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ALKS.CC

标题: 十万个为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1 PM
标题: 十万个为什么???
13和星期五相遇为什么令西方人恐惧


  星期五和数字13都代表着坏运气,两个不幸的个体最后结合成超级不幸的一天。

  1970年4月11日阿波罗13号航天器在佛罗里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一些人指出几乎是灾难性的阿波罗13登月使命证明数字13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

  在西方人看来,星期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在这天,有些人会因为恐惧而下不了床,还有些人会拒绝乘飞机,买房子,甚至购买胜券在握的股票。而如果星期五与13号重合,那就是特大倒霉日了。因为在这一天人们不会像往常一样乘飞机或做生意,商业损失可达8到9亿美元。他估计在美国这种恐惧折磨着几千万人民。

  德塞还是一名民间传说史学家,他也是《恐惧和乐趣》的作者,他说对于黑色星期五的恐惧在远古就根深蒂固了。星期五和数字13都代表着坏运气,两个不幸的个体最后结合成超级不幸的一天。

  德塞把对13的恐惧追溯到一个有关12位神在他们的天堂瓦尔哈拉殿堂进行宴会的挪威神话。没被邀请的洛基是宴会上的第13位客人,他到达那儿之后,便让黑暗之神Hoder用带有槲寄生尖端的箭射击快乐喜悦之神Balder。Balder死了,整个地球都陷入了黑暗和哀伤之中。从那一刻起,数字13便成了不祥之兆。

  在圣经中也涉及到不吉利数字13,背叛耶稣的传道者犹大是最后的晚餐中的第13个客人。同时,在古罗马,传说中聚集了12组巫婆,而第13个被认为是恶魔。

  纽瓦克特拉华大学数学和科学教育资源中心的科学家托马斯·费斯勒说,数字13遭遇如此不幸是由于它的位置在12之后。按照费斯勒的说法,数字科学家认为12是一个“完全”的数字,一年12个月,黄道十二宫,奥林匹斯山12位神,赫拉克勒斯12劳方,以色列12个部落,以及耶稣的12位传道者。而超过12一点点,13就“稍微超过‘完全’一点点”,这个数字就变的不安定。

  对13的恐惧在现在仍然很强烈,根据德塞的调查,80%的高楼没有第13层,很多机场漏过了第13扇门,医院和旅馆通常没有房间号13。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街道,门牌号12和14之间是12.5。在法国闻名的十四行诗社交名流中,他们曾经认为自己能够成为宴会的第14位客人就可以摆脱一种不幸的命运。

  至于星期五,它是知名的基督徒耶稣被迫害的日子。有些圣经学者认为伊芙诱惑亚当食禁果也是在星期五。或许最重大的一种信仰,是认为该隐在13号的星期五杀害了亚伯。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2 PM
惊动世界的隧道 2008/01/25
报道:郑美励 摄影:李沃略/国家地理频道提供



一前一后,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相继以精明隧道为题材摄制记录片。


这个甫于2007年5月14日投入运作的超级工程究竟有何魅力足以聚焦两大国际传播公司的目光,让马来西亚再次登上世界的舞台?且听国家地理频道全球制作执行副总裁布莱恩史密斯揭晓答案。

也许你还留在纪录片是小成本制作年代,若果如此,接下来透露的数据难免令你错愕。以国家地理频道为例,至少20万美元预算,有时上达百万美元,长达数个月或数年的拍摄期,出来的成果只是短短的1小时播放。

要称此为变相“烧钱”也未尝不可,国家地理频道如何严格筛选各个提案自是不需赘言,一个故事题材能从计划书“进化”至最终以纪录片形式出现,可谓斤两十足。

对纪录片制作握有生杀大权的布莱恩史密斯在谈及为何点头批准《精明隧道》提案时说,即使文化不同,这世界上有很多人尤其是男性,喜爱大型玩具和大型机器。

世界首个两用排水隧道

精明隧道显然符合了几个特色,这个超级工程采用许多“庞然大物”,一个钻洞机便有约1个半足球场长、7层建筑物深、半个机翼般宽,更何况,精明隧道号称是世界上第一个防洪兼抒缓交通阻塞的两用排水隧道呢!

再者,这也是一种时代需求。全球暖化危机引发全人类对特定国家和城市在防洪、防暴风雨……等科技方案的兴趣提升,“不管你居住在世界那一端,许多人都在关注全球暖化所引发的洪水、气候变化,所以我认为全世界都会有兴趣观赏这个纪录片来了解马来西亚在这方面有什么科技解决方法。”

尽管布莱恩史密斯的谈话中对隧道的独特功能相当赞扬,但是记者乍听两大国际频道都以此为主题,还是惊讶大过惊喜。

防洪作用有待考验

不是吗?这个正式启用8个月的工程从计划提出,到工程进行中乃至隧道开通使用都是非多多、争议缠身。启用之后抒缓交通阻塞效果固然立竿见影,收费却更令人肉痛(过路收费2令吉),外加不时发生暂时失灵、故障、关闭的新闻,防洪作用考验还不错,严格说来,它在国内的公众形象并不讨好。

对于记者的疑惑,布莱恩史密斯直言,频道的兴趣不是在争议,而是从科学与科技的角度出发,精明隧明是世界第一、独特、创新概念,同时也颠覆人类对隧道功用的传统看法,这无疑和频道的口号"think again"相当契合,所以值得推荐给全球观众,让他们再想一想,“而他们也确实会因此重新思考”。

顿了一顿,他补充说,这正是取材角度各异的有趣例子。同样一个故事,如果当做地方新闻来处理,会关注争议性、工程的成本有多高,效果如何之类的课题,但是同样的题材搬上国际大荧幕却是另一种情景。

大马导演泥浆中步行1公里

记得国家地理频道与国家电影促进局(finas)在2006年推出“大马面向世界”征募计划,号召本地制片人呈纪录片制作建议书吗?

中选者能获得国家地理频道的指导训练并有机会获得庞大预算摄制高清晰度(HD)纪录片并向全球167个国家、27种语言的2亿9千万户国家地理频道家庭订户播放。《精明隧道》便是继讲述现任国家元首米占再纳阿比丁的《Becoming A King》之后,被国家地理频道挑中的提案。

曾经多次参与大马旅游促进局、Lonely Planet的拍摄计划的大马人哈伦拉曼,是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兼摄影师,他们花了1年时间完成制作,单是21个拍摄天便横跨8个月之久。

大马首部高清纪录片

站在老板的角度,布莱恩史密斯说纪录片2大挑战是如何拍出一部吸引人看的工程纪录片?其次,本地制作人在制作高清晰度纪录片方面还是初哥。

对于哈伦拉曼而言,经验相当刻骨铭心,这次合作让他经历很多第一次,如规划预算、开设纪录片特设银行户口、每月成本开支报告……以前拍纪录片哪需要满足这些需求啊?而这只是当中的部份财务要求,别忘了永远不会停的纸上作业,只是为了一纸批文,他们就花了11个月才拿到手,“律师参与拟出皆大欢喜的批文。”

其次,诚如布莱恩史密斯所说,这是频道与国家电影促进局的大马史上第一部高清纪录片,尽使哈伦拉曼在纪录片制作上的经验丰富,但论及高清纪录片,他始终是新手,他得重新学习操作崭新的摄影机和格式。

拍摄过程电力中断

其他的挑战都来自拍摄,哈伦拉曼说:“有一幕是我们必须在下层隧道,差不多及膝深的烂泥浆中扛着沉重的高清器材步行超过1公里,更悲惨的是在拍摄的过程中途,电力突然中断,我们整队人陷在不通风的黑暗之中,回想起来,摄影总监布莱德狄伦忍不住要说人间地狱。”

拍摄装置刀盘(cutterhead)的画面也不是件轻松事,对方规定摄制队伍必须是合格潜水员才获准进行,因为唯有如此才会知道处于空气压缩在环境下会是什么样子,他们得经过解压室才能靠近钻洞机。显然的,拍摄情况是不太“友善”——摄氏40度高温、地方又狭窄,只得1.5公尺宽,空气潮湿导致更镜头雾茫茫,最后大伙是汗下如雨,全身湿透!

提升国产纪录片水准

哈伦拉曼提醒道,别忘了他们是个庞大的队伍,摄影总监来自新加坡、撰稿人远在德国柏林,多语录音和旁白在美国进行,协调所有人步伐一致是至关重要的。

国家地理频道也要求他们对剧本做注解,不被通过就不能录旁白。“频道的全球形象是展现真实的故事,所以研究队伍必须逐行逐字查证剧本,即使是访问也必须经过专家的验证。”

细数拍摄过程的苦与乐,哈伦拉曼说挑战无所不在,每一个都难忘,他更是获益良多。“这是大马制作公司所能拥有的最好机会!我们学到把国产纪录片提升至国际水准所必备的条件与资格,国家地理频在每一步都给予劝告的同时,放手让我们自己发挥。”

令人敬畏的超级工程

无独有偶,除了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也慧眼识题材,而且还率先在2007年2月19日播映,反观国家地理频道则是今年1月25日才做全马首播。

面对珠玉在前的压力和观众的比较心理,布莱恩史密斯始终对自家成品信心十足,他回应说这是国际感兴趣的题材,当然不乏识货之人。

“我认为我们的纪录片会更深入报道,因为我们的摄制是在工程完成后,所以当其他纪录片讨论构思、结构面,我们的观众可以看到更深入,工程进行中和完结、隧道启用等。”

哈伦拉曼保证内容精彩程度会紧锁观众的眼球,“许多人不了解精明隧道工程,纪录片会让他们感受到这个超级工程令人敬畏之处”。

国家地理频道(astro 553)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5 PM
整容 是为了让自己更具竞争力 2007/12/19
报道●佘美翠 摄影●冯慧薇


说真的,你会以貌取人吗?可也想过要割双眼皮,或隆鼻、隆胸的,或抽脂、去眼袋,还有矫正体形?总之,唯一目的是把天生的面貌和身材改善,说直接点就是,要变美女,要做俊男。


提起整容,让人联想到韩国明星,联想到街上的韩男韩女们,大多数都曾在脸蛋、身上“动过手脚”;韩国整容业兴起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整容业和旅游业发展像火箭冲天。据粗略统计,韩国整容业每年收入高达30亿美元。


韩国首尔的整容业集中地带,区区几公里街道上数百家整容诊所林立,比黑头还要多,各式各类的广告标语令人心动无比,还打出“整容改变人生”的标语。


真的能“改变人生”吗?韩国著名整形医生金沅爽博士一针见血地说,今日大多数人会去整容,是为了建立自信,现代整容科技也能满足他们,结果也正如预期中把生活的际遇“变好”了。

往容颜剌下的刀针,可剌出人生新命运?相不相信暂不讨论,先问自己有没有勇气去挨。

几个月前在本地上映的韩国喜剧片《两百磅美女》,讲述一个拥有金嗓子的95公斤肥胖恐龙妹,因外表不起眼而只能给美女歌手做幕后配唱。受尽挫折的她毅然走上整容之路,全身大改造,成为大美女。

此片以韩国盛行的整形风为题材,有趣且贴近韩人的现实生活形态,对白中直接问女主角“你去整容了吗?”,片中女演员互问身上哪里整了形,公司高层刻薄地讽剌应征女子怎不去整容之类的字句,是民间写实。

“韩国人整容是为了让自己更具竞争力。”韩国金沅爽整形外科医院院长金沅爽纵横整容业近20年,他说好久以前,涂口红的女人会被人指指点点,人人觉得她怪异。

男性也趋之若鹜

“10年前,整形的人并不想让人知道,他/她会隐瞒,但是今日,特别是在韩国,整形已太普遍,人们也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了。”

韩国整容之风盛行已是不争的事实,它不仅是女性的专利,许多男性也趋之若鹜,希望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增加男性魅力。整容院还为配合上班一族的需求,专门推出“午餐时间完成手术”的服务配套,一个小时的午餐时段便可完成割双眼皮的手术。

金沅爽说,多年前人们会要求大幅度的全身改造,近年来的趋势多偏向局部整容。“较多的韩国人都做眼部的整形,他们年龄介于20至30岁之间。”

明星效应记大功

为什么大多数韩国人都要整容?除了当地社会以貌取人的习惯仍然根深蒂固,韩国妇女也尤其注重仪表,传统至今非常讲究体面。不管是青春少艾还是老婆婆,只要是出街,即使只是去买日常用品,也会稍微化妆方才出门,连在厕所打扫的安娣也涂上口红呢!

金沅爽认为,一般上,会去整容的人,一方面是有比较的心理,他们总要比其他人美丽或英俊,另一因素是该国有很多的整形医生,加上广告宣传吐露的诱惑所造成的趋势。

必须一提,韩国整形美容业声名远扬,明星效应应记一功。业者利用整容后的韩星做“代言人”,整容前后的对比令人惊艳,爱美族蜂拥而至。“韩人多选择让自己看起来更自然及改善形象的整形手术,让自己更美丽。”

一人兼3职

目前,白天的金沅爽是整形外科医生和企业经营人,晚上则是研发组的一员,一人担任3个角色,生活忙碌。

他在整形美容方面的学识专业,经验渊博,且多年来孜孜不倦,研发不少拥有功效的美容仪器。

10年前,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授时,与著名的Kligment博士等人一起进行学术研究。Kligment博士是世界上最初证明维他命A对皱纹产生功效的著名皮肤科专家。金沅爽当时也在防止皮肤老化和皮肤整形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并在使用视黄酸(retinoic acid)抑制皮肤老化和使用乙醇酸(glycolic acid)美白的课题上得到了突破性的成果。尤其是皮肤再生机理和皮肤恢复青春机理的研究,对他而言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

结束在美国的研究生活,回到韩国之后,金沅爽立即投入到利用适合西方人皮肤的治疗方法运用在亚洲人皮肤上的研究和实验中,因而发现了维他命的皮肤渗透机理、超声波皮肤护理技术、电离子导入技术等皮肤护理方面的多项研究成果。同时他又分析了在国内外市场上流通的各种皮肤护理仪器,最后成功研发出全新概念的皮肤护理仪器。

DR's Secret 随身美容师

金沅爽医生花了10年研发的最新成果DR's Secret随身美容师,拥有独特的5项疗法和5项模式,可带来全方位的美容护肤效果,效果足以媲美美容师的人手护理。

此架轻巧易操作的仪器,像个随身美容师,让不可能天天上美容院的你,在家自我护肤。它能让护肤品中的活性成分渗入肌肤深层组织并促进血液循环,因为良好的血液循环才能提供肌肤再制造所需的营养和氧分。

DR's Secret通过3D立体垂直式振动、离子导入、磁电疗程、色彩疗程及音乐疗程进行5项护肤模式:洁肤、眼部护理、脸部护理、紧肤和维他命C渗透模式,可提高护肤产品在肌肤的渗透性高达400%,让护肤品发挥最大功效。

5分钟肌肤焕然一新

获得韩国FDA专业医学仪器证书,DR's Secret最与众不同之处,是拥有国际专利的立体垂直式振动和离子导入疗法,代替美容师的巧手,迅速启动肌肤活力,快速达到美白、紧致、修护肌肤的效果。

每天只需使用约5分钟,很快的你就会体验肌肤由内而外的焕然一新。

另外,此仪器也能让水溶性质的维他命C渗透肌肤内层,让其发挥抗氧化功能,抑制黑色素产生,并激活胶原蛋白,使肌肤细致亮采。而其钛离子按摩头界面更适合各种肌肤使用,甚至是敏感肤质也不成问题。

均匀和谐就是美

这位现年46岁,脸上没几条皱纹的整形医生眼中,美丽女人的定义是“均匀和谐”包括五官、脸型、肌肤以及身材。

“另一要点是她的表达形态。外表分有像图片似的静态美,以及动感的美丽。我认为静态的美丽不会在人们心中长久驻留,唯有动态美才能持久。

当然,最后他也不否认一个人的内涵和性格的魅力,亦是美不美丽的关键。

“在我还没有机会到西方国家前,特别是去美国前,我曾也以为所有西方人都是最美的。可是现在我认为亚洲人才拥有纯净的美丽。”

对正打算做整容手术的人,金沅爽给你一些建议。他认为必须确保你所选的整容手术是安全的,加上你能遇到好医生,两样兼具,“就去做吧!”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5 PM
19,20世纪灭绝的动物


渡渡鸟,1799年灭绝

恐鸟,1800年灭绝,驼鸟在它身边简直是小弟弟

白足澳洲林鼠,此鼠刨土能力是当时世界上最厉害的

西非狮,1865年灭绝,被人猎杀的后果

南极狼.曾经的南极霸主,于1875年消失

美国缅因洲海鼬,1880年灭绝

中国白臀叶猴,1882年最后一个被法国人枪杀

斑驴,1883年。那家伙不知道.没有看见过,难道是斑马+驴的杂交产物?

澳大利亚小兔猼,1890年灭绝.

昆士兰毛鼻袋熊,1900灭绝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6 PM
【共享】100个你可能不相信的事实!

