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15日讯)鑑于性罪案增加的趋势,新加坡非官方组织在网上整理「性罪犯资料库」,公开过去曾见报的性罪犯姓名和照片等,做法引爭议。
名为powermoneywomen.com的网站上月发佈的非官方统计资料库,將曾因涉及性罪案而见报的罪犯全名、照片以及罪行等一一列出,还根据罪犯所接受的判刑,计算出他们目前是否已经出狱。
据《海峡时报星期刊》报导,运营资料库的团队共有6名成员,分別是3男3女,年龄介于30岁至40岁,包括两名经营小生意的商人、两名教师、一名网页设计师以及一名Grab司机。
用字体顏色做分类
他们当中包括性罪案受害者的家庭成员,並自称是「普通群眾」,创建资料库是为方便公眾快速查找有关性罪案的报导,让他们无需大费周章地在网上检索。
「性罪犯资料库」根据罪案性质用不同顏色標注,使用者还能直接检索「性罪犯」的姓名。
当记者瀏览资料库网页时,发现运营团队会根据性罪案的严重程度和性质,標上不同顏色的字体,除了黑色字体的普通案件,非礼案会用青字標注,嫌犯还在逍遥法外的案件用蓝字標注,惯犯或极度危险的罪犯则会用红字標注。
此外,网页还附有检索功能,让公眾能够隨时查找任何人的名字,以確认对方是否曾涉及性罪案。
团队成员谢先生(37岁,零售店老板)说,所有资料都能够在互联网上获得,团队只是把海量资料拼凑成资料库。
他透露,他们是业余时间整理资料库,6名成员当中,有些人的家庭成员曾经是性侵受害者。
「目前为止,资料库列出的性罪案是从2002年开始,团队希望尽量补充缺失的资料,也吁请公眾帮忙找出被遗漏的案件。」
网民专家看法两极化
「性罪犯资料库」上线后,引起网民和专家两极化强烈討论,有人认为资料库能够保障公眾利益,也有人担忧这种做法会影响前囚犯重返社会。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陈恩赐指出,创建资料库有利也有弊,他举例说明,如果应聘者曾是猥褻儿童的罪犯,最好不要让他加入需要经常接触儿童的工作岗位。
从另一层面来看,他认为,可能会加强前囚犯所面对的社会污点,导致他们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后,还需接受额外及永久性的惩罚。
团队成员谢先生反驳说,就算性罪犯已经服完刑期,受害者所需承受的伤疤永远无法癒合。「如果这些性罪犯想要获得第二次机会,他们必须努力说服大家,证明他们已经改变。」应避免一概而论
人力咨询公司Next Career Consulting Group执行董事王贤德则指出,僱主已有筛选应聘者的標准,包括让他们在求职申请表格上填写犯罪记录,因此没有必要创建资料库。
针对资料库引发的爭议,哥莉雅律师建议,资料库可以只列出惯犯资料,或者涉及强姦、猥褻儿童等严重罪行的罪犯资料,避免一概而论。
转载:东方日报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s/25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