费用是二百零吉左右。
换句话说,一个月下来,他可以省下四百到六百零吉。
此外,不久外前开设的一个马来西亚诊所,也为他节省了不少钱。年纪过七十的父母,一个面对血压高,一个面对关节问题。过去到私人诊所拿药,一个月要花二至三百零吉,也是一个负担。
如今一零吉的诊费,即使孩子们有点小病,看诊时也没有压力了。
左省右省,一个月可省了约千零吉,对於一个月入二三千零吉的家庭可是大数目。
还有纳吉宣佈三千零吉收入以下的家庭可以获得五百零吉的援助金。父母住在另一个单位的组屋,他和父亲一同申请。结果两人可以获得政府的一千零吉援助金。
还有父亲在八十年代曾加入马华公会,如今也可以获得五百零吉,这可是父亲在巴剎卖报纸三个多月的入息。
这一连串的措施,余纪生深深感受到政府帮助中下层人民生活的诚意。至少这一年多来,他通过这种实质的帮助,捉襟见肘的情况改善了不少。
他的妻子甚至可以小有储蓄,计划买进政府租给他的组屋,如果政府还有一些措施,他的生活会过得比较好。
更重要的是,汽油停止起价了,他不会为了一直起价的油价烦恼。
租购政府组屋免逼迁
一个大马援助金,一个大马商店,孩子们的学杂费援助,这些帮助是微不足道,但是在余纪生这样生活在较低层的人民而言,这些帮助就如及时雨。
他感嘆的说,他的组层曾经大漏水,以为找上该区国会议员陈国伟可以帮助,但是却被助理挡下来。
他居住的组屋单位,曾经因为註册的名字是他人,面对被赶走的命运。他到陈国伟和方贵伦的服务中心两头跑,结果是被人笑脸迎人的助理差来差去,什麼结果都没有。
最后两夫妻亲自到市政局房屋组求情,马来官员听完后,马上办理,他们获得租购的权利。
余纪生和爸爸过去都把票投给火箭,在咖啡店喝茶都在骂政府,如今是骂不下去了。
他感嘆的说:「没有想到阿吉哥还对我们这些下面的人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