    1.没有一张纸可对折超过9次

  2.根据统计每年驴子所杀的人比飞机失事所死的人还多

  3.人睡觉比坐着看电视所消耗的卡路里还多

  4.第一种有条形码的对象是香口胶

  5.Wright's Brother发明飞机后第一次试飞的路程比一架波音747飞机的飞机翼还短

  6.1987年,美国一间航空公司将每个头等机位的飞机餐减少一粒橄榄后,节省了约35万港元

  7.很多人每朝起来都喝一杯咖啡提神,但其实一个苹果比一杯咖啡还有效

  8.你的家中多数尘埃都是你的死皮

  9.洋娃娃Barbie 全名是Barabra Millicent Roberts

  10.希特勒的妈妈在怀有希特勒时曾认真地考虑堕胎,不过被医说服,结果把他生下来

  11.玛丽莲.梦露有6只脚趾

  12.电影里,ET的脚步声是由一位工作人员用手将o者o里榨烂

  13.珍珠在醋中会溶

  14.登寻找情人广告中,有35%是已婚人士

  15.你有可能将一只牛拉上楼梯,但牛是不懂下楼梯的

  16.猪不能仰头望天空

  17.‘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可以用尽26个字母

  18.鸭的叫声是不会有回音的,暂时没有人知何解

  19.蜗牛可不吃东西睡3年

  20.著名影星Tommy Lee Jones与美国副总统曾经是哈佛大学同房

  21.如果一个月中,第一天是星期日,那个月便出现黑色星期五

  22.把石头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会爆炸

  23.1,111,111 x 1,111,111 = 1234567654321

  24.唯一一个有15英文字母而又不会重复是的英文字'uncopyrightable'

  25.猫可发出超过100个音,狗却只能发10个音

  26.愈黑的环境下,猫的排尿次数会增加

  27.将一个硬币向上抛1000次,字向上的次数是495次,不是500次,因为公较重

  28.根据牛顿字典世界上最长的英文字是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29.人体的胃每2个星期便会更新一次分泌物,否则它会自我消化

  30.可乐原是绿色的

  31.夏威夷文只得12个字母

  32.走路上班的人最高比率的省是阿拉斯加

  33.如果Barbie是人类,她是身形是39-23-33

  34.美国平均每小时在空中的人有61000人

  35.只有一种食物不会变坏:蜜糖

  36.在加勒比海附近有一种蚝是会爬榭的

  37.世界上最年轻的父母在1910年出现,一个8岁及另一个9岁的中国人

  38.人顃的鼻及耳是毕生都不断长大

  39.**有一种正方形的西瓜,为的是方便收藏

  40.海星有8只眼,每只脚都有一只

  41.有些昆虫的眼是有毛

  42.一条长颈鹿的舌头有2尺长

  43.大象可用头来站立

  44.蚂蚁早上醒来会抓痒

  45.伟大发明家爱迪生是怕黑的

  46.世上最老的金鱼是41岁,名叫Fred

  47.爱因斯坦9岁时不能流利说话,他妈妈曾经一度以为他是弱智

  48.阿拉伯的女人可以因为丈夫不为她倒咖啡而提出离婚

    49.只有55%的美国人知道太阳是一个星体

  50.多数唇膏是有鱼鳞的

  51.长颈鹿没办法咳嗽

  52.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123;色的鸟类

  53.一只鲸鱼一分钟心跳只有九下

  54.我们喝到肚子里头的水已经有三亿岁了

  55.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可以放大缩小自己的鼻孔

  56.一只牡蛎的性别会由男变女,此后一生中还会变个几次

  57.根据一项1845年由英国通过的法律,自杀是非常严重的罪,最重可以处以吊死的极刑

  58.在太空中航天员是没办法哭的,因为没有地心引力,眼泪流不出来

  59.一只变色龙的舌头是它自己身体的两倍长

  60.最常用牙签的人是美国人

  61.一个正常人的眼部肌肉一天平均要动上一万到一万五千次

  62.大象死后还会保持站立姿势

  63.有些昆虫没有头还可以再活上一年

  64.达芬奇光是画蒙那丽莎的嘴唇就花上十二年

  65.玻璃破掉时,玻璃碎片的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三千英哩

  66.乳牛听音乐时可以供应更多牛奶

  67.下午摘下的玫瑰比清晨摘下的玫瑰更能持久不枯萎

  68.虎鲨的胚胎在母亲的子宫里需经过激烈的搏斗,胜利者就是可以活着出生的小虎鲨

  69.一只70磅的章鱼可以穿过一个仅一枚银币大小的洞,因为他们没有脊椎

  70.印尼竹节虫是全世界最大的昆虫,有些光是身长就有一呎长

  71.其实,河马跑得比人快

  72.降落伞的发明人把第一次乘坐降落伞的机会让给了一只狗

  73.一只**大螃蟹可能长达12呎

  74.刚出生的小火鸡要有爸爸妈妈教导如何吃东西,不然会饿死

  75.一只鲨鱼可以侦测到水中仅百万分之一含量的血液

  76.桑巴舞的森巴原来的意思是一起磨肚脐吧

  77.小孩子在春天长得比较快

  78.蝙蝠是唯一能飞的哺乳动物

  79.一只毛虫身上有超过两千条的肌肉

  80.人的心脏可以产生把血液喷出三十尺高的压力

  81.公的合掌螳螂头还在身体上的时候没办法交配,所以,母的合掌螳螂在进行交配之前,

  先要把雄的头砍掉

  82.虾米的心脏在头部

  83.你永远不可能用你的舌头舔到你的手肘

  84.世界人口50%的人从来都没有接过电话

  85.老鼠和马不能呕吐

  86."Sixth Sick Sheik's Sixth Sheep's Sick "是英文中最难以发言的一个句子

  87.打喷嚏过于强劲了,会导致胸腔破裂,但是如果你想要将这个喷嚏强行忍住,却会导致

  你头或者是脖子中某个血管的破裂

  88.如果你打电话超过一个小时,那么你耳朵里的耳屎会增加大概700倍左右

  89.打火机是比火柴更早发明出来的

  90.据说,在你睡觉的时候,在你不知不觉中,你会吃入七十多种虫子和十多只蜘蛛

  91.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竟是舌头

  92.张开眼睛打喷嚏是不可能的

  93.憋气自杀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94.每一次你舔一张邮票的背胶,你就吸收了十分之一卡路里

  95.右撇子平均比左撇子多活九年

  96.鱼无法伸出它们的舌头

  97.北极熊都是左撇子

  98.鸵鸟的眼睛比脑袋大

  99.海星至今还没演化出脑

  100.跳蚤可以跳过它们350倍身长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6 PM
【转贴】知道10条以上,你就是知识最渊博的人了

01 : 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竟是舌头。

02 : 张开眼睛打喷嚏是不可能的。

03 : 憋气自杀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04 : 每一次你舔一张邮票的背胶,你就吸收了十分之一卡路里。

05 : 右撇子平均比左撇子多活九年。

06 : 鳄鱼无法伸出它们的舌头。

07 : 北极熊都是左撇子。

08 : 某些狮子可以一天之内交配50次以上。果真是万兽之王呀...

09 : 鸵鸟的眼睛比脑袋大;而海星至今还没演化出脑。

10 : 跳蚤可以跳过它们350倍身长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美式足球场。

11 : 一只被摘掉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 所以还是当场立刻打死好

12 : 长颈鹿没办法咳嗽

13 : 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蓝色的鸟类

14 : 一只鲸鱼一分钟心跳只有九下

15 : 巧克力含有一种称为苯基的化学物质,跟你谈恋爱时大脑里头可以制造出来的东西一样

16 : 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可以放大缩小自己的鼻孔

17 : 一只牡蛎的性别会由男变女,此后一生中还会变个几次

18 : 艾菲尔铁塔的草稿蓝图摊开来有超过14000平方呎的面积

19 : 在太空中太空人是没办法哭的,因为没有地心引力,眼泪流不出来

20 : 瞎眼的变色龙还是有能力变色来适应周遭环境

21 : 大象死后还会保持站立姿势

22 : 有些昆虫没有头还可以再活上一年

23 : 达芬奇光是画蒙娜丽莎的嘴唇就花上十二年

24 : 玻璃破掉时,玻璃碎片的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三千英哩

25 : 乳牛听音乐时可以供应更多牛奶

26 : 下午摘下的玫瑰比清晨摘下的玫瑰更能持久不枯萎

27 : 一只70磅的章鱼可以穿过一个仅一枚银币大小的洞因为他们没有脊椎

28 : 一只鲨鱼可以侦测到水中仅百万分之一含量的血液

29 : 其实, 河马跑得比人快

30 : 据说看完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试着放大缩小自己的鼻孔!!(没鼻孔的外星生物除外)你有这样做吗??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6 PM
科学: 安静!睡觉中的大脑还在工作

《科学美国人》报道,睡眠中我们的大脑在忙于数据分析,从强化记忆到解决难题。
最新研究发现当我们在安静的睡觉时,大脑正忙于处理每日的信息,梳理最近形成的记忆,固化、拷贝和编档,使它们在第二天更有价值。一晚的睡眠可以让记忆抵抗其它信息的干扰,可以让我们在第二天早晨使用时更有效。睡眠不仅仅强化记忆,它还会过滤最近的记忆,以确定哪些可以保留,挑选出哪些需要维护和加强。当一幅图像包含情感和非情感的元素,睡眠可以保留最重要的情感部分,让其余关系不大的背景从记忆中慢慢消失。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6 PM
【转贴】先有雞還先有蛋~解開囉



先有雞還先有蛋~解開囉

現在人所養的家雞.是古代原雞的變種.也可以說是此帶原雞經人工長期飼養後所變成的

目前在印度.緬甸和馬?砦�?喌纳絽^還保存有原雞.而原雞的蛋也只能孵出原雞?�.因為這種原雞沒經過人工飼養

而家雞跟原雞不同的地方.就是肉多.指防多.產蛋量大
原幾年產蛋量大約十個左右.家幾年產蛋量高達三百六十個
所以現在的家雞不是由原雞一下子突變而成.而是長期演變的結果

既然家雞是由原雞演變而成.那麼是?碾u變起還是蛋變起呢?

按照生物學家研究結果.生物的演變應該注重餘生物的發展階段.尤其是生活力最活躍和可塑性最高的初期發育時期.所以雞的演變.基本上是發生再小雞的生長發育時期.而不是在蛋的時期.換句話說.家雞的演變是?牡谝浑b人工飼養的雞開始.而不是?牡谝粋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7 PM
办公室内:键盘比马桶座圈脏5倍

转贴:

电脑的键盘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们身边的脏物大本营,有的人甚至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清洁清洁电脑键盘的卫生,发表在美国《传染控制与医院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电脑键盘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即使在医院的电脑键盘上,也存在着大量病菌。研究同时指出,在办公桌旁吃午餐是导致键盘细菌滋生的主因,便后不洗手等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导致键盘污染的重要原因。

据美国广播公司5月4日报道,近日英国一家杂志从伦敦市某办公室抽取其中33个电脑键盘、一个马桶座圈和一个卫生间门把手,并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令人吃惊,里面有4个键盘被认为存在潜在的健康威胁,其中一个所含的细菌总量甚至达到正常情况下细菌限量的150倍,比擦过的马桶座圈脏5倍!

  该杂志还抽取4000人做了一项调查,有大约10%的用户从来没有清理过键盘,约20%的人群没有清理过鼠标,近50%的人没有每月至少清理一次键盘的习惯。为此,专家建议,每周至少应对键盘缝中的杂物进行一次清理,两周用酒精棉消毒一次。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威廉·鲁塔拉博士指出,电脑键盘上常见的细菌有链球菌、绿脓杆菌以及沙眼衣原体等,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皮肤病以及眼病和皮肤过敏等。曾有一项调查发现,办公室电脑键盘里面的垃圾正以平均每月2克的速度增加。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键盘保持清洁呢?不妨按照以下步骤定期给电脑键盘做个“大扫除”:

  1.拍打键盘。关掉电脑,将键盘从主机上取下。在桌子上放一张报纸,把键盘翻转朝下,距离桌面10厘米左右,拍打并摇晃。你会发现键盘中有许多“存货”掉出来:除灰尘之外,还有饼干渣、咖啡末、橡皮屑、头发丝等。

  2.吹掉杂物。用吹风机对准键盘按键上的缝隙吹,吹掉附着在其中的杂物,然后再次将键盘翻转朝下并摇晃拍打。

  3.擦洗表面。用一块软布蘸上稀释的洗涤剂,注意软布不要太湿,擦洗按键表面。然后用吸尘器的吸尘毛刷将键盘再吸一遍,可将上述程序漏掉的残渣吸掉。

  4.消毒。键盘擦洗干净后,不妨再蘸上酒精、消毒液或药用双氧水等进行消毒处理,最后用干布将键盘表面擦干即可。

  5.彻底清洗。如果你想给键盘来个彻底的大扫除,就得将每个按键的帽儿拆下来,按照从键盘区的边角部分向中间部分的顺序,逐个进行,空格键和回车键等较大的按键帽较难回复原位,所以尽量不要拆。为了避免遗忘这些按键帽的位置,最好先用相机将键盘布局拍下来,或画一张草图。拆下按键帽后,可以将其浸泡在洗涤剂或消毒溶液中,并用绒布或消毒纸巾仔细擦洗键盘底座。这样定期进行键盘扫除,就可以保证干净卫生了。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7 PM
健力士变脸王 百变人生 2008/01/21
撰文:李翠瑶 摄影:林真



变脸师傅韦瑞群,一次过变51张脸,列入了健力士纪录大全。他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上,击败其余7个中国对手,得“变脸王”的称号。他最新的个人纪录,是一气呵成变53张脸。


以为变脸师傅只会变脸,原来他从前还当过“茄喱啡”,做过米雪与林青霞的替身。在舞台上,他会跳中国舞、耍气功,在电影中,他又会抛绳镖,舞刀枪。

直至开办了自己的娱乐制作公司,他发现观众的渴求是永不止息的。他对自己说,要生存,也要懂变脸。

变脸绝活令这位60岁的艺人,攀上了事业的高峰。奈何社会对人的要求也是永不止息的。

最近他还得学做生意,趁自己还行得走得,转型做企业家。

穷则变,是韦瑞群为我们示范的人生大道理。

除了变脸以外,韦瑞群也是个全方位多功能的艺人。他会舞龙舞狮、跳中国舞、耍气功、玩杂技。就连“肥姐”沈殿霞表演过的踩鸡蛋,他在80年代也表演过。

刘德华的变脸师傅以速度见称,他则以数目称王,最新纪录是一次过变53张脸。

他又试过一边玩喷火,一边玩变脸,“国内有些师傅说:‘吹牛!怎么可能?’”

我们跟他去一个学校晚宴,表演中段他跑到台下,跟观众握手。就在观众面前,他忽然一甩头,脸又变了,逗得人们哗声四起。末段,他更忽然变出校监的脸来,老师们都看得血脉沸腾。

毕竟是60岁的老艺人,变脸以后,摄影师追着他拍照,听到他呼呼的喘气。这个变脸故事,由找饭吃说起。

两天学变四张脸

1982年,他从乡下广西来香港,1987 年成立娱乐制作公司,试过跟凯撒夜总会签下5年表演合约,将两个狮头系在棍的两端当火把玩。又试过拿一盆水,水里放了金鱼,他端在手上,在地上翻一个斛斗,站起来,连水连鱼都没溅出来。

绝活虽令人赞叹,但看得多也嫌腻,“市场竞争大,要生存,找生意,就要学变脸。”

川剧传统向来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内地会变脸的师傅不到200个,韦瑞群透过国内的亲戚朋友搭路,足足花了3年,还得在师傅面前表演几下身段做手,通过了,才得到两天的学习时间。

两天学了4张脸,他回到香港,加了两张,胆粗粗就去观塘的摩登仓接表演。“上到台,一变就出事。”就在快要穿崩之际,他转身避过一险,“观众虽看不出来,但自己就流了一额汗。”

往后一年,他白天去开会,做其他表演,晚上10时多回到家里练习。最初装机关,每次都要花上1小时。机关装好了,几分钟又变完,他又要花1小时再装过。当时,他45岁。

练得累了,晚上发梦,他还是梦到变脸。

1999年,他投资20万元(约10万令吉),承办康文署的新界巡回表演,将变脸融入喷火与大型的木偶戏。第一晚在大埔墟表演过后,康文署的经理召他过去,“他对着我摇摇头,我心想:这次完了。”怎料经理说:“有什么理由这么精采?”从谷底反弹,“我当场开心到流泪。”

他像是为了表演而生。60岁人,还穿红白直条子的恤衫,用LV袋,一身打扮非常花俏。小时候,他受爱好翁剧的父亲薰陶,看过父亲唱戏,自己就躲在一旁扮。又试过拿几块木头自制小二胡,自学拉琴。“无心读书,但一表演就非常落力兴奋。”

当过林青霞替身

父亲与兄长送他去戏剧学校学戏,他由演员、武术指导,再做到副导演,周身是刀。1982年,因当时的妻子要来香港,承继继母的遗产,两人带着几岁大的女儿移居香港。“从决定来港的那天起,我就知道,我的事业要重新开始。“

遗产不多,他知道坐食会山崩,於是拿着一个大道具箱,里头刀枪剑什么都有,由湾仔坐船到尖沙咀的“茄喱啡”公司见工。老板看见他的“工具”,二话不说叫他翌日开工。

第一天,他即被指派当粤剧红伶梁汉威的替身,“被人欺负,做替身原来工钱高很多,但我只收‘茄喱啡’价钱,30元(约15令吉)一天。但幸好我没有计较。”第四天,他的身手被龙虎武师的领班看中,被召入伍,工钱由30元(约15令吉),瞬间升到300元(约150令吉)。

他也曾为米雪、林青霞等当替身。有一次为林青霞做替身,导演要他抛绳镖,他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怎知一抛,命中树木。“导演看了,大叫:‘你有没搞错?’我怕得连忙答:‘对不起、对不起。’导演却说:“什么对不起?为什么你这么厉害?可不可以再做多一次?’我说:‘我不知道,试一试啦。’”

战战兢兢中,他重新开展事业,后来当武师工钱升到900元(约450令吉),做替身1千600元(约800令吉),“赚到很多钱,立刻买楼。”1987年,他开设了自己的娱乐制作公司。

愈困难愈要变

1997金融风暴,公司生意转差,“收入间减了八成。”从前靠德士代步,他要改乘巴士和小巴。以前餐餐上馆子吃,那时则每天回家吃饭省钱。他的女儿说,最穷的时候,一家人试过靠倒垃圾帮补生计。

这么多年的演艺生涯,令他明白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我知道愈困难的时候,就愈要变。观众会要求你做到百变,要百变才能生存下来。”他是第一个到四川学变脸的香港人,变脸成了他“找吃”的绝招,捱过了金融风暴一役,他现在收费至少5位数才表演一场。他说,要多谢刘德华引起香港人对变脸的兴趣。

从前他曾在宋城的百丽殿当主管,大老板邱德根去探班,他宁愿躲在一角不露面。如今他借给我们的照片,都是与名人明星的合照。

“我知道很多师傅很嫉忌我,同行是冤家。他们说香港被我‘捞完’,连汁都捞掉,气功,杂耍什么都做。

“但人家嫉忌我,正是我的推动力,证明我有本事,不是社会的废人。”

不想子女继承

他的子女也承传了他的变脸功夫。女儿韦飞雄本来当了几年文员,却发现自己最爱表演。儿子刚满20岁,在演艺读导演课程。但他不赞成儿女入行。“儿子告诉我说要读演艺,我第一个反应是‘有没有搞错’?”

