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查看: 563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朋友跟你借钱 你该借,还是不借?

[复制链接]
论坛咨询
2016-5-16 04:39 PM
Capture_副本_副本.jpg

以下兩種情況,你會選擇哪一個:得到流行性重感冒,還是借錢給親朋好友?美國《錢》雜誌(Money)曾針對800多位民眾做了調查,竟有高達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他們寧願選擇前者。

根據《錢》指出,有66%的美國人承認與親朋好友有金錢往來上的問題;更有高達8成的人相信,把友情搞砸的最好方法,就是借對方錢。

在重視「情面」的社會裡,「情義」或「信任」的道德壓力,往往會讓一個「不」字卡在喉嚨、難以回絕對方,該怎麼不傷情面、又保住友誼?

《Cheers》雜誌以3個一般人常會遇到的困境,分析金錢與友情的思考智慧。

Q:好友開口借錢,要借嗎?

故事:麗紅又來向慧媚借錢了,這已經是這個月以來的第2次,而且每次一借都是10萬元,讓慧媚十分為難。一邊是多年好友,一邊是辛辛苦苦存的血汗錢;不借不夠意思,借了又怕影響自己的財務規劃,她該怎麼辦?

A:再好的朋友也要約法三章

‧救急不救窮

‧寫下借據

‧別讓對方有機可趁

「我會先看交情,如果交情好就借,」荷蘭銀行財富管理資深副總經理孫可基有幾次借錢給朋友的經驗。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只要金額不大,他大都會答應。

然而,因為清楚知道自己借錢底限,如果對方信用不佳,雖然交情很好,他也只會借出金額的一半,或是更少。「真的借了,我就會打算那筆錢要不回來,」調整心態後,借出去的錢就不會讓自己感到不安。「借了不還,我反而很高興,」他藉此看清一個朋友值不值得交往,而且對方在理虧之下,以後自然不會再向他借錢。

能夠像孫可基不在意失去友情和金錢的人,還是少數。在外商銀行工作的陳小姐,就對曾拒絕借錢給往日上司而耿耿於懷。

她的前上司趁著選舉熱潮,投資候選人周邊商品販售。有一天,她接到對方來電:「沒關係,你借我多少錢都可以。」

「當時心中非常掙扎,畢竟他曾經非常提攜我,」陳小姐說,但又因為對方一句「借多少都可以」,讓她擔心對方的資金缺口比她所想的還要大。

只是當時她剛從國外念書回來,真的沒有閒錢。「後來滿難過的,因為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拒絕他,我覺得自己很殘忍。」這段友情也因為自己認為愧對上司,且不再主動聯絡下而失去。

但她還是認為借錢是「救急不救窮」,對方如果有財務黑洞,幫了他可能會害到自己,甚至轉嫁到家人身上。

「借錢給別人最好寫下借據,」孫可基建議。在借據上註明為何借錢、何時歸還等等,確定雙方對於這個契約有共識,排除因為沒有白紙黑字而產生誤解的機會。如果擔心對方避不見面,甚至可以簽下「保管條」,註明「某時間、某人將多少錢託給誰保管」,一旦對方不還錢,就會形成「侵佔」,而吃上刑事官司,且仍可要求對方附帶民事賠償。

文章取自:www.cheers.com.tw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loveryice
2016-5-17 11:56 AM
Oh-MO 发表于 2016-5-16 10:24 PM

建议你不要再一直放表情了。等下被管理员发现会被扣分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JBTALKS.CC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 |Share

GMT+8, 2025-4-21 02:38 PM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Copyright © 2003-2012 JBTALKS.CC All Rights Reserved

Dedicated Server powered by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合作联盟网站:
JBTALKS 马来西亚中文论坛 | JBTALKS我的空间 |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