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年马来亚联邦正式成立,新加坡被排挤出原本的马来亚版图。此举,除了架空了新马华人的政治势力,也压缩了新加坡原有的政治和经济空间。一个更脆弱的新加坡,可以减少对马来人政治的威胁,也增强了英国人对新加坡本土政治斗争的影响力。
1956年4月,第一回合伦敦宪法会谈中,提出了内部安全理事会的议题,英国人建议新加坡和英国各占一半的议席,由英国驻新加坡最高专员持有否决权。马绍尔对此坚决反对,认为,让出管制内部安全事务的权力,是一个独立政体的笑话。
1957年3月林有福和李光耀出席第二回合伦敦宪法会谈,李光耀的内部安全理事会建议是:由英国驻新加坡最高专员担任内部安全理事会主席,成员来自英国,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英国人持有否决权,在权力分配架构上,英国人和马来亚联合邦的共同投票权,足以否定新加坡代表的投票权。此外,界定内部安全事宜的权力不是由英国人,而是内部安全理事会去决定。
马绍尔和李光耀的不同之处是,马绍尔要新加坡人掌握新加坡的内部安全事务。李光耀却是要把新加坡的内部安全事务,交付给英国人和马来人的手上。
李光耀的如意算盘是一旦自己丢失了政权,可以通过外人对新加坡内政的干预,改变新加坡既有的政治格局,为自己提供另一个政治斗争的窗口和渠道。
一些学者对李光耀的批评是:这是李光耀的处心积虑安排,这让新加坡掌握适当,但不足够的权力,这样一来,总理可以躲在内部安全理事的职权里,进行自己的政治斗争。
历史学者Simon Ball 指出:李光耀是要享有一个民选政府的好声誉,不是一个被人指责使用暴力镇压人民的政府。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李光耀早在1957年,就已经算计好了,往后要如何的去对付自己的政治对手。
1961年4月,李光耀在芳林补选受到重挫,对不久后的另一场安顺补选,更为焦虑,此刻,李光耀的政治前途岌岌可危。李光耀在新加坡政治斗争上的失利,引发了英国人和马来人的不安,对反体制政治,尤其是华人政治的崛起感到忧虑。
为此,巫统在1961年5月27日,提出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的建议,目的是通过新议题的讨论,来改变新加坡的政治氛围,力图为李光耀提供解围的契机;巫统并借此机会直接的介入了新加坡的本土政治斗争。
1961年7月人民行动党分裂,左翼势力另起炉灶,成立社阵,以华人工会和华文教育者为核心。
和巫统商议加入马来西亚的条件,主要是由李光耀和吴庆瑞进行;这其中新加坡可以保留教育和劳工的自主权。意思是说,李光耀要加入马来西亚,必须先行解决华校学生运动,和华人职工会的政治活动。
从这一个背景来看,冷藏行动是李光耀履行对马来人的政治承诺,要去彻底解决李光耀自己提出的所谓第三中国威胁论。李光耀是以第三中国威胁论,来吓唬马来人接受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
冷藏行动是李光耀伙同马来亚的巫统,和英国人共同对付反体制政治,尤其是左翼华人工会,以及,华文教育者的一场政党政治斗争。
在此,李光耀是把政党的政治斗争,扭曲为新加坡的内部安全问题,从而以政府的行政权力去瓦解来自政治对手的权力竞争。
根据John Drysdale (1984) 叙述的冷藏行动历史经历。之所以称之为冷藏行动,是因为政府的目的就是要长期的拘留这一些人,以便进行审问。这个计划周详的行动是由波卡斯领导的特别任务小组,加上警察部队一起执行。一份详细的清单列出逮捕者名单和出没与居处的地址,有200个小组分别行动。大逮捕行动是在凌晨3时,从警察训练学院出发。同一时刻,另外有1000名警察在新山集合,其任务是包围南洋大学,在校园内逮捕南大学生。
冷藏行动总共逮捕了100多名李光耀的政治对手,在逮捕名单中只有少数几名人士,躲过此一浩劫。
转载于: 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9421
可以参阅: 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247019
更多详情故事:http://www.pfirereview.com/20150324b/
李光耀的赞颂,我在论坛看的太多。
总觉得很多人都只看到他的好,所以才会分享这篇文章给大家。
李先生是一代伟人,不过黑暗的一面,他也不输老马,政治手法一样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