他本想要儿子读商科,或者会计,做医生也好。“演员将青春都留在舞台上,但台上的表演都不过是一个影子,触不到,留不着。到你百年归老,找谁来看你?”但他自己也醉心演艺,明白子女不想违背意愿白活,惟有帮到便帮,传授他们变脸功夫。

数年前,他愈发感到演艺生命有限。“从前拿两个行李箱,跑几层楼梯都可以。某一天,竟然发现自己累了。”十几年前他离了婚,数年前交上当企业家的女友,女友觉得他工作太辛苦,提议一起搞生意。他也明白,所有艺人歌手赚到了快钱,都第一时间拿去做生意投资。“我知道自己老了,不能靠社会养,也不可能要子女养我一辈子。”

两人於是与朋友合资,在广西搞变脸娱乐城,又向政府申请2千几亩地种麻枫树,待8个月收成后,炸柴油去卖,目标是在数年后将公司上市。

现在,只有大型的表演节目他才做,继51张变脸之后,他希望可以突破至100张脸,同时努力学当企业家。

穷则变,对於拿过金鱼翻斛斗的韦瑞群来说,世上似乎没有不可能的任务。

国宝级“变脸王”——韦瑞群

12岁的时候,韦瑞群看了一次川剧变脸,大为惊叹。45岁,为求自我增值,他跑到四川学艺。如今60岁,别人叫他“国宝级大师”、“变脸王”。攀上事业高峰,他又跑去学做生意,穷则变,变则通。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7 PM
征服“三极”第一人 伟大探险家希拉里病逝 2008/01/28
撰文:矶斯汀 图片提供:A-Link



首名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纽西兰探险家希拉里爵士(Sir Edmund Hillary),刚于1月11日于奥克兰逝世,享年88岁。这位被喻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探险家”,去年4月访问尼泊尔时不支倒下,健康亦开始转坏。在1月初,希拉里因为心脏不适入院,他临终前家人都陪伴左右。新西兰政府将会为他举行国葬,其遗体火化后,家人会把骨灰洒落其家乡的港口。


纽西兰总理克拉克(Helen Clark)赞扬他是传奇的爬山专家、探险家及慈善家。她表示:“希拉里爵士谦称自己为普通的新西兰人,只有常人的本领。事实上,他是一名巨人。他在有生之年树立了英雄形象,不单止征服了珠穆朗玛峰,更一直保持坚强、人道及慷慨助人的精神。”在新西兰人心中,希拉里是真正的平民英雄,全国都为他下半旗致哀。远在尼泊尔山区的居民都非常哀伤,他们致电慰问希拉里的遗孀,并且在1月14日举行追思会,纪念这位伟大的探险家及慈善家。

在尼泊尔山区的居民眼中,希拉里是不折不扣的慈善家。在1953年,希拉里与尼泊尔籍拍档诺盖(Tenzing Norgay)一同征服珠峰后,他希望为当地山区居民谋福利,诺盖建议他从教育、医疗及环境保育等多方面入手。希拉里成立“喜玛拉雅信托基金”,多年筹募善款为尼泊尔山区居民兴建医院、诊所、桥梁、小型飞机场及学校,为学童提供助学金,并且协助当地人保护环境,包括植树及成立国家公园等。因为希拉里的善心,尼泊尔山区居民可以大大改善生活。在2003年,希拉里更获尼泊尔颁授荣誉公民,以表扬他半生对尼泊尔的善行。

学校旅行改变一生

希拉里生于纽西兰奥克兰,年幼时身体孱弱,比同辈矮小而显得自卑。早年性格内向,希拉里寄情阅读,幻想自己像小说所描述的冒险家,经历刺激的探险生活。在中学时,他学习拳击,从而建立自信,他的身形亦突飞猛进,忽然长高至6尺多。

在高中时,希拉里参加学校旅行,游览著名鲁阿佩胡火山,这次旅程改变了他的一生。

只有16岁的希拉里初次欣赏雪景,在攀山导师引领下,他与同学一起登山,从此对攀山活动产生兴趣。虽然他手长脚长,但希拉里耐力过人,往往能够克服困难,拾步而上。纽西兰的自然环境,亦造就了这位攀山爱好者。在大学毕业后,希拉里追随父亲从事养蜂业,并在空闲时攀山。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海军服役。战后返回纽西兰,他继续进行攀山活动。就像其他攀山爱好者,希拉里梦想攀登世界最高峰。在1951年,他首次攀登喜玛拉雅山,两年后更缔造了征服珠峰的创举。

当年,希拉里加入英国攀山队,这支14人队伍,连同20名尼泊尔向导及三百多名轿夫,沿着陡峭的山路向珠峰进发。之前,已经有7支登山队勇闯世界最高峰,他们均失败而回。恶劣环境令多名队员陆续退下火线,最后只剩下希拉里和诺盖。他们背负沉重的装备,在距离山巅350米准备登峰。希拉里使尽全身气力,在陡峭山壁奋力向上爬,终于在5月29日上午1时30分,希拉里与诺盖一起登上珠峰顶,前者更用相机拍摄历史性的一刻,人类终于战胜大自然,成功登上世界之巅。

希拉里与诺盖在顶峰逗留了15分钟后,便起程返回基地,他一看到队友就兴奋地说:“我们打败了那个混蛋!”这段喜讯立即传遍英国,适逢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登基,这位攀山英雄获英女王嘉许,获封为爵士。

纽西兰不朽的象征

除了征服世界最高峰,希拉里还参与各地的探险活动。在1957年,他踏足罗斯岛,为纽西兰建立第一个南极补给站。翌年,他采用经改良的农业牵引机,成功横越南极,成为第3位征服南极的探险者。在1985年,他驾驶双引擎飞机,与前太空人尼尔岩士唐(Neil Armstrong)远征北极。他再一次创造历史,成为全球第一位先后征服“三极”的探险家。

纽西兰政府为了表扬希拉里的伟大成就,在1992年发行新5元纸币,印上希拉里的半身像,使他成为首位仍在生便能够出现在纸币上的纽西兰人。

尽管希拉里成了纽西兰不朽的象征,他仍然尝过不少苦楚。在1975年,他透过“喜玛拉雅信托基金”,在尼泊尔山区兴建国家公园和展开丛林保育计划。他的妻子和幼女前往尼泊尔与他会合,可惜搭乘的小型飞机在起飞后坠毁,她们不幸罹难,令希拉里深受打击。接着数年他极度抑郁,终日沉迷酒精和药物,最后他仍能收起悲哀,重拾人生,并于1989年再婚。

希拉里曾经说过:“我们不可以等待机会,一定要发掘机会。”回望一生,他认为最大的成就是为尼泊尔山区居民兴建学校和医院,比踏足珠峰顶更有满足感;而人生就像攀山一样,不要回望,不要被过往的成就所困。

净土变成垃圾岗

在五十多年前,当希拉里与诺盖登上珠峰后,那儿还是一片净土。可惜,近年来愈来愈多登山队上山,他们遗下不少垃圾,包括气氛樽、罐头及帐篷等,污染了大自然环境。希拉里在生时,不时抨击登峰活动转趋商业化,攀山罹难者数目日渐上升,至今已有二百多人葬身山峰下。希拉里曾经建议限制攀山人数,甚至乎封山。

探险家希拉里生平

1919年7月20日

生于新西兰奥克兰。

1939年

攀登新西兰南岛奥利弗山。

1943-45年

海军服役。

1952年

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

1953年

成为英国登山队员,与诺盖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巅,获英女王册封为爵士。

1958年

成功横越南极。

1966年

“喜玛拉雅信托基金”在尼泊尔山区兴建的首间学校落成。

1975年

妻子和幼女在尼泊尔遇上空难,双双罹难。

1985年

与前太空人岩士唐一起远征北极,同年起出任新西兰驻印度及尼泊尔大使。

1922年

新西兰政府发行新5元纸币,印上希拉里的半身像。

2003年

获尼泊尔颁授荣誉公民。

2008年1月11日

因心脏病发逝世,享年88岁。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7 PM
妈妈 保安康 2008/01/26
撰文:李宝怡 摄影:谢浩然、潘展强、周耀恩、黎健伦



华人社会里,人们都相信妈妈在产后元气大伤,所以在坐月期间(产后的1个月),妈妈的饮食理应特别讲究,因为这样才可以让她恢复体力,免除后遗症。


不过,年轻一代离传统愈来愈远,妈妈坐月期间的饮食也跟平常无异,连带这些极具民间智慧的美食也渐渐消失。

这里特别请来3位背景不同、但同样对坐月美食很有心得的专家,教大家如何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坐月食品”,

让大家重新认识这个古老饮食传统。

吃什么易使宝宝燥热?

其实不少妈妈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就是戒口太久,会按捺不住在坐月期间吃下无益之食物。

王太曾经照顾过一位年轻母亲,一天她的孩子突然表现非常异常,什么都吃不下,甚至连大便都有异样。

后来她才发现那位母亲在孩子摆满月酒时吃了大碗乳猪烧肉,让人奶都变得“燥热”,宝宝食后自然不适,“最后我询问中药老师意见,用炒扁豆煲粥水给宝宝喝,宝宝才纾缓不适。

所以说,妈妈在坐月期间真得要非常自律!

坐月饮食小贴士

1.坐月妈妈的膳食必须认真处理,这里由专家为大家提供3个坐月饮食/挑选食材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授乳期间,除了喝木瓜鱼尾汤这类可刺激乳汁分泌的食品外,母亲的饮食也要均匀才可确保乳汁充足,所以她们必须三餐定时,而且要有足够蛋白质;另在煲木瓜鱼尾汤时宜选色泽青黄的木瓜,这样瓜肉在熬汤后也不会过度散烂。

2.妈妈因生产时失血颇多,故坐月期间便应多吃阿胶、杞子、莲子、红枣等散瘀补血的食材;不过在处理莲子时要先将之浸软去芯,否则会有苦味。

3.饮食宜清淡,蔬菜要足够,忌吃辣、煎炸食物,因为这些刺激性食品有可能让妈妈伤口发炎。

药材煲仔饭

入行6年,王太至今已照顾超过40位坐月的妈妈,每次她准会悉心为妈妈设计坐月餐单,让她们迅速康复。王太的坐月美食多达几十款,不过最受妈妈欢迎的倒不是甜醋、汤等这些传统坐月菜式,而是一道由她自创的“党参杞子鲜鸡煲仔饭”。

这道煲仔饭也正是王太陪月生涯的起点。热衷烹饪的她偏好用最原始方法煮食,家中既没有电饭煲也没有微波炉,从前甚至会以原只小瓦煲盛着刚做好的鲜鸡煲仔饭送去学校给女儿当午餐。

一天,扑鼻的饭香让身旁一位好奇的怀孕家长也好奇起来,一吃之下更为王太的手艺惊奇,更索性请王太照顾自己产后的起居饮食,就此,王太就开展了自己的陪月事业。

加入不同药材补气

这道饭以鸡汁焗成,饭熟后浓香扑算,米粒分明,无怪乎成为了产后妈妈最爱的一道菜,“初生妈妈体虚血弱,这饭的做法便跟女儿的不同。我会在饭里加入不同药材,比如党参、杞子,好味之外又有补血、益气和通经之效。”

王太说:“最重要要明白那些食物是相克的,比如说海参和甘草、菠菜和豆腐等等,它们是很有益的食物,偏偏却不宜一起吃,普通人吃了也会头晕,更何况刚生产的妈妈?

产后护理对妈妈至为重要,胡乱饮食除了让她们伤口发炎、日后害风湿之外,也会影响到人奶质素,可会祸延宝宝呢!”

完美猪脚姜

周师傅在两个月前孙女出世时为家人做过一次猪脚姜,但在不少街坊心中,周师傅绝对是一名猪脚姜权威。因为这位制酱的老师傅除了做醋、做醃菜了得之外,原来对于做猪脚姜也很有心得,亦很乐意花上1小时指点那些准爸妈,让大家做一锅幸福美味的猪脚姜。

相比市面即卖的猪脚姜,周师傅用的材料很朴实,就只用猪脚、鸡蛋、甜醋、老姜,连市面常见的花椒八角等“八珍料”都没有。

炒干才可下油及盐

不过周师傅却很着重制作过程的细节,例如他强调炒姜前一定要事先将姜风干甚至放在太阳下晒数小时才下镬炒,而且一定要先将之炒至干身才可下油及盐。 “不下盐的话,你很难带出姜味;正如我们做酸姜/荞头时,也一定要下盐去‘吊味’嘛!”

为猪脚出水时,他强调一定要先将猪脚齐水落煲(而不能贪快将之放在预热的沸水里煮),之后更要花时间“出水”以辟走猪臊味。 “做一锅猪脚姜极费时,姜和甜醋要一起煮滚,要浸至少1周才可下猪脚和蛋翻滚,及后再浸3天以上才会入味可口。

祖传云锦中秋月

吴家真热闹呢!一脸和蔼的吴太育有6个女儿、5个小孙子/女,每谈到自己的乖女乖孙,她就笑不拢嘴:女儿们孝顺顾家,孙儿个个精乖伶俐……

以前的妈妈凡事亲力亲为,祖籍佛山的吴太,幼时在家乡见过无数妈妈在坐月时自行烹调简单的补身食物,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了不少极具特色的坐月食谱。

以那道起名典雅的“云锦中秋月”为例,其做法就非常特别。吴太做时会先煮一锅白米饭,然后将两只鸡蛋、少许酒、姜茸、豉油打匀,待饭快熟之际,就将整碗蛋液盖在饭面,并任由碗只盖住饭粒,吃时才把原只饭碗取起。

乌豆炒米茶助驱风

“这饭其实十分方便,只不过在饭熟前加蛋浆而已!”

不过,你别小看这碗“云锦中秋月”。由于饭粒跟蛋液焗在一起,是以姜蛋和酒的味道全都跑到每颗饭之中,吃下去余韵无穷,可口之极。

此外,吴太深信母亲产后必会吸入大量“风”(失血过多、体虚血弱),是以每一道菜都必要有驱寒驱风之效;又以那道乌豆炒米茶为例,材料本已包括乌豆、红枣等补身之物,但吴太在煲粥前一定要将乌豆及生米粒炒香,方能驱风之效,果然炒米茶喝下去有一阵微焦之味,喝下去一阵暖意亦随从胃中飘升。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7 PM
人造DNA结构争议:人类试图扮演上帝自行造物 2008/01/31
整理报道:佘美翠 图:美联社、法新社



美国生物科技先驱克雷格.文特(Craig Venter)领导的“文特研究中心”(JCVI)宣布,该机构科学家成功利用人造的去氧核糖核酸(DNA)片段,创造出迄今最大型的人造DNA结构:一个含有58万2千970个硷基对的生物基因体。


此举使人类朝向制造“合成生物”(synthetic organism)目标迈进一大步。但也有许多人强烈反对这类研究,认为这是人类试图扮演上帝,自行造物。

马省理工学院(MIT)生物工程系的安迪博士预测,到了2012年,设计建构各种细菌与单细胞真核生物的基因,将如同家常便饭,甚至连哺乳类动物的染色体都可以调整。英国纽塞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伍兹则认为,合成生物这个新领域必须建立管制规范,否则有可能会引发危险后果。

该论文刊登于最新一期《科学》(Science)周刊。

滥用风险难以避免

由文特研究中心研究员吉布森与197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史密斯领导的17人团队,已合成复制出“生殖道霉浆菌”(Mycoplasma genitalium)的基因体,命名为“生殖道霉浆菌JCVI-1.0基因体”(M.genitalium JCVI-1.0)。生殖道霉浆菌是一种常见于人类生殖道的致病细菌,构造极简单,只具一条有五百余个基因的染色体,是已知基因体中规模最小的生物之一,因此适合作为人造生物的基石。

文特本人也参与这项研究计划,并强调他们的新方法与新技术未来将广泛运用于“合成基因体学”,发展出诸如研制新药物、分解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制造生质燃料、对抗生物战剂等实际用途,前景无可限量。不过许多人认为这类实验形同试图“扮演上帝”,涉及复杂的宗教与伦理争议,而且难以避免有心人士滥用它的风险。

文特团队白手起家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学家博克认为,这项研究是生物科技的一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病毒学家魏默则指出,文特的团队还须再接再厉,将人造基因体植入剔除DNA的生殖道霉浆菌细胞中,证明它能够让生物的各项功能正常运作。

日本学者曾经制造出硷基对数目为生殖道霉浆菌10倍的基因体,但他们的方法是结合两种现有细菌的染色体。相较之下,文特的团队可说是一砖一瓦、白手起家,难度与开创性都远高于前者。

101基因盒相互结合

研究人员首先对生殖道霉浆菌重新进行基因定序,作为后续步骤的依据。然后以化学合成方法,制造出101个生殖道霉浆菌DNA的“基因盒”(cassette),每一盒约含5千至7千个硷基对,彼此部分重叠,并加入一些天然生殖道霉浆菌没有的基因资讯,作为合成之后鉴认身分的“浮水印”。

接下来研究人员展开5个步骤,以大肠杆菌与酿酒酵母作为基因选殖(cloning)的宿主,像一层一层堆叠积木一般,让101个基因盒相互结合在一起。随着碱基对数目逐渐增加,结构越来越脆弱而难以处理,但研究人员最终还是克服挑战。大功告成的基因体分子量高达36万“千道尔顿”(kDa),如果以十级字印出其代码(A、C、D、T),可以印出147页。

未来研究人员将尝试完全以人造基因体为材料,制造出活的生殖道霉浆菌细胞,文特去年实验成功的“基因体移植”(genome transplantation)技术将派上用场。史密斯博士解释:“那就像在电脑中安装新软体,我们要设法启动植入的基因体,让它开始运作。”

无人监管 人造细菌安全成疑

由小说《科学怪人》(Frankenstein)到电影《2020》(Blade Runner),人们都担心一旦人类可以创造生命,会否制造出怪物。美国科学家在制造人工生命体方面已迈出重要一步,再次掀起人类扮演上帝角色所牵涉的道德、医学、和安全问题的争议。

美国“生物科技及人类未来研究员”院长卡梅伦(Nigel Cameron)指出,负责监察新科技的政府和国际机构,至今尚未为迎接人工生命体做好准备,没有制订监管规则。一旦人工生命诞生,它的拥有权谁属,完全没有定论,令这个范畴变成无人监管地带。

卡梅伦担心,如果有科学家将人造细菌放入大自然环境与现有细菌混合而产生变种,后果是无法预测的。

加拿大研究机构ETC成员托马斯(Jim Thomas)则担心经济利益问题。他指出,人工生物科技发展迅速,预计到了2015年,全球五分之一的化学物都是人工制成的。生产人工生物的机构,届时有可能会垄断市场。

创造人工生命:合成基因研究重大历程

1953年:英美科学家认定DNA是生命的化学密码。

1973年:美国科学家将一个基因植入与它没有关联的细菌内,开启了基因工程之门。

1981年:首只基因改造老鼠诞生。

1996年:复制羊“桃丽”诞生。

2002年:可虚假利用DNA材料盒基因序列,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人工合成的小儿麻痹症(脊髓灰白质炎)病毒。

2003年:历时13年的人类基因图谱绘制工程完成。

2005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制造首个人类胚胎干细胞。

2007年:基因体移植(genome transplantation)实验成功,科学家将一种生物的全套基因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体内,完全取代旧基因的功能。

2008年:人工合成的生物基因体问世,人类距离“合成生物”的梦想(或噩梦)越来越近。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8 PM
研究“史前大洪水”探秘史前人类文明

有一位著名的英国民族学家,弗雷责.本杰明在考察了大量的民族历史传说后发现,几乎所有北半球民族的上古传说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而且内容惊人的相似。使人在掩卷之余不禁自问:真的有“大洪水”吗?就象我们成语里说的:“沧海桑田”,所谓的上古的大洪水事件是一次巨大的、全球性的海浸事件!而连绵数月的雨水,只不过是伴随洪水的天气现象。只是在这场几乎毁灭了人类的大洪水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全国格斗大赛开始
·       
银行卡 安全快捷换Q币
·       
沟通无极限手机Q时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
·       
全国格斗大赛开始
·       
QQ秀 秀出个性真自我
首先,让我们看看《圣经》上是怎样说的:“在2月17日,天窗打开了,巨大的渊薮全部被冲溃。大雨伴着风暴持续了40个白天和40个黑夜”。而诺亚的方舟,也足足在水中漂流了40天,最后才搁浅在高山之巅。

公元前3500年前出版的苏美尔资料中这样写到:“那种情形恐怖得让人难以接受,风在空中可怕的呼叫者,大家都在拼命的逃跑,向山上逃去什么都不顾了。每个人都以为战争开始了......”在古文化研究中有一本很著名的古文书--《波波卡 - 吴夫》,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大洪水来了,天地变得一片漆黑,还有黑色的雨,不停的下。人们拼命的跑......但还是被灭绝了”

据说,古巴比伦的《季尔加米士史诗》是世界上现存史料中对大洪水记载最完整的,因为它是由从大洪水中幸免于难的人口述而成的。在他的记载里,洪水伴随着风暴,几乎在一夜之间淹没了大陆上所有的高山,只有居住在山上和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

让我们看看中国关于上古的这次大洪水的记载:

《山海经.海内篇》记载:“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

《孟子.滕文公》记载:“当饶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

《淮南子.览冥训》曰:“望古之际,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泱泱而不息”

在各民族的传说中,有一些地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首先,所有受到提醒的人,都是被预先告之并受命准备好了船只,在洪水来临的时候,依靠船只逃得了性命;而且都在最后使用飞鸟去探求究竟,并且都是在飞鸟衔来了新生的植物后,才离开了方舟。如,诺亚放飞了三次鸽子,直到鸽子衔回了橄榄枝。

其次,受到警告的人都是男女两人,并且都在劫难后开始了新的种族繁衍。如中国的伏曦兄妹;英伦群岛的比德和碧蓝;希腊的奥尼恩夫妇等等。

再有就是,大洪水的水位描写和时间描写,几乎完全一致。洪水都是淹没了平原、村庄、树木和矮小的丘陵。最后只有逃到了高山上的人才得以活命。持续时间可以统一在100到120天左右,也就是3到4个月之间。而高峰期都维持在40天左右。

还有也是最难以理解的就是,几乎都发生在北半球!集中在现在的赤道以北地区,而南半球很少听到类似的传说。

1922年,考古学家伦德纳.武力爵士,在波斯湾附近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考察时发现了一座掩埋在地下的苏美尔古吾饵城。在古城的遗址之下,发现了整整有2米多厚的黏土层。在这层沉积层之上是古城的遗址。对黏土层的分析表明,这层黏土属于洪水沉积后的淤土。也就是说,在人类的这个历史时期之前,曾经有过一场洪水,洪水的规模之大,足以摧毁旧的苏美尔文明。

不可否认,目前人类在大陆上找到的证据和痕迹并不足以直接证明大洪水的存在。

但是,从历史资料,各民族的历史传说、和一些不太明显的地质特征。足以让我们大胆的进行这样的假设和推想:大约在一万年前,一场大洪水席卷了北半球,所有大约低于1000米的山峰都被淹没。洪水的高峰期约持续的40天左右;到洪水最后消退,是大约100~120天以后的事了。这场大规模的灾害,毁灭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人类。幸存下来的人类,大多是平时居住在高原和山区的人们,在河域文明时代,他们的进化程度要远比居住在富饶的平原和大河流域的人群低的多。洪水退后,他们进入了平原,接受了原来的文化遗产。但是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从上古到现在,似乎我们的文化经历了一个断层。

但是,现在就有了一个问题:如此大的一场大水,几乎将整个北半球淹没。可是这样海量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真的是雨水吗?

单靠降雨是不可能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几十年内造成如此大的水量。决不可能!

那么水究竟是从那里来的呢?答案只有一个:是海水!

就象我们成语里说的:“沧海桑田”,所谓的上古的大洪水事件是一次巨大的、全球性的海浸事件!而连绵数月的雨水,只不过是伴随洪水的天气现象。只是在这场几乎毁灭了人类的大洪水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样就又导出了一个问题,也是最有意思并且最值得讨论和探索的现象,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几乎毁灭人类的全球性“海浸事件”?

是神的愤怒?还是一种天文现象导致的气候或磁场异常触发这场全球性的海浸事故?(我个人倾向于此)

《圣经》里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极大,于是宣布将使用洪水,毁灭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

在我国的传说里,大洪水的原因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发生战争,其中一方在一怒之下,撞折了支撑天的大柱子以致于天崩地陷,洪水滔天。

而犹太人的传说里有另一种传说,认为是“主改变了两个星辰的位置”。

在巴比伦有这样的预言:“当各大行星会聚在天蟹座的时候,排列成一条贯穿它们轨道的直线时,地球上的一切人类将被毁掉;而同样的聚会发生在魔蝎座的时候,地球上将再次发生大洪水的灾难,前者将在盛夏,而后者将在严冬。”而欧洲著名的预言家诺查丹玛思在1555年给家人的信中写到:“在世界毁灭之前,汹涌的潮水将吞没一切。持久不退。而残留在水面上的几块陆地也将被从天而降的火焰和石块覆盖,美丽的世界将毁于一旦!”

也许预言只是预言,但我们如何去解释另一个现象。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有足够时间跨度的民族历史和传说中,都有着惊人相似的“大洪水”的传说。而且在传说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综上所述,我们是否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一、大洪水确实发生过,大致的时间是公元前8000年到14000年之间;

二、一种巨大的能量的突然作用,导致了这次“史前大洪水”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史前全球性海浸事故”。而如此巨大的能量,目前看,应当而且只能来自于我们的星球之外。

三、这次“史前大洪水”造成了一个史前文化断层,就象我们传说中消失的“亚特兰第斯”。 作者:胡马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8 PM
黄修德与马来熊共舞 2008/01/14
报道:佘美翠 摄影:马耀宗



深山老林藏着神秘,像海一样深奥,也由于我们知道的太少。


来自槟城大山脚38岁的科学家黄修德,与台湾籍太太和两个女儿分隔两地,他走入葱绿茂盛的林中做研究,实践了他年幼时的愿望。

从小特别钟爱动物的他,上小学之前就跟着爸爸养果子狸和小鸟。中学时期,他自己帮宠物繁殖,爱情鸟、金鱼、狗啊等等,还将产物宝宝卖掉赚些小钱。

“自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填写志愿表格,规定的两个必填选择,我都写下动物专家和兽医。”

研究马来熊,他是从零开始。而在1998至2000年期间,他在沙巴达浓谷森林进行的马来熊的研究工作中,间接认识了胡须猪,也将之纳入其研究版图。

“那时森林里闹饥荒。热带雨林一般上予人很丰蕴的印象,可是婆罗洲森林的实情并非如此。”他说,这两物种生态相似,属于杂食兽,吃很多野果和昆虫。

“马来熊和胡须猪饿肚子的原因之一,是榕树不结果,因为榕果小蜂(Fig Wasp)大量死亡。”

我听他解说,“果树分有花及隐花两种,开花的,雄花产生花粉,借由风吹将花粉散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受精,开花结果。”

自然界会互利共生

他续说,同样的,榕果小蜂是花粉传递者之一。隐花果的花托上有小孔,让小蜂钻入授粉。榕果提供小蜂孵育的场所和食物,这是自然界互利共生的现象之一。

1997年至1998年圣婴现象(又称厄尔尼诺现象)来袭,造成整个森林旱热,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很多榕果小蜂都死亡了。基于许多小蜂死亡,榕果长了果,榕果小蜂却没来授粉,它们就不需要继续成长,因为发展结成果所需要的糖分、碳水矿合物、纤维等,对果树是一种负担,因此,榕果循大自然的奥妙“流产”。

他的研究范围包括两物种的生态环境与习性,吃什么,做什么、活动范围、食物来源、食物量、野果量、昆虫量等。黄修德同时做比较研究,即择伐活动对两者的影响。他的研究样本林是150平方公里,原始林占40%,60%为伐木森林,两个林种中皆发现马来熊和胡须猪。

动物与森林,是共存还是依赖?

黄修德说,两者都有。

“森林所有的物种(动物、昆虫、植物甚至霉菌)都有它们在整个森林生态中扮演的角色,缺一不可。动植物之间息息相关,树和植物为雨林中的成千上万种生物提供食物和庇护所。植物需靠动物,比如许多果树的结果,是由动物来传播种子。”

研究显示,种子传播离开母树越远,生长几率会越高。若种子落在母树下,便得与母树和其它种子竞争资源,远离母树,就等于远离那些对母树有害的动物或病菌。

这时候动物就是传播者了,果实里甜甜的部分是一种“奖励品”,吸引动物把它吃掉(大自然真奥妙,它还会行贿呢!),吞进肚子,动物之后走动到其他范围,通过粪便把果实种子给排出来,种子落地生根。还有很多植物的种子须经动物肠子的消化,有特别的膜包着,才能发芽。

“比如马来熊,它吃很多野果,活动范围分布也广,可达15平方公里。我的资料显示它们一天可以走5公里路,狼吞虎咽,果子没什么咀嚼就吃下,经过消化排了出来,这是在4至6个小时后,它们可能已走了两公里了。如果嚼烂了就是一种破坏。

“熊是很好的种子播迁者。野生榴?种子很大,它能整个吞下,走到很远,种子随大便时排出。大便有丰富养分,对种子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奥妙吧?个中自有安排和演化的过程。

当然,部分动物同时也化身种子掠夺者,像胡须猪,是破坏种子的元凶之一,不过它也有一定的有用生态角色。

“猪大部分是扮演‘生态工程师’,几乎所有野果它都吃,它会找蚯蚓、根茎类,薯类,用硬硬的鼻子拱挖泥土,这翻泥松土的过程,它把肥沃度和氧气都翻转过来。它本身也提供食物来源给生物链中位居更上层的动物,例如大蟒蛇。

“熊也一样。它们吃白蚁和蜂蜜的时候,会把白蚁巢或蜂巢破坏,或弄碎枯木,这些活动都助长整个森林的分解和重建。

从事野外研究多年,有何感想或启示?

从事野外研究多年,可带给黄修德任何的感想或启示吗?

“人类对雨林的知识太少了,热带雨林的功能还有很多是我们未知的。

“整个婆罗洲森林生态是很脆弱的生态系统,因为每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当有某一种生物生态被破坏,它不只影响该物种,而会是波纹似的牵连效应。 好像榕树,有上百种甚至上千种的生物都依靠它。如果榕树数量少了,这些相关物种生存就受波及。在我们这座演化史上最古老的森林中,物种多,彼此关系密切,我们认为的小破坏,对物种来说却非常严重。”

黄修德说,大部分森林的产果周期是每年一次,在东南亚,就有点不一样。苏门答腊、婆罗洲和马来半岛这三地森林,开花结果的周期不是每年,它是超年的,叫作“supra-annual”,即多过2年,可能是3年、5年甚至10年才开花结果一次,所以难以捉摸。

“这完全跟气候有关,受圣婴现象影响,它每5年至7年来一次,近年更频繁。圣婴现象造成干旱,而植物生长与否与气候有很大关系,并取决于雨量、温度和湿度。”

黄修德说自己深深体会森林富含的奥妙。看那林中的叶尾呈尖状,那是为了让雨水徐缓流下,而不是像瀑布般直接冲洒落地,冲走地表养分。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森林里的奥妙啊!每一种动植物在它的环境中,都有其生存之道和作用。”

他说,森林好像大海般深不可测,可是它很严重地逐渐消失。除了被改成油棕园,那市场价格奇高的硬木不断应声倒下,还直接压坏其它树木,破坏动物们的食物和栖息地。

“铲泥机开路,把内陆树木带出森林,整个过程要殃及多少无辜?有研究显示,当在一个地方砍伐3%的森林,过程中其周遭的破坏性超过50%。”

科学家的研究报告,有何贡献?

科学家为什么做研究,他们的研究报告可有贡献?以黄修德为例,其研究文献主要提供给政府、政策决策者、自然资源经营者,比如林务局、森林局,伐木经营者等相关资料和数据,并建议如何在采用资源获取利润与维持森林良好生态中,达到双赢的平衡。

他希望研究成果能给相关人士在进行自然资源管理上,特别是对森林的永续使用,提供指标。只有充分了解物种的生态环境与习性与跟栖息环境的关系,才能以最好的方式去经营森林,包括设立条例。

“我的研究是要找出这些动物在择伐林里头,使它们能继续生存的重要因素。比如它们很依靠无花果树,橡子树、栎树的果子,所以在伐木活动中,这些很大的果树不能砍。

“伐木活动一旦存在,无论如何都具有负面影响,问题是怎样把冲击力减至最低,使物种可以继续生存,人类也可善用森林资源。”

他指出,有人在森林里工作,间接地会成为阻遏盗猎的督促者,同时他可利用自己的专业,训练当地居民从事这方面的学习,作类似研究。

黄修德Profile

◆黄修德是美国蒙达那大学森林与保育系院的准博士,主修野生族群生物学;1998年他曾在沙巴州的原始低地雨林保护区达浓谷(Danum Valley)待了两年半,完成其硕士论文:马来熊的生态学研究。2005年他重返旧地,这次是为博士论文,专修马来熊(Sun Bear)和胡须猪(Bearded Pig)的研究和保育;预计明年完成研究方案。

◆1992年自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畜牧兽医系文凭毕业后,黄修德曾当过教授的研究助理,在台湾南部亚热带阔叶林做野外研究工作两年。之后回来大马,参与本地的保育工作。

◆后来他到美国念书,在温带的针叶林住了9年,夏天时候到森林野外工作,由此累积了超过十年的野外研究经验。

◆回忆在美国念大学的第一年,他碰上了现在的指导教授,上了他一堂有关世界熊类保育的状况。黄修德趋前向教授介绍自己来自马来西亚,他提及大马有马来熊,而教授表示正找着人选从事这方的研究。“这下正合我心意,就毛遂自荐,因为我对于大型哺乳动物的研究非常有兴趣。”

◆他本是畜牧兽医系出身,基本上跟研究野生动物无大关联,所以算是转科。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8 PM
为历史疗伤系列3:与巨人开战 受害者美国兴讼 2008/01/12
●撰文:郑静珊、张帝庄(香港《明报周刊》)



2003年,冯酒杯和一群有心人,部分是退休长官、社会人士等,成立越南橙剂受害者联会(简称VAVA)的非牟利组织,成为越南最大的橙剂受害者组织,全国有49个支部,除了提供协助及服务予橙剂受害人,还要为他们讨回公道。


今年78岁的Nguyen Trong Nham是行动负责者之一,他是VAVA副主席,亦是越南前卫生部长(1992-1995年)及前越南红十字会主席(1997-2003年),他是首位访美的越南部长级官员。

无了期等待?

2004年,3名橙剂受害人透过VAVA的协助,向美国布鲁克林地方联邦法院以民事诉讼起诉十多间橙剂制造厂,这是首次非美国人就橙剂遗害提出法律控诉,但被驳回不受理。Nguyen Trong Nham与3名橙剂受害者在2005年远赴美国,展开为期一个月到10个城市进行的巡回演说,让美国人明白越南人受橙剂所害的苦况,更希望能利用民间力量,迫使美国政府表态,但失望而归。

其实在美国本土,不少越战后回国的美兵也受橙剂影响。1977年白宫已成立专案小组调查及控告制造橙剂的化学厂,但不控告美国政府,原来依据美国法律,政府是不可被起诉的。在1984年,有美兵成功获得化学厂180万美元的赔偿。在1996年起,克林顿指示,证实受橙剂影响的美兵可得到国家经济援助,换言之,官方承认了橙剂的祸害。

今年年初,VAVA到美国中等法院再次兴讼,于今年6月中完成口述陈词,现等待法院判决,吊诡的是,判决何时定并无限期,换言之,事件可能变成无了期的被拖着,而受害人也许等不到裁判的那一天。虽然VAVA得到美国律师支持,律师费待胜诉后才支付,但面对财雄势大的化学厂,这是一场与巨人之战。

和平村暂借岁月

离开河内市中心的繁华街道,车辆驶向市区边缘的一个小区,楼房都是两三层高,这里离市中心车程只有大半小时,却是另一个世界,河内的和平村就在这安静的小区里。全越南一共有8个和平村,和平村近似香港的特殊学校,提供身智残障儿童的教育、复康等服务,但不同的是,和平村的孩子,都是受橙剂影响的新生代。

和平村虽叫做村,但它的格局却像小学,三边三两层高的建筑物,中间是一个游乐场,这里有130多个学生,年龄由2至18岁,有些寄宿,假日才回家。

当年美军并没在河内洒放橙剂,河内和平村的孩子,大都是来自军人家庭,父辈被派往南部打仗中毒,战后回到河内老家安顿下来,结婚生子,诞下有问题的儿孙,有些一个家庭可能有3、4个。副院长Vu Ngoc An说:“这里的孩子,无论年龄多大,智商可能只得正常孩子的5、6岁;有的不能活动,他们最普遍是肌肉僵硬、畸肢;也有聋哑的;较严重的,是肺部太小,影响心脏呼吸系统,引发其他疾病。”这群小孩是战争中最无辜的一群。我在和平村转一圈,见到不少笑脸,有的还跟你打招呼,好奇把我挂在身上的录音机拿来看个究竟,问你那是什么。

心灵的创伤

孩子都来自穷苦人家,学校不收费,靠政府支持,有些家里真的照顾不到,和平村唯有额外照顾。Vu Ngoc An说:“我们有一个学生,已经24岁了,但他家真的太穷,所以至今仍在学校。”学生满18岁毕业,大都回家去,有些学懂了车衣或绣花或电脑等,可以找到工作,或已经有自理能力照顾自己。

和平村设备很基本,但却是这群小孩子的天堂,至少他们有机会接触一下学习的世界,这里也是他们父母能稍放心的地方。我们在村里看到不少妈妈抱着孩子闲坐,他们都是来陪宿的,因为孩子太小了。我问Vu Ngoc An一个学生每年要用多少钱,他说基本的要30万盾(约90令吉)。

向国际寻求协助

在村里工作11年的Vu Ngoc An,曾经当兵,看到的不仅是身体残障或智障的孩子,还有成人们的心灵创伤。“曾有一些激进的人,知道自己中了橙剂毒,可能会生下残障的孩子,于是要妻子跟别人生下正常孩子,把孩子拿回来当自己的儿子养,但孩子长大后会认他为父吗?妻子会否跟别人走了等等,这些问题,已不是肉体上,而是心灵的痛苦。”

橙剂可说是美军留下来的一个世纪大烂摊子,没有人知道这残局何时才可收拾干净。越南政府在1980年10月,成立了专门处理橙剂问题的部门,名为“10-80”,开始第一阶段的工作,评估遗祸的范围、严重性,这调查工作是有多繁杂和多残酷,最终要历时18年结束;翌年,成立另一个跨部门组织,名为Ministry of Nation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fice of 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 33,简称Committee33,副领导Nguyen Tien Dung说:“Committee33是象征第二阶段,我们要订下长远之计,解决问题,较为直接的,是向橙剂受害人提供经济援助,另外是清理严重污染区域等。”

但一切都涉及庞大经费,要解决当地问题,估计至少4千万美元(约1亿6千令吉),Nguyen Tien Dung说这对政府构成沉重的负担,所以他们也积极寻求外国基金协助,例如Fords Fund, Bill Gates Foundation等。

潘多拉的盒子:生化武器

化学武器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出现,如土人放毒箭即为一例。至于人类最早的生物武器战,当推1346年鞭靼人(蒙古之其中一部)攻打黑海港口卡发城(今乌克兰之费奥多西亚城),久攻不下,于是将死于鼠疫的士兵尸体投入城中,散播“黑死病”,城池因而不攻自破——这场鼠疫后来蔓延整个欧洲,造成当时欧洲三分之一人口(约2千500万人)死亡。

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有时合称生化武器。生物武器是指利用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微生物、昆虫)传送之武器,例如炭疽桿菌、鼠疫桿菌、天花病毒和肉毒毒素。化学武器的主要成分,则为从动植物中直接抽取或经科学方法从各种物质提炼合成的化合物毒素,例如芥子气和沙林毒气。

看不见的屠夫

现代的生化战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已经登场。1915年,德国与英法俄等交手,进入僵局,有“化学战之父”之称的哈伯教授提出用氯气(当时德国有大量生产氯的工厂)制毒。1917年因敌方已有防毒面具,于是又推动发明了能使敌人皮肤损毁糜烂的芥子气(按:讽刺的是,当年这个以人工合成的化肥——合成氨取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被指在一战时为德国毒害数以十万计的敌军士兵)。

一次大战后各国都大力研究化武,三十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大规模使用了化武。日本侵华期间,日军实施至少2千次化学武器袭击,后来又用活的人体用实验,研究并制造生物武器(即细菌武器)炸弹。他们使用的战剂主要有伤寒、霍乱、鼠疫和炭疽桿菌,在中国全国各地导致27万民众死亡。第二次大战后,有两场重要战争使用了化学武器,一是1961至1973年的越战,美军被指曾使用西埃斯和“植物杀伤剂”;另一场规模较大的化学战为八十年代维持8年的两伊战争,伊拉克在战争劣势中,被指不顾国际舆论谴责,不断使用包括芥子气和沙林在内的化学武器。

基因武器不测之患

除了在战场使用生化武器,各国在暗杀敌人方面也用上化学毒剂或生物战剂。近年恐怖组织藉此进行了一些恐怖活动。1984年巴黎破获恐怖分子的肉毒桿菌实验工场;1978年马勒斯坦恐怖分子在以色列出口的水果内注入毒剂,以打击该国的经济。最严重的化学武器恐怖活动发生在日本东京地铁内。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成员在地铁内施放沙林毒气,造成12人死亡,5千余人送院急救。

其实,早于1971年,联合国已通过《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但因为没有专责监管机构,有评论者认为这形同虚设。1992年,联合国再通过《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汲取上次公约没有监管的不足,这次成立了专门组织,可惜执行上仍不如人意,部分缔约国一再推迟销毁化武日期,并以种种藉口迟迟不公布应向公约提交之数据和资料。

后记:那么远、那么远

我问跟进VAVA兴讼的Nguyen Trong Nham,他说,希望越南可以像中国一样富强起来,那么他们有更多资源去帮助橙剂的受害者。冯酒杯说官司是为良心,人道和公义而战的。我想,到时或许还可以真的向施毒者讨回一个公道,也算是在表面上为这段悲怆的历史画上句号;然而,化武对后世的遗害,却难在历史中清除。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9 PM
为历史疗伤系列2:重灾区东山村 2008/01/12
●撰文:郑静珊、张帝庄(香港《明报周刊》)


走进东山村,里头大部分村民都是越寮边境的少数民族,很多不懂越南话,只懂讲土话。1千400户居民,几乎户户都有残障或智障的家庭成员。村民大都务农,但外头没有人愿意买他们的农作物、牲畜和鱼,村里的产物只有村里的人买。


东山村不是受了诅咒,而是橙剂的遗祸。

一天吃早餐,我问走遍越南橙剂灾区的冯酒杯,他印象最深刻是哪个地方,他不假思索便答:“东山村!”

东山村(Dong Son)是位于越南南部的一条偏僻小村,我们从A Loui谷坐车沿着贯穿南北的胡志明公路向南走去,看到左边的一座连绵山岭,山后就是寮国,再走一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东山村。

若不是冯酒杯说过这里是他所见过最穷的一条村,那天我们到东山村,相信不会用特别的眼光去看它。车子驶进村,两边平坦的农田,中间淌着一道清水,尽头是隔开寮国和越南的山岭,构成一幅简单典型的农村风景图。我们到达小村时,正好有一群妇女带着小孩路全村人、畜中毒

我们走进东山村,公社的领导Phom先生,40来岁,做我们的响导。

越战期间,美军在东山村设基地3年,令小村庄无辜成为污染重灾区,猜测可能当时美军在东山村储存橙剂,但却不知道橙剂潜伏的祸害。据一些美军记述,他们甚至用橙剂的铁桶载食物、做烧烤炉,根本没有任何特别措施去处理,导致大量TCDD直接流入土地,渗到水源中;更甚的是,东山村也不例外,亦曾多次被美军洒放橙剂。

早在1996年开始,越南政府与加拿大的Hatfield Consultants公司共同研究,以美军在越南的基地进行环境评估,结果发现越战期间被用作基地3年的东山村,其土地的四氯双苯环二恶英(以下简称TCDD)最高含量竟超标过百倍,鱼、鸭肉最高亦超标十多倍。此报告一出,东山村即被标签为“毒村”,农产物一概无人愿买。令本来就穷困的小村庄,更是雪上加霜。

该项研究报告更提及,在1999年检测东山村居民的血含TCDD量,发现竟比其他村庄的村民高,在东山村的女村民母乳中TCDD含量也高于其他村,例如一个20岁的女村民,其母乳含TCDD竟每克含19微微克,高于其他村的母乳数倍(按:根据世卫标准,动物脂肪的TCDD含量每克不应高于5微微克)。检测也发现该村的鱼、鸭及土壤TCDD含量亦较其他村高,估计村民身体内含的高TCDD与食物及环境有关。

东山村里千多名村民,在战后出生的村民中竟有260名孩子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残障或畸形。从前以为这是有罪报应到儿孙身上,村民只有悲痛认命。直至多年后,才知悉被毒物所害的真相。

或许,这比不知道真相更残酷。

68岁的CanDi太太,整天只能坐在家里,甚至连抹地的简单家务也不能做,她的手脚僵直,腰肢弯曲,整个人是变了形,好像被拗曲了似的。她举步维艰,出入须人扶,她的脸上永远是一张痛苦的表情,透过村民的翻译,CanDi太太说,病把她折腾得快要死了。

土地不再肥沃

这病来自四十多年前的一场“雨”。那天,CanDi如常到田里工作,突然头顶掠过一架飞机,一阵“雨”洒了下来,她感到有些东西散落在皮肤上,不久全身发抖,四肢无力,回家后情况恶化。自那天起,她手脚开始僵硬变形,视力变矇。CanDi太太用土话说着往事,腔调怨愤,但她的控诉,施毒者会听到吗? 听到了又如何?

她唯一的安慰,是政府每月给她20万盾补助金(约59令吉),这可减轻儿子的负担。

CanDi太太的29岁儿子,成为全家唯一的支柱,家里三代种稻,一年两次收成,但冬季往往雨水太多将田浸坏。我们到他家那天,因前一天下了一整天大雨,他家门前的稻田全“泡汤”,出入家门都要涉水而过。他说,去世了的爸爸告诉他,越战后,他们的田不再肥沃,米的质素不及爷爷的年代。

在东山村,除了种田,村民根本无其他选择,不能种田,就无以为生。

冯酒杯因考察森林,1979年第一次踏进东山村,这里的穷困令他难以释怀,多年接触,他发现村民的境况都没有太多的改善,照旧穷困,“很多受橙剂影响的大人,身体已不行,但仍然要工作,照顾他们那些畸形或残障的孩子。稍大一点的孩子,很多因脚部有问题,不能自己站立。”

那天我跟着冯酒杯,穿过东山村的一条泥巴路,走进一间用藤席搭成的小屋,地是泥地,四边的藤席透着大大小小的光点,我想,小屋挡不了雨,这个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只有两张床和一个柜,柜上放了一部电视机,这是Hoa一家最值钱的财物。

我的愿望

撑着一枝竹的Hao,一拐一拐的走进来,他没有一般乡间的年轻人的粗野,身上的外套干净整齐,举止很斯文,说话轻轻的,他看见冯酒杯,腼腆笑了笑。

Hao早被列为橙剂受害人,他的右脚先天萎缩,平日要靠竹杆撑着走路。他哥哥的右手,也是先天残障,只有弟弟是健全的。由于父母早已去世,现在3兄弟相依为命,住在小屋里,但因两人有残障,1千平方米的田,就只得由健全的弟弟负责,他一边上学一边耕田,经常种不够食物,而唯一的金钱收入,就是Hao每月4万5千盾(约13令吉)的橙剂受害人的补助金,哥哥却拿不到补助金。据说他未算严重,3兄弟生活困苦,不时要靠亲戚送粮。

Hao很想帮弟弟下田,他曾因此接受安排去医院做手术,但手术后仍是离不开竹杆,有人送他轮椅,但屋里泥地不平,屋外是泥巴地,用轮椅更费力,也下不了田,结果一切没变。我问Hao最想要什么?“我想要一只母牛,那可以生小牛卖钱。”Hao怯怯地说,但事后我知道在当地买一只母牛,要500万盾(约1千500令吉),对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

用树木改变命运

冯酒杯三番四次跟我说,Hao这孩子很可怜。本来我们在东山村打算探访两个家庭,不包括Hao的,但冯酒杯却很执意,要我们也要去看看他。冯酒杯不懂养牛,他只能做到的,是在Hao家前种了一株Acacia。

每次到东山村考察,冯酒杯都会特意入村看看,跟村民聊聊,他想帮点忙,但碍于工作,一直未有成事。至2002年,他从工作了40年的部门退休,那年他已64岁,太太想趁机去中国旅行,冯酒杯却去了东山村,他成立了非牟利团体Assistance for Natural Conserv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Center (ANCODEC),专门帮助东山村的居民,他希望用树木去扭转东山村的命运。

多年来走访东山村,冯酒杯已经把小村看个仔细,觉得东山村最大的苦况,莫过于村民生下残障孩子,家庭不仅没多得一人的生产力,反而加重负担。虽然村里的土地已没大问题,但有几处占地约两公顷的地方,验出仍被TCDD污染,无知村民经常入内挖东西,牛只随意闯入吃草,由于TCDD会经动物皮肤渗入中毒,村民因此可能生下残障婴孩。若是在外国,会围上栏栅不准人进入,但在穷困的东山村,这些外来物件必被拿走,冯酒杯想到用天然围栏,一种叫皂筴(Gleditsia Australialis)的有刺树木,可把污染地围起来。

冯酒杯把污染地分为3个区域,这需树甚多,估计花费3万美元(约16万7千令吉)。他去年成功获得世界银行资助1万元美金(约3万4千令吉),今年初先买下1万棵树苗下种,现在他每次到东山村,他都第一时间去看皂筴,幼幼的树干已长着长长的刺,把我们的翻译小姐刺得呱呱叫。

皂筴除了长刺,它的筴豆还可炼油做洗发水,对村民有经济效益,透过树木改善村民生活,这是冯酒杯在这几十年来最关心的事,由重建森林的木材,到有刺屏障的豆油。他下一个大计,就是组织东山村的村民种沉香树,“沉香提炼的香油很卖钱,树也不难种。”

HoDo的爸爸知道冯酒杯的计划,想也不想便报名参加。HoDo爸爸在东山村的东边一座小山上种米和木薯,却要养活一家五口,四儿子HoDo怀疑是受了爷爷的橙剂遗祸,天生聋哑,太太希望带儿子去检验,却付不起费用。今年12岁的HoDo,样子精灵,但谁想到,他一出生就听不到、说不出,他爷爷是军人,已证实是橙剂受害者,但儿子即HoDo的爸爸幸而健全,至第三代HoDo才出问题,他的两个哥哥却没事。小村附近没有特殊学校,HoDo从来未上过学。

种沉香大计

东山村已有百多户村民登记参加冯酒杯的种沉香计划,但意外地,他竟然未找到提炼香油的方法。“我问过几个越南厂家,他们说是商业秘密,不肯告诉我,我现在向印尼那边问!”

这可会是冯酒杯的一贯作风?年轻时冒险到橙剂灾区森林调查,继而主持愚公式的再植森林,今日更用一人之力为一条小村闯开生路,他仍旧一贯地笑嘻嘻,毫无惧色。

我问过他,这是为了什么?他没有滔滔伟论,只是一贯的打哈哈笑说:“没有!没有!”……在冯酒杯的思维里,帮助东山村的居民,只是一套很简单的逻辑。每提起这村,他总轻轻地重复:“They are very poor, very poor。”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9 PM
为历史疗伤系列1:与化武后遗症对抗 2008/01/10
●撰文:郑静珊、张帝庄(香港《明报周刊》)


要跟上一辈的越南人谈越战遗祸,总有一份沉重感觉。


在越南河内市,终於跟他见面。他隔着车窗与我握手,用仅懂数句的普通话介绍自己的中文名字--冯酒杯。他的越南姓名Phung Tuu Boi也是从中文音译过来,“这是阿爷定下的,我这辈人要用酒字起名。”说时哈哈地笑。

冯酒杯,一头白发,1938年出生,年轻时期正值越南战火连年,但他幸运地没有参过军,还在河内过着中产生活。他告诉我,年少时爱看太空和科学小说,更因为响往广告上经常看到森林策骑的场面,他入读河内的大学时就选修森林科,“后来我才发现森林只有蚊子和虐疾。”

没有直接面对战争的残酷,我想,冯酒杯是他那辈最幸福的人,也许因为这样,他的笑声特多。大学毕业他到了官方机构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工作,越战结束,机构派他到南方视察,他才首次与战争的残酷面对面。

一眼震撼 终身难忘

“我平生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惊讶得说不出话,本来一望无际的树林,大小树木竟没有一片树叶,光秃秃只剩下树干,地上却铺满矮草。究竟死了多少树?我想知道为什么?”

32年前见过的一幕,现今还历历在目,当时那种感觉,他说就像被人重重打了一拳。

这“一拳”不止是来自眼前所见的震撼,还有是那股自觉的无力感,因为举目皆是秃树的诡异景象,完全超出冯酒杯作为森林专家的知识范围。冯酒杯跟大部分越南人一样,根本不知道在越战期间,美国空军向南部森林洒下了7千200万公升针对不同植物的落叶剂,其中大半洒下的是针对阔叶树木,俗称为橙剂(Agent Orange)的落叶剂,它由二氯苯氧基乙酸(2,4-d))和三氯苯氧基乙酸(2,4,5-T)化学物混合而成,洒在树叶上只需两天至一周便叶枯树萎,美军要令越南的森林变秃,目的是方便清剿藏在森林里的敌人。

但含剧毒的橙剂也同时落在越南土地,意外地产生第3种化学物四氯双苯环二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CDD),这种后来被喻为“世纪之毒”的致癌物,不仅令人类细胞病变,最可怕的是,它令胚胎畸形,延祸后代。 讽刺的是,在越战期间,美国已有环保分子如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于1962年推出《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一书,已点名二氯苯氧基乙酸和三氯苯氧基乙酸存有对人和环境的毒害,她的书当时在美国十分火热,掀起美国人对五十年代起大量使用各种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品的危机意识。一直研究生物化学的Arthur Galston更带头与5千多名美国科学家包括17名诺贝尔得奖者反对美军于越南使用落叶剂,他并透过多方渠道要与当时美国总统尼克逊面谈。

没穿保护衣入灾区

不少科学家其时已展开各种不同有关落叶剂的研究,K.Diane Courtney, D.W. Gaylor等人更证实由三氯苯氧基乙酸制成的落叶剂,产生出的四氯双苯环二恶英会引致老鼠畸胎。另美国先进科学协会(AAAS)亦公布橙剂对越南人类生育及生态环境带来无可挽回的破坏,被传媒广泛报道及舆论等各方压力下,美国本土稍后亦禁用三氯苯氧基乙酸。1975年,美军撤出越南,但越南经历10年的橙剂“洗礼”,南部170多万公顷的森林,全部消失。

从那年开始,冯酒杯走遍越南去调查有多少森林受到橙剂破坏,他没有穿上任何保护衣物,是不怕死还是不知死?他只淡淡笑说:“我已有3个子女,我的家庭任务已经完成。”当年他甚至没有告诉妻子自己要去橙剂污染区,第3名儿子刚出生一个月,他回到家里,一家人开怀欢笑,但笑声的背后,冯酒杯究竟是藏着多少的担忧?

半生心血

我们从越南南部城市顺化,坐3小时车向东面走,进入A Luoi谷。冯酒杯事前告诉我,这里是当年美空军洒放落叶剂的灾区。老实说,我脑海闪出的画面,是没有树木的焦土,荒芜一片,但当车驶进山谷时,沿路所见,两旁都是连绵整齐的树木,战祸的痕迹已经难以察觉,冯酒杯看着窗外的树木,笑得灿烂,指着车窗外的树木,“这些种了5年,那些刚刚种的,山上高一点的种了10年。”

沿路一带的再植树林,可算是冯酒杯半生的心血,他要在破坏的森林区重新种树,但试想想,受破坏的面积如此大,种树至少三五十年,这计划规模庞大,带点愚公移山的意味。

要谈这愚公式的大计,不得不提“Acacia”——金合欢,Acacia就是我们沿路所见的树。这种树叶翠绿、树干笔直的植物,正是冯酒杯重建森林计划的主角。当年美空军向森林洒放落叶剂,高大的树木首当其冲,落叶后随之枯萎,而在森林中层的树木,也往往难逃一劫,最后只剩下最低层的植物,这就是冯酒杯当年所见、令他惊讶不已的景象。

攀高山种大树

由于生态的改变,粗生的杂草如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和多穗狼尾草(Pennisetum polystachyon)成为森林地的“新主人”,这些杂草在较干燥的季节,会经常烧着,树木未长成已被烧去,难以成林。Acacia与野草一样粗生、一年可长高6尺、可以比野草更快霸占土地植物,令野草不能肆无忌惮地生长。就是这样,才在1985年至2004年间,越南树木的面积增加了200多万公顷。

一路地走,冯酒杯又指向山岭上的Acacia树在说。他半生都在种树,也跟我谈树,但是我发现,他谈得最多的,却是人。我们从顺化到A Loui的3小时车程,沿路有很多小村庄,冯酒杯说那里的小屋,住的都是越南少数民族,“他们都很穷!”车停在一条小村庄旁,有几个小孩刚路过,冯酒杯从车里拿了一包饼干,派给这些小孩,小孩怯生生地接过,冯酒杯高兴得不停地一块一块的塞给他们,几个小孩嘴里啃着、两手拿着,有点应接不暇。这些饼干是在顺化时买的,本来我提议买纸包牛奶,但冯酒杯说,山野的孩子,喝不惯牛奶会拉肚子的。

村民生活无依

多年来走遍森林灾区,冯酒杯看到的不仅是树木的消失,自然生态改变,最令他痛心的是,住在森林附近的居民,生活再无所依,“森林与这些居民息息相关,在越南有240万人是靠森林生活的,他们的食物来源、燃料,甚至药物都是取自森林,他们本身已贫 穷,没有了森林,生活就更苦。”

他当日选Acacia树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树的木材好,有经济价值,“这树长得快,5年就可以斩下来做木材,这让住在附近的村民可以赚点钱。”冯酒杯说。

树枯了可以再种,那人呢?

新植物会否有毒?

受橙剂毒物影响的森林再种新树,新树会否有毒呢?冯酒杯解释,由于空军是从空中洒下落叶剂,大部分都落到树冠、树叶或树干上,随着树木枯萎加上落在泥土上的橙剂,经过多年的雨水冲刷、化学分解等,泥土含毒已经极微,加上四氯双苯环二恶英属脂溶性,只被吸收并积聚于动物脂肪内,植物根部从泥土不会吸收得到(不同于从植物表面的吸收系统),因此在这些地方再种植物,并不含毒物,可以食用。除非个别严重受污染区域,泥土本身含毒量超标,那就衍生另一问题,动物会因接触毒土,或食用沾上毒土的植物根部,毒物便会从皮肤或食物进入体内。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9 PM
表匠学徒班 小表芯大制作 2008/01/09
报道:佘美翠、梁韵矜 摄影:戴甄琳



披上白色工作袍,记者化身眼撑显微镜检验着表芯的学徒;窥看镜下钟表的奇妙“小”世界,恍然觉悟名表为何这么贵。


原来小小钟表不仅是一个计时器,更是一件艺术品。

机械表(mechanical watch)属于高精密度产品,其生产、装配过程都有严格的工艺要求。当中集合了各种才艺的表匠,从图面设计、机械结构巧思、零件加工的程序、装配组合、调校时间的准确度,款式设计、彩绘、微画、金雕、刻字、面盘的烧制,都以手工精雕细琢制作而成。

顶级钟表品牌积家(Jaeger-LeCoultre)自1833年成立于瑞士汝山谷(Vallée de Joux)以来,不仅以传统制表工艺的捍卫者自居,同时也是精确计时技术和设计领域中的先驱之一。出色的质量、创新的概念及细腻的做工,让积家钟表成为业界中的佼佼者。

日前本地记者们有幸受邀参与由积家举办的一堂“表匠学徒班”,学习如何拆解和组装手表,在纤细复杂的零件中大开眼界。

机械表表壳内没有任何电子零件,所有功能与动力,都是靠机械零件组合后上发条。超过200个零件巧妙地嵌置在表壳中的各个位置,不容稍有误差。钟表匠做的就是用巧心和敏锐的手指,借用工具做组装,并测试腕表性能和准确度。每个步骤异常繁复却很重要,循序渐进,他们将细小和冰冷的部件点石成金,力臻完美。

活艺术

这一天,记者们选择了各自的钟表匠工作台,穿上钟表匠的白色大袍,一副威风的样子,精神奕奕地准备了解钟表的内在操作。更叫人兴奋的是接下来可以亲手拆除和组装表内零件。我们的导师是特地从积家瑞士总部远飞到来的资深钟表师父费尔克(Franck Martin)。

费尔克首先向我们阐述钟表理论,然后我们利用工作台上的平面电脑,逐步跟着导师的指示,玩虚拟装配游戏,点选列出的零件,再拖曳到模拟的表上,共218个组件。

电脑虚拟装配游戏的立体图案让人感觉新奇,导师见我们都跟得上,接下来就一次过快速示范拖曳9、10个零件到模拟表上,顿时大家都迷糊了,纷纷配对错误,急着召唤导师前来搭救。

完成游戏后,随之而来的实用阶段,乐趣满室却劳体伤神。握在我们手上的是用于积家Reverso Grande Date口径875的操作机械,价钱不菲。

大家全身贯注聆听和看导师的示范,记住了一个接一个前后拆出的零件,学习操作镊子和螺丝刀。

仅仅略试,零件太细,却不可小看,要夹起细细的螺丝还得下些功夫。相信大家都惊讶于其中的精密,看到机械的结构设计和复杂的功能组合,它其实也是一件活的艺术品。

奇妙世界

我们当了半天学徒,拆装和重组大约10个零件,显然是被省略的步骤,只是表匠的皮毛替而已。

这个经验让我想像到,钟表匠埋头苦干在显微镜下的工作,所需的耐心和专注。他们用灵巧的心和手,借用器具,投入细微之至的制表天地,是每天熬过过少个小时累积成的技术!

我问费尔克,这工作不闷、不单调吗?他的工作似乎孤立在沉默的环境中。

他说不会。倒反问我不觉得表里头的一切都很奇妙和美丽吗?看他兴致勃勃地为我们每一个人讲解及检查装备成果,他的热诚也不简单。

结束学徒的时光,费尔克逐一检查我们的所有组装零件顺利可运作,大家也顺利地从他手上领了有印章审批的证书。

一堂难得的亲身体验,让我对机械钟表业肃然起敬。

奢华表情

Rado限量版陶瓷计时表 时代经典黑色传奇

4个大小不等的圆环,充满现代设计感,巧妙地套上神秘变幻的黑色,引我们前往一探究竟。这究竟在形容什么?就是全新雷达(Rado)限量版陶瓷计时表Ceramica Chronograph。

1989年首次公诸于世的Ceramic系列采用卓越创新材质,并引入高科技陶瓷材质幻化为时代经典,创造出雷达表品牌的黑色传奇。这款高科技陶瓷计时表以3个不同尺寸的计时窗和位于4时位置的日期窗为设计重点,精巧处在于黑色表盘上的不等圆环,像微妙的难以预知的彗星。这4个圆环变幻流转,与方形表盘及与表盘同等宽度的表带形成方中带圆的设计,与高科技陶瓷不易磨损的特性又构成了刚中带柔的视觉与触觉交汇。掌控计时功能的按钮只是在表壳旁微微显露,简单易用。

这个系列的设计师是Jasper Morrison,从白金到玫瑰金一共有5种色调供选择,各代表着雷达表成立以来的5个世纪,每种色调限量10只。

Oris TT3钛合金计时码表 超大表壳豪气万千

这是继WilliamsF1赛车表系列之后,全新的赛车表款式。Oris TT3钛合金计时码表,拥有直径42.50mm的超大表壳,一出手就豪气万千。

这超大的表盘为方便赛车手比赛时的需要而设计,让计时功能一览无疑。流速计外圈搭配内圈显示的计时秒针,运动风格,谁与争锋。快速上锁系统的厚实表冠,兼顾稳健与阳刚的设计。

相对起Williams系列的旧作,此表除换上流线型的表壳设计外,为配合其车手身分,更特别加入纤碳维表盘及橡胶表带,表壳更用上防撞、防花的钛合金物料,令表身重量更觉轻盈。灵活的活动式表耳搭配橡胶表带,保配戴时的绝佳舒适性。而货真价实的碳纤维表盘,搭配钛合金表壳,并佐以玫瑰金上圈,赛车风格不言而喻。6时及12时的小圈为计时小盘,9时位置为秒针盘。F1赛车轮胎压纹的表带、黑色波纹状表盘以及不锈钢大表冠,在它身上,F1赛道上的速度与激情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从可透视表背,可见象征Oris高精密机械机芯的红色自动盘。防水深度可达100米,全球限量300只。

TT3钛合金计时码表,运动风范,尽其在我。

Romain Jerome铁达尼DNA 过去未来浑然为一

1912年4月14日,当年号称“永不沉没的”铁达尼号在处女航时撞上大西洋的冰山而沉没,1千500个生命随着这艘梦幻客轮的残骸一起沉入海底,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然而,为了向这个宏伟壮丽的海洋巨无霸致敬,Romain Jerome推出了铁达尼DNA腕表系列,并证明了一点:铁锈的价值,可以超越黄金!当然,这是指金属本身拥有意义非凡的背景,和眼观和独到的表现形式。

具有特殊锈化外观的腕表,表圈以3千480公尺海底下的铁达尼号钢片残骸,以及哈兰德沃尔夫(Harland and Wolff)造船厂的铁钢融合而成。100年前豪华瑰丽的铁达尼号,就是来自这座造船厂。正因为铁达尼DNA,这个美丽的传奇才得以重见天日。相去百年、远隔重洋的两种金属,在一个品牌的无比决心,和数名专家的精湛技术下相结合。过去与未来,浑然为一,在腕表制造历史上堪称史无前例。

所有该系列腕表的指针,灵感都源自铁达尼号的船锚。精巧秒计器和表盘数字,令人想起铁达尼号的蒸汽计算器。黑色表盘,以铁达尼残骸的煤制成。配合铁达尼号的百年纪念,这个系列的腕表限量发售2千012枚。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9 PM
2008 潮人中的潮人 2008/01/02
报道●吴梅珍 摄影●陈奕龙、林明辉(部份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跟潮流跑、怎能称潮人?。


两天前(2007年)顶着一头玉米烫、染了可媲美紫罗兰的紫色系,身系波浪裙,带点复古小波点随着微风轻轻摇荡。


想不到仅仅48小时,站在独立广场与人群一起倒数至零以后,广场上空绽爆璀璨烟花,照亮夜空,你却像灰娘姑一样,马车变金瓜、缎绸变破衣,一袭精心打扮转眼间通通过时了!


哎呀!眼尖的你一看就明,2008新潮驾到,不容忽视。

于是衣柜旧衣通通要整理一番、发型去改一改,随着本报带来的第一手消息,今年怎样打扮才是“潮人中的潮人”?

随我来!发型篇

2007年:烫发大行其道(数码烫、玉米烫、辫子烫)、来到中旬、年尾,BOB已势不可挡。而染发潮流,年末,因香港艺人的领军下,紫色军团突起。今年的男生都是走梦幻的“东方神起”路线。

2008年:发型:Bob头,也就是直发再度流行。而随着BOB形成的变化式,如辫子、水母头,都会是2008年的发式流行。2008年的天空下,懒人头称霸。而男生,今年,则是以希特勒头领军春夏的潮流。酷Man。

BOB当道

“要了解2007年,就要倒看2006年。”Snips发廊和发型学院顾问蔡传伟(Raymond Choi)说。

为什么2007年大马的美发走势,“烫发”走了全年呢?

蔡传伟说:“这是因2006年及过去的5、6年都是直发的时尚潮,人们对着直发太久,感到很沉闷,因而萌起想改变及创作的欲望,这是人的心理自然反应,毕竟直发变化不大。而且,不懂大家是否有注意到,直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染色的盛行。”

于是2007年大马的美发天空下,数码烫、玉米烫、辫子烫,一系列的烫法都新鲜出炉了。

直发永远青春亮丽

但明显的,走到07秋冬季,因蔡依林、伊恩惠、范冰冰等艺人都领头剪了一个BOB,所以,直发又走入了大马的美发圈。

“但烫发风始终不长,根据一些市场的反应了解,那是因为烫发会让女生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来得大,而清汤挂面的直发,则会为女生带来永远的青春与亮丽。”

英国早在2007年就初期就开始推行BOB,亚洲区算是走得较慢了,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2007年的发型是流行软线条的,而2008年的一开始走的就是硬的线条。

“大马的发型时尚走得较慢,而且很多人接受的是日本的美发讯息,所以以为烫发依然流行。其实,在亚洲区,只有日本流行卷法,在欧洲,年头时沙萱就已在杂志上公布了BOB的发型潮流,年中明星及民众都陆续追随BOB风。”

美发潮流主吹BOB

2008年,BOB肯定是美发潮流的时尚趋势。

何谓BOB呢?蔡传伟说:“BOB就是水平线的意思,想象一下,站在海边看着远边的海岸线,那半湖型的弧度,就是BOB啦!BOB是极简主义下的自然、清爽发型,看似简单,但是要剪出一个好的BOB很难。想要剪出一个美丽的BOB头,多一点去看海。”

BOB是人类追随着海天一线的那一条“线”创出的艺术作品,在单一的BOB潮流之后,也带动了“水母剪”的再度风行及一系列的BOB变化式。

2008年的BOB变化型包括了:玉米烫融入了BOB的剪法、辫子及BOB的结合。

经济环境决定流行色

诚如蔡传伟所说的:“直发掀起的连带反应是染发的流行。”2008年的春夏秋冬会是什么颜色在你头上放肆呢?

蔡传伟说:“一般上美发师都会视社会的整个经济大环境来决定颜色的流行,譬如市局很惨澹,流行的颜色就会是比较激奋人心的暖色系,市局旺冷色系就会走红,极符合心理学的原理。试想,如果大环境恶劣,专家再鼓吹冷色系,人们的心情会多么的沉重,所以一定要借颜色学来舞动人心。”而且红色主吹时,属于对角的蓝及黄也会同行盛行。

如果我们根据这个理论去推敲,冬天流行了紫色,春天的主题颜色必然是红,夏天是橙……

男生主吹希特勒发型

而男生的发型潮流,Raymond说:“风行了一整年类似东方神起的梦幻头之后,父母对于孩子顶上那颗乱七八糟,似乎每一撮头发都在宣布独立的头,开始出现怨言,于是很工整的‘希特勒’会是2008年男生发型的主吹发型。”

色彩 活力的关键

名人发型师兼 Schwarzkopf 专业设计大使 Sense Studio的李铭江(Rick Lee)揭开了充满魅力、追求千变万化的时尚男女的完美发型。

这位荣膺多项大奖的发型设计大师,结合国际最新时尚趋势,设计出超眩前卫、风靡万千的造型。

凭在发型界二十多年的经验 (较多源于香港的尖端潮流),Rick已证明自己对未来趋势的锐利眼光。

他与佘诗曼等香港名人合作,为钟晓玉、叶剑锋、Stephanie Chai、李吉汉、Jojo Struys、Annabel Kong、陈泳锦、吴天瑜、温力铭、林秀婷、Jolin Chin 以及ASTRO 国际华裔小姐盛典参加者等名流设计发型。

2008 年最潮发型

“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更新发型将继续以主要的女性潮流 bobs and short 'dos 主宰 2008 年。由于这些发型未加任何装饰,色彩成为增加深度、活力和趣味的关键因素。”Rick说道。

关键色彩线条丰富而充满活力,如火铜色、淡紫色、辣姜色混合淡黄色会成为 2008 年的趋势。

时装篇 淑女要变坏

2007年:粉色系,淑女装,波浪裙、波浪袖、V型领、Cut In Tube

2008年:强调的“印度”色系及黑白,民族风及豹纹。而不褪的时尚牛仔裤,则会是直脚、贴身的直线条牛仔裤走红。

走了一整年的“斯文派”,呈高腰设计的上半身设计、还有可爱的波浪裙潮流、到中期的波浪袖,2007年的时尚圈都是塑造一个My Fair Lady款的窈窕淑女,而色系都是淑女喜爱的粉色,柔和感。

瑞庄了365天,淑女也想要变坏,从欧洲春夏服装秀所发表的造型来看,华丽、维多利亚及非洲民俗风是主流……豹纹也偷偷露出了它的利爪。

豹纹难掀太多回响

“服装界企图在2008年带起豹纹的潮流,但是我有点热不上来,因豹纹是一个格性化的图案,要穿到很有个性美,很难。而且,因它的设计太野,不是什么场合都适合。个人觉得豹纹设计不会在服饰上掀起太多的回响,反而是一些豹纹小配件如皮带、腰带,较容易被接受。”大马名设计师Carven Ong说。

他强调,大马没有四季,服饰上的时尚潮流都是在颜色上跟风。而2008年春夏季流行的颜色明显的是有利于大马人,常年艳阳高照下的大马人拥有一身古铜色的皮肤,而接下来将会走红的桃红、玉石绿、强烈的橙色(略带红),还有偏向休闲的土色,黑白都是这两个季节强调的主题颜色。

夸张小丑装开始流行

“Caftan”也会是今年春夏流行的款式。Caftan本来是中东国家妇女的一件式从颈项长到脚踝部的服装,在中东普遍采用棉布和绸,而春夏流行的Caftan款式则会偏重于那“蝴蝶”袖,只是布料方式则会偏向具有透视效果的,图案则是偏向印象系。

Carven强调,小丑装也会开始流行,尤其是夸张的领子。而这个潮流纵然是强调端庄、保守的职场衣着,也会融进很多小丑装元素。

看鞋跟比潮流

2008年,穿了美丽的衣服,当然不能忘了时尚的重要配件:包包和鞋子。2008年的包包,豹纹、青色及浅棕色都是主题颜色,而鞋子最先上阵的就是圆头娃娃鞋及松糕鞋。2008年的鞋子,设计师们会在鞋跟上“玩”变化,所以谁最潮:看鞋跟就懂。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9 PM
差利卓别灵 撒播欢乐的喜剧大师 2007/12/26
Charlie Chaplin差利卓别灵逝世30周年 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 整理:黎家响



30年前的圣诞节,世界杰出的喜剧大师差利卓别灵与世长辞。今天是差利卓别灵逝世30周年纪念日,差利卓别灵曾带给观众无数的欢笑,他的喜剧形象永令人深深怀念……


差利卓别灵的一生:

1889年,卓别灵在伦敦出生。他在简陋的出租房间,贫民院及一所孤儿院中度过了辛酸的童年。早年的贫困生活启发了他后来创造流浪汉形象的灵感。

17岁时,卓别灵进入了当时非常有名的卡尔诺剧团。在这里,卓别灵遇上了有生以来最重要,也使他终生受益的良师卡尔诺,正是卡尔诺,把卓别灵带进了喜剧的最高行列。

在卡尔诺剧团,卓别灵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巡回演出,他很希望能去美国。1912年,卓别灵梦想成真,他在美国的演出非常轰动,以至于引起美国电影制片商的兴趣。在最孤独寂寞的时期,他一生中的转折点慢慢到来。当时,启斯东公司的老板赛纳特一眼相中了这个来自异国他乡的青年,卓别灵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演员生活。

基于血液中流着真正艺术家的天性,卓别灵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幽默对生活基础的特殊意义。他开始从早期的滑稽电影中摆脱出来,逐渐地把严肃的题材和喜剧片的传统手法非常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卓别灵对现实的讽刺影片中占特殊地位的、是他1918年拍摄的《狗的生涯》。这部影片中,深思代替了嬉笑,忧郁代替了嘲弄。通过这部影片,他放弃了滥用的低级趣味,而以发人深省的笑代替了纯生理的笑;用同情的微笑代替哈哈大笑。“不朽的流浪者”夏尔洛,露宿街头,处处受辱,当他从职业介绍所碰了壁狼狈地走出来时,茫然地看见门口的几只狗正在争夺一块骨头。这辛酸的一笔正是残酷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童年卓别灵的真实写照。

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此时拍摄的《城市之光》描写夏尔洛爱上一个卖花的盲女,盲女却误以为他是百万富翁。为了给卖花女挣钱治病,夏尔洛吃尽苦头弄来一笔钱,卖花女眼睛治好后张眼才知道恩人原来是个乞丐般的穷人。

影片批评贪得无厌资本家

提出的问题更尖锐深刻的片子是《摩登时代》。贪得无厌的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不顾工人死活,无限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甚至异想天开地发明“吃饭机”,连工人短短的午饭时间也不放过。由于夏尔洛整天在传送带旁操作,机械地重复拧螺丝的单调工作,因而神经失常,被送进医院,然而等病治好了,他却失业了。这部影片不仅思想内容深刻,而且在演技上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谴责战争贩子和军火商的《凡尔杜先生》,描写银行小职员凡尔杜忠心耿耿地干活20年,受尽剥削,在一次经济危机中被踢出银行,为了养家糊口,被迫走上了犯罪道路。凡尔杜因杀人而被捕,判处死刑。他说:“杀了一个人就说这人是罪犯,杀了几百万人却说他是英雄。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权势就能获得成功……”为此,美国政府掀起对卓别灵的迫害。《凡尔杜先生》在美国许多大城市被禁映。1947年12月,卓别灵在巴黎报章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向好莱坞宣战〉的文章,向全世界控诉他所遭遇的迫害。

1952年9月,为参加欧洲各国举行的《舞台春秋》首映典礼,卓别灵准备到欧洲旅行半年。他带着家眷,当轮船横渡大西洋时,收音机广播了美国政府司法部的声明,声明说政府将拒绝卓别灵再入境。船在法国停泊时,卓别灵向一百多名记者发表了谈话,他说:“我信仰自由,这是我的全部政治见解……我为人人,这是我的天性。”又说:“我并不想制造革命,只是还想要拍些电影。”

1953年初,奥娜代表她丈夫回美国出席联美公司董事会,卖掉了卓别灵在美国的全部财产,并把他的手稿、影片等珍贵资料运往瑞士。从这以后卓别灵下定决心不再返回美国。从此,他在日内瓦湖北岸,风景优美的维薇镇定居下来。从定居瑞士起,卓别灵就着手撰写回忆录。50年代末完成了40万字的《我的自传》,他以惊人的记忆回忆了自己艰苦奋斗的一生。

60年代和越战的来临,使卓别灵在美国的命运再度被改变。1963年,他在纽约组织了自己的电影节。1972年,他在奥斯卡有史以来最热烈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起立鼓掌声中,接受了美国电影学院颁发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1972年造访美国期间,83岁高龄的卓别灵说自己早已放弃了激进的政治主张。

1977年12月25日,88岁高龄世界杰出的喜剧大师与世长辞了。

舞台生涯

1894年,卓别灵5岁时在伦敦的大剧院代替他的母亲首次登台表演。他小时候曾生过一场大病,数星期躺在病床上,晚上他的母亲在窗前给他表演外面发生的事情。1900年他的哥哥为他在伦敦竞技场上演的哑剧《灰姑娘》中扮演一只戏剧性的猫的角色。1903年他获得了一个新角色,不久他获得了他的第一个正式角色,扮演《舒洛克福尔摩斯》中的一个报童。直到1906年他扮演这个角色。此后他在一个杂技团里工作,次年在弗莱德卡尔诺(Fred Karno)的喜剧团里扮演小丑。

与奥斯卡金像奖

卓别灵两次获得奥斯卡荣誉奖。1929年5月16日奥斯卡金像奖首次被颁发时还没有今天的投票程序,而且各项奖励之间的区别也非常模糊。卓别灵本来因他的电影《大马戏团》被提名为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喜剧导演,但后来他的提名被撤回,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决定因他在《大马戏团》片中在表演、协作、导演和制片各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和天才,而授予他特殊奖。

44年后,卓别灵于1972年末凭他对“本世纪的电影艺术所作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获得了第二次荣誉奖。卓别灵重返美国,除了获奖外他还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历史上最持久的起立致敬,在明星群聚的会场内观众起立鼓掌长达5分钟。

政治争议

卓别灵的政治观点始终倾向左派。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他的政治见解相当缓和,但是在1940年代的美国,许多人认为他的政治观点是非常极端、非常危险的。在大萧条前,卓别灵的无声电影的政治性不强,他的流浪汉角色只不过是贫困,有时与法律发生冲突。卓别灵1930年代的电影就非常政治化了。《摩登时代》描述了工人和穷人在工业社会中的不幸状态。1940年的《大独裁者》最后的一段演讲批评了爱国民族主义受到了强烈的反对。1947年的《凡杜尔先生》使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批评资本主义,在许多美国城市里发生了抗议这部影片的事件。1957年卓别灵在欧洲拍摄了《纽约之王》,使用幽默的手段来讽刺5年前导致他被迫离开美国的政治迫害和人心惶惶的多疑。拍了这部影片后,卓别灵丧失了拍公开的政治性电影的兴趣,他说喜剧演员和小丑应该不具政治性,应该“站在政治之上”。在麦卡锡主义时期,他被指责从事“非美行为”,并怀疑倾向共产党。

自传式影片

《舞台春秋》剧情讲述卡维罗曾是伟大的喜剧演员,但沦落为酒鬼。一天,他发现隔邻的女孩安布罗斯企图自杀。安布罗斯是个芭蕾舞演员,因患了风湿不能再跳舞了,故萌生了轻生念头。卡维罗尽心地照顾她,用自己的喜剧天赋打消安布罗斯自杀的念头……本片的主题曲为卓别灵制作,旋律优美动人,扣人心弦(此曲并被改编华语歌曲《心曲》,有李香兰演唱)。此片为卓别灵执导的自身写照,是一部情感交集,有血有泪的佳作。

他的特征:

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中。这一形象成为卓别灵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二十余年。

美国生涯

卓别灵是于1912年10月2日随同卡尔诺哑剧剧团进入美国的。当时卡尔诺哑剧剧团的成员还包括斯坦劳雷尔,卓别灵和劳雷尔在旅店里分享一房。后来劳雷尔回到英国,而卓别灵则留在美国。当时电影导演麦克塞纳特看到卓别灵的表演后便雇用卓别灵。卓别灵在那里与喜剧演员玛布尔诺曼德合作。1914年到1923年间,卓别灵拍摄了大量的短片,以精湛的哑剧技巧、完美的银幕形象成为闻名世界的喜剧演员——事实上他可以说是第一名世界级明星。卓别灵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这样他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电影。

第一部有声电影

卓别灵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是专门针对希特勒和纳粹主义所制作,并于美国放弃孤立主义参战的前一年发表。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这部影片的诉求相当大胆。它生动地写明纳粹主义的丑恶,并塑造一个生动的犹太角色,描写他遭受到的迫害。卓别灵在这部电影中同时扮演了一名类似(包括面目形状上的类似)希特勒的纳粹独裁者和一个受纳粹主义残酷迫害的犹太理发师。

抗拒有声电影:

卓别灵一直抗拒有声电影,他认为有声电影破坏了电影艺术,当然,由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有些观点不免带有局限性,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卓别灵不愧是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电影明星。

最后一部影片

1962年,卓别灵接受了英国牛津大学授予的荣誉学位。1967年,在定居瑞士期间,他拍摄了生平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该片由马龙白兰度和苏菲亚罗兰主演,但上映后,却没获得意想中的成功。

最后一部无声片

《城市之光》是喜剧大师卓别灵拍摄的最后一部无声片,对艺术始终怀着虔诚之心的卓别灵不惜报废数万米胶片,几个主要场面甚至修改了数十次之多,其结果印证了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真理。影片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乃至大半个世纪之后依然是电影艺术殿堂中的奇葩。

一生想过

浪漫生活

卓别灵是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电影明星。他最大的贡献是他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升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他以独特的喜剧艺术表演风格和辛辣的讽刺,尖锐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一生主演过八十多部影片,他的喜剧性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又使人笑后感到泪水的苦涩味,充满了对受压迫受欺凌的人们的同情。在这部自传中,反映的不仅是一部电影史,更有价值的是他对有关电影艺术的见解。

主要作品年表:

美国 1915《流浪汉》

美国 1917《安乐街》

美国 1918《夏尔洛从军记》

《狗的生活》

美国 1921《差利与小孩》

美国 1923《巴黎妇人》

美国 1925《淘金热》

美国 1928《大马戏团》

美国 1931《城市之光》

美国 1936《摩登时代》

美国 1940《大独裁者》

美国 1947《杀人狂时代》

《凡尔杜先生》

《杀人的喜剧》

美国 1952《舞台春秋》

美国 1963《三十欢乐世界》

英国 1967《香港女伯爵》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49 PM
重回大海啸现场(下):苦难 令他们更坚强! 2007/12/29
●报道/图:陈品洁



第二次去亚齐,心情是五味杂陈的。


三年前,我跟一个非政府医药救援组织马来西亚环球和平组织(Global Peace Malaysia)到那里赈灾,当时看到的是绝对的毁灭。

三年后,我跟大马医药援助组织(Mercy)旧地重游,看到的是耳目一新的场景。

归途中,我指着之前拍到的照片问朋友,“下午我们经过的城市是什么地方啊?”“班达亚齐。”我惊叫:“怎么改头换面了!”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庆幸可以见证豁然开朗的全新风景。

2004年一场“世纪灾难”让亚齐和斯里兰卡成了两个最受全球关注的重灾区,前者一度被形容为“死亡之城”。

经过国际救援组织和亚齐人民3年的努力,亚齐已逐渐恢复昔日面貌,碧海白沙、椰风摇曳的美丽亚齐,指日可待。

这个位于印尼苏门答腊最北端的地方,因一场百年不遇的南亚海啸而使三分之一的人口蒙难,四分之一的城镇被毁,靠海村庄无一幸存,繁华城市沦为地狱。

这个素有“麦加走廊”之称的地方,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东南亚的起点,不论经过多少个世纪、多少的战争、多大的灾难,仍保留着浓厚的宗教氛围,90%人口是回教徒,包括政府公务员。至于华人则有6千多人,多数信奉佛教。

忘却过去重新开始

亚齐人每一天的生活,都从晨祷开始。那一场海啸,政府有1千多名职员蒙难,包括原任市长。

亚齐人长期经历战争的痛苦,从荷兰、日本到争取独立,失去家庭、丈夫、妻子,孩子对亚齐人来说习以为常,苦难令他们变得更坚强。

海啸之后,亚齐人不是忘却过去,而是重新开始生活。罕见的大规模灾难造成巨大的伤害,重建工作艰巨而复杂,不论是亚齐或是其他社会,都不可能快速从中恢复过来。

或许是热带人民特有的乐天知命,也或许是宗教的原因,亚齐人说他们不恨大海,因为生活仍要继续,太阳每天都会升起。

22万性命换来警觉

灾难已成记忆,生活还要延续。每天黄昏,忙碌了一天的班达亚齐市民,会来到受灾最重的Ulee Lehee海边,静静地守着这片废墟,静静看着那神秘的大海,思念亲友。

灾难所带来的心灵创痛没击败坚强的灾民,面对难以预防和抵挡的突发性灾难,人类虽然显得不堪一击,却也展现坚毅的心志,以及强大的建设能力,世界各国沿海地区几乎都布满了警报塔,一有任何地动山摇,即警钟大响。

那是用22万人的性命所换来的警觉!

大马深藏的隐忧

群岛之国印尼地处太平洋地震带,每年所发生的大大小小地震数以千次,间接成为世界海啸警报系统的“源头”。只要印尼发生地震,多个国家的海啸警报系统就会立刻启动,身在赤道地带的非地震国家,心中也紧紧挂着一面警钟,每一个人都不愿惨剧重演。

越来越频密的地震和海啸,连带影响邻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只要印尼一地动山摇,大马与新加坡居民总会感受到余震,紧急疏散。

深藏的隐忧是,印尼地震的震源从苏门答腊南部移往中部,越来越接近大马半岛的巴生谷地带,尤其今年9月中旬连续3次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罕见情况,大马气局地震组预测大马未来将持续受到影响。

后记:亚齐因祸得福

重回现场时,马来西亚并没有直飞班达亚齐的班机,去那儿必须由棉兰转机。

在大海啸之后,亚齐与印尼政府长久以来的政治瓶颈有了突破:2005年8月15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和“自由亚齐运动”的代表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签署和平协议“谅解备忘录”,结束了亚齐地区从1976年开始的武装冲突。这是因祸得福的好现象。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世事可在尽头转弯处有豁然不同的全新风景,那么,牺牲的生命在天之灵也安息了?

2007年国际海啸/地震事件

◆2007年4月2日:位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海域于大马时间凌晨4时39分左右,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引发高达3至5米的海啸,摧毁13个村庄,灾区通讯中断。8分钟后发生里氏6.7级余震。

◆2007年7月6日:距离日本东京西南2千公里及马来西亚沙巴山打根以东3千400多公里的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发生6级地震。

◆2007年8月15日:秘鲁发生里氏8.0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500人。

◆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南部于晚上7时10分发生8.2级大地震,邻近国家如新加坡和大马陆续发出海啸警报,大马半岛西海岸各州人民皆感受到余震,北马吉打州有2千居民漏夜逃至安全地区。

◆2007年9月14日:印尼苏门答腊各地发生威力强大的余震,大马半岛的霹雳州多区地陷,居民纷纷疏散到露天安全地点,东非和澳洲也发出海啸警报。

◆2007年10月31日:美国位于太平洋战略要地的自治邦北马里亚纳群岛发生7.2级地震。

◆2007年11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先后发生里克特制6和5.7级地震。

◆2007年11月14日:智利北部先后发生7.7级及5.7级余震,3天后发生6级地震,远在千里之外的圣地牙哥也感受到震动。

◆2007年11月25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发生6.2级地震。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0 PM
来一碗金丸、银丸 细说冬至 2007/12/22
●整理报道:陈绛雪/摄影:冯慧薇



关于冬至,很多人都懂,知道这一天是象征团圆的日子,吃汤圆,人团圆,但也有很多人对于这一个民俗传统节日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他们更重视的,如何去筹划接下来仅隔3天的圣诞节狂欢节目。


关于冬至的习俗,知道的人会纳闷何以长辈与媒体,一再重复同样的应节话题,一再“翻炒同一盘冷饭”,但是,有些民俗与传统,还是得一再重述,一再教育,让每一代的人都能了解自家老祖宗所流传下来的文化内涵。

最重要的是,提醒那些离家已久或甚少归家的游子,记得回家团圆啊!

冬至是华人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华人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等,每年落在阳历12月22日或23日,其由来与历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世界各地华人至今依然承袭着“冬至大过年”的传统观念。

从阴阳学观点阐述冬至,这一天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从天文学的角度则明确指出昼夜长短变化的依据,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这一天,太阳直射逐渐北移,白昼时间渐长。

南北方不同庆贺食俗

老祖先有云: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早在汉代时期,冬至就被列为公定节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2千多年后的今天,大部分的华人家庭每逢这一天,依然有吃汤圆的习惯,一些地方的华人家庭甚至把汤圆分为红、白两种,按老一辈人的说法:不吃金丸(红汤圆)、银丸(白汤圆),不长一岁。

华人从古至今对冬至一直很重视,《汉书》曰: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晋书》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今天,北方地区的人还保留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的人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面线的习惯,各个地区也在这一天祭天祭祖。

冬至历史知多少

冬至的历史源起可追溯至2千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当时中华民族的老祖先已懂得使用土圭观测太阳,观测冬至的到来,在一年廿四节气当中,冬至就是最早制定出来的节气。

◆周朝

按史书记载,在周朝十一月里的“冬至”节,比后人夏历的岁首“过年”还受重视。周朝时期的冬至就曾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盛典礼俗,这一天,皇帝要在城外荒郊处边表演乐舞,边进行拜天大礼,祈求上天恩赐保佑天下太平,丰衣足食。

◆汉代

到汉代时期,冬至被列为“冬节”。《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则吉辰而后省事。在这一天,官府要放假7天,举行名为“贺冬”的仪式,民间百姓则穿新衣,备饮食佳肴,外出的人要回家过冬节,以示年终有所归宿,全家和谐团圆。

◆唐宋

贺冬之俗到了唐宋时期更为热闹。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朝廷大朝会,庆祝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3日之内,店肆皆罢市,谓之像过年。

◆清朝

清朝时期的宫廷王府及民间盛行祭天、祭神、祭祖3种礼俗。自明朝永乐年间,北京城南修建天坛后,历代皇帝在冬至都要亲自率众大臣,到天坛内的“圜丘坛”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称为“国之大典”。

老北京时清代的满族官宦人家,还延续着原在关外长白山时的祭神祭祖的民族风俗,不论是宫廷还是王府内的祭祀,都仍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乾隆年间还颁布过《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规范,冬至时宫廷及王府的祭祀,都要依据此典。冬至日时紫禁城里的坤宁宫,王府里的家庙或神殿祭祀时,要面向神祖画像叩拜,然后要祭祀殿外的“祖宗杆子”或神龛,不忘祖先恩德,并祈福迎祥。

另外,冬至日有“观兆测年”之俗,农谚有“冬至三九则冰坚”、“冬至有霜年有雪”、“冬至多风寒冷年丰”等,农家观天象气候变化,以预知来年的好光景。喜欢学武术的少年,要在冬至这天拜师学艺,古时称为“看冬”之俗。

除了汤圆,冬至还吃……

经过数千年的演化,中华民族自有一套独特的节令美食传统,不论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狗肉、羊肉等,都成冬至节令食品,还有许多民间传说,伴随冬至食俗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汤圆

流传至今最盛最广的冬至习俗是吃汤圆,这项传统在江南尤为盛行,以糯米粉制成的圆状食品,内含赤豆制成的豆沙,加上芝麻晕油等作陷,与赤豆有相似起源,但后来逐渐引申到“团圆”、“圆满”之意,合家同吃含有家庭幸福的祝愿,古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馄饨

相传汉朝时,边疆常受北方匈奴来犯,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贺屯氏两个十分凶残的首领,最令百姓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合名为“馄饨”,恨以食之,祈求战乱平息,天下太平。由于最初制成馄饨恰好就在冬至,因此后来家家户户就有了吃馄饨的习惯,南宋时期,临安人也在冬至吃馄饨,同样包含对异族的憎恨与祈求太平的意义。

◆饺子

这一项冬至食俗源自河南人,亦称“捏冻耳朵”,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原为医官,告老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的冬天,眼见南阳百姓饱受饥寒之苦,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于是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及一些驱寒药材等,一起放进锅里煮熟后,捞起来剁碎,用面包皮捏成耳朵状,再放进锅里煮,制成“驱寒矫耳汤”给百姓吃,冻烂的耳朵因此而治好。后来,每逢冬至南阳人便模仿制作“捏冻耳朵”吃,开始流传“冬至吃了饺子不冻人”之说。

◆狗肉

始于汉代时期。据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由于狗肉性热,所以浑身发热,头上冒汗,于是大赞“冬至吃狗肉真好!”从此在民间形成习俗。中医认为狗肉、羊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在冬至及大寒节令吃这类滋补食品补益身子,来年精神抖擞,身强体壮,这也演变成冬至进补的习俗。

◆吃火锅

吃肉火锅的习俗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非常盛行,许多富家子弟、文人雅士自冬至起就会饮酒吃涮肉火锅,一些人每逢九日则相约九人,一起饮酒吃肉,旧京时称“九九酒肉”,席间要摆九碟九碗,成桌酒宴时要用“花九件”(餐具)入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旧时称“消寒会”,故冬至也称“消寒节”。

◆赤豆粥

在江南水乡,一直流传着“冬至之夜吃赤豆粥”的习俗,根据古代传说,南方部族首领共工的儿子很不成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变成疫鬼仍继续残害百姓,因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煮吃赤豆粥,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这种赤豆粥后来被称为“冬至粥”,除了赤豆,也加入红枣、核桃肉等食材,补益身子。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0 PM
重回大海啸现场·上: 亚齐恶梦中惊醒 2007/12/27
报道●陈品洁


2004年12月26日,南亚大海啸吞噬了亚齐逾16万人的生命,57万人流离失所。


接近3年后,大马医药援助组织(Mercy)带着媒体回到亚齐,见证交棒仪式,象征救援及重建工作已告一段落。

一整天的采访工作极为顺利,不料,在最后一刻——机场,我们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整个氛围,都变得那么彷徨、无助、不在掌控范围内……

我们的任务原是周五晚上抵达棉兰,翌日一早从棉兰飞往亚齐采访,傍晚从亚齐飞往棉兰,再从棉兰转机回马来西亚。根据预算,这总共要两天一夜。

我们的时间计算得很好,早上战战兢兢从棉兰乘坐亚当航空(Adam Air)的班机到亚齐,马不停蹄地走访3个重建计划和移交仪式后,我们“速战速决”,抵达亚齐机场时还有半小时休息、更衣洗脸。

一早,负责人便告诉我们,在棉兰转机回马的时间只有40分钟,行李最好不要托运,且千吩万咐道:“要快要快”。讵料人算不如天算,当地飞机抵达时,已慢了半小时。看着飞机停留在远处,机场人员却很官僚地不让我们步行登机,还要限制大家站在原地,心急如焚地等待慢条斯里的机场巴士。

赶不及乘搭班机

抵达亚齐时,我们拎着行李奔跑出境处,再吧嗒吧嗒地入境时,只有5分钟办理登机手续。33人66只眼睛,眼巴巴地看着班机非常准时地飞走了,只差没向我们眨眼示意。

当时已夜幕低垂。下一班机是第二天,来也未必有空位,二来最后一分钟购票,每人要多付800多令吉。既然无法飞,除了在机场像难民般打地铺外,便是在棉兰投宿了。可是,三更半夜连兑钱庄也关门了,黄金时间许多酒店又爆满,整票人该何去何从啊?

感同身受海啸苦……

如今,我们卡在机场进退维谷;所谓“出外靠朋友”,大马医药援助组织获得驻棉兰的协调员的奔波协助,终于帮大家找到一间不知是什么“星级”的旅舍。我们是挤在几辆四驱小卡车后面,摇摇晃晃险象环生地抵达旅舍的。虽然冷气轰隆隆,空有声音却不太起作用、没有洗脸盆,刷牙需蹲在马桶旁、马桶又无盖无厕纸、床摇摇欲坠、门锁不好、衣橱好像很脏、外头汽车叭叭响个不停,可是,总好过露宿机场喂蚊子。

不幸的是,一整天在亚齐跑动,似乎大海啸发生后般的尘飞土扬,又热又潮湿的亚齐下午又洒了一阵急骤雨,加上舟车劳顿超过14个小时,我的生理时钟调适不过来,中了风瘼,全身一块块像被群蚊叮过一轮的斑,奇痒难当。这是个人问题,至于其他人,原本准备两天一夜的衣物,却因需要多留一晚而衣物短缺,夜已深,既无处也无钱采购,唯有肮肮脏脏、狼狈地熬到天明。

精神、生理、心理的不济,大家说有多惨就多惨!

国泰民安的今天,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便不是问题;翌日,马航将我们“完完整整”的带回人间乐土——马来西亚。我们只不过受那一点点的苦,就觉得那么“凄惨”,不敢想像大海啸时,那些灾民眼里哭出什么来?

仿佛回到过去……

时光倒流,像是化石上刻印的一鳞半爪,为被遗忘的历史作见证,我们仿佛回到3年前的印尼大海啸现场,海水张口猛噬,个个摇身一变成了难民。飞机误时、舟车劳顿、下一班机飞走了、需大排长龙买票飞往目的地,海啸又随时卷土重来……

2004年,印度洋发生大海啸不久,我随马来西亚环球和平组织到亚齐赈灾兼采访。除了每晚在一位居民家开设诊疗所外,白天,我们坐着四轮驱动车纵南走北到海边看病、派药,看到叫人伤痛得不能再伤痛的火舌舐食的骨岳血海、腐臭混乱的枯木死灰、夷为平地的大树豪宅以及路边一具具的尸体——很有尊严地用白布或黑帆布包裹着,等待络绎不绝的大卡车运走。

当时,脑海不断浮现同事的形容词:“从高空俯瞰亚齐,整块地面像被活生生剥下皮来的血淋淋。”

在那里逗留了一个星期多,看到的尽是毁灭,还有坚强、守望相助又辛勤劳作的亚齐人,心情极度伤痛、沉重。过客终究是过客,存活下来的仍然须走下去……

3年后的灾场……

2004年12月26日大海啸吓呆了南亚,死亡人数超过16万人,57万人流离失所。

马来西亚医药援助基金会是第一个抵达斑达亚齐的国际救援组织,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它为灾民提供了急救、主要卫生设备、心理辅导,以及重建工程,包括诊疗所、住家和孤儿院。

它在印尼16项赈灾与重建工程,总共斥资2千300万令吉。除了亚齐,它也为尼亚斯岛重建两个医药中心,以及为他们的西图里山(Gunung Sitoli)主要医院构建蓝图,并且建造了妇产科和儿科部。

重回现场时,我们大清早从棉兰飞了45分钟抵达亚齐(车程需10至12小时)。

甫抵步,我们赶去见证大马医药援助组织资讯中心兼行动室开幕礼,再直落国油赞助建造的赛瓜拉大学护士系大楼移交仪式。午后,又驱车出席卡依古易(Kayee Kunyit)孤儿院开幕礼。

在资讯中心,我们看到热情的人民;在赛瓜拉大学护士系大楼,我们看到明眸皓齿的大学生;在孤儿院,我们看到天真羞涩的小朋友。为了表示关怀,我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花在附近的小杂货草屋,买了一大包零食交予校长,让他日后分给孩子们。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0 PM
太阳的秘密(下篇):太阳“死”了 我们怎办? 2007/12/08
●报道:陈绛雪/摄影:戴甄琳(部分照片由astro及AETN提供)



从地球开始有生物以来,人类对于太阳,最基本的认知只是处在“生命能量”的阶段,很多人都以为,太阳是不死的火球,炙热的烈焰将永恒燃烧。


试想……如果有一天,太阳的生命燃烧殆尽,渐趋黯淡冷却时,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地球,该怎么办?

浩瀚宇宙中,生命始终摆脱不了既定的生死定律,谁能说出一个永恒的证明?

曾经以为拥有不死生命的太阳,原来只是初期的误解,太阳系中最大最强的能量供应体,只是宇宙中的平凡一员。有人开始想象甚至预言世界末日的到来,能不能想象若太阳的生命已到了尽头而地球仍在时,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天文学家认为,太阳不会是在突然的爆炸中灭亡,而是自然地死亡。这股左右地球万物生命及气候变化的能量一旦消失,所有的一切,也都将跟着产生无法预料的变化。

Rob Britt说,太阳若作古,能源消失后,对于地球的影响,尤其地球上的通讯系统,实在没有人能预言,而那是最可怕、最不敢想象的事。

具100亿年寿命

“所有的能源、能量、吸力,都将消失殆尽,世界除了陷入全然的黑暗,所有的通讯系统也都将终止,一切的科技发明都将在瞬间化为乌有。”

试想象……若我们突然失去所有的卫星通讯系统、电视讯号及银行转帐服务,同时,整个世界突然陷入黑暗,长达几个小时甚至是几个星期,若所有的一切都无法在短期内恢复正常,混乱与动荡,将离我们不远,何况是太阳骤然的永远死亡?

然,人类还是可以从积极乐观的看待太阳的灭亡,地球的末日。太早陷入全然的消极,只会阻碍未来的研究,大大降低“发现意外”的几率。

几个世纪以前,科学家以为太阳只有6千年的生命,谁能预料到后来的人,却一再意外地发掘更多太阳的寿命,从原来短短的6千年,延长到后来的100亿年,这就是发现、意外。

Jay Pasachoff是这么说的:“太阳的死亡,肯定是最坏的消息,但我们还有50亿年做好面对太阳死亡、世界末日的准备。”

“目前,人类依然能享受太阳所散发的光和热,享受它灿烂的光辉,对于这个最靠近地球的星系核心体,一方面敬畏它的美丽,一方面则小心翼翼地避开它无法预知的愤怒。”

从红变白到黑,需时100亿年……

太阳形成初期,天文学家称之为“主序星”时期,至今已有50亿年的生命,若以100亿年的生命期来说,再过50亿年,太阳将度过一生的黄金岁月,进入晚年期,耗尽核心区域的氢,内部开始收缩,外部则慢慢膨胀,虽然发光散热的表面面积将随之增加,但表面温度开始下降,发热度也大大减低,而此时的太阳,将呈现火红色,成为一颗“红巨星”。

这时的太阳处于不稳定状态,外层大气因受到扰动而膨胀及收缩的脉动效应,其脉动周期和体积大小有关,红巨星的体积越大,膨胀及收缩的周期也就越长。当充满氦的核心区域持续收缩时,温度将随之增加,当核心区域的温度升至1亿度时,即开始发生氦融合反应,三个氦经过一连串的核反应后,将融合成一个碳,放出巨量的光和热,使太阳外层极速膨胀,成为一颗连地球也被吞没的红巨星。

当太阳核心区域不再收缩,也没有多余的热使外层膨胀,太阳将形成白矮星,整个星球越来越暗,最后变成一颗不发光的死寂星球~黑矮星,经过理论上的计算,从白矮星变成黑矮星的过程,超过100亿年,而银河系的形成至今不过100多亿年,因此,天文学家认为,银河系还没有老到足以形成黑矮星的末日阶段。

日冕——中国古代称的“天狗食日”

天文学家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依然不解具恐怖杀伤力的日冕,距离太阳核心那么远,却依然能保持在高温状态,直到科学家近期通过卫星探测更近距离的太阳表面时,真相才慢慢浮现,原来在日冕之下,太阳的表面层层燃烧,翻腾滚烫,就像一壶煮开了的水,沸腾。

日冕是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围,温度高达摄氏100万度至200万度,这个距离太阳最远的光球圈,光线虽然较弱,但温度却比较近距离的光球圈来得高。

美国研究员Craig Deforest指出,这是一位内太阳的氢、氦等源自已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氦原子核,以及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这些带电粒子运动速度极快,以致不断有带电的粒子挣脱太阳的引力束缚,射向太阳的外围,形成了太阳风。而沸腾的太阳表面,其实是一个拥有“超级声量”的地方,科学家相信,这种超级高音贝的声浪与磁场能量,就是日冕温度偏高的关键。

日冕环形态多样

2002年5月1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张日冕环景象的照片。这一壮观景象是因太阳磁场增强并穿过光球层和色球层,影响到日冕层产生的。增强后的磁场控制日冕层的离子流并呈现拱形或环形的管状形态。日冕环形态多样,大多数体积巨大,其跨度往往超过数个地球。

“日冕”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看到,其形状随太阳活动的大小而变化。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日冕的形状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极小年则呈椭圆形。通过X射线或远紫外线照片,可以看到日冕中有大片不规则的暗黑区域,也就是所谓的“冕洞”。

一般的简单说法,日冕就是“月亮遮挡了太阳”的天文景象,也就是中国古代所称的“天狗食日”。虽然月亮比太阳小400倍,却比太阳靠近地球四百倍,因此,当两者处于同样的轨道,与地球直线平行时,太阳暂时“消失”了。

太阳黑子 2011年再度活跃

每隔11年,太阳就会出现一次太阳黑子活跃期,这是周期循环中最混乱的一段时间,地球容易受到太阳风暴的伤害,根据天文学家的预测,下一次的太阳黑子活跃时期是在2011年,也就是4年后。 猛烈的太阳风暴会破坏地球所有主要城市的供电网络,时间可能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无数年,据说会干扰无线电、影响飞机导航系统与卫星电话,使卫星故障。

1859年,强烈的太阳风暴袭击地球,美国与英国电报线路短路,造成火灾,远至罗马与夏威夷都可见到原本只见于极地的绚丽极光。

爆发毁灭性的灾难

但144年前的太阳风暴更强大3倍,不过,当时的社会并不仰赖卫星传送电视画面,也没有自动提款机及供电网路,所以不会注意到太阳风暴所造成的影响。

Larry Combs提出一项疑问:若假设已死亡的太阳再生,届时的地球是否还会面对同样可怕的太阳风暴?答案是无庸置疑的,而且,相较于1859年太阳黑子所引发的天灾,新灾难是具毁灭性的。

Larry Combs则形容“若届时有人类,整个社会、男人、女人、儿童都将掀起涟漪式的反应。灾难就像难以预测的台风,当科技失去预测的能力时,人就会像太阳黑子的异常活跃时期,狂躁症爆发,容易出现战争、贸易摩擦等各项国际争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会突然骤增。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0 PM
太阳的秘密(中篇):太阳发火 地球有难 2007/12/07
●报道:陈绛雪/摄影:戴甄琳(部分照片由astro及AETN提供)



地球上有地震、海啸和台风等自然灾难,太阳也有类似的天灾灾难,而且其影响力足以直接辐射殃及地球,引起一些难以预料的巨大变化,严重的话还会造成惊天动地的悲剧。


太阳所潜藏的火爆脾气,无法预知的灾难爆发,足以影响地球的通讯系统,而人类的卫星、电力系统甚至气候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美国研究员Craig Deforest指出,1989年3月阳风暴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是史上最重大、损失最严重的例子,卫星提前陨落、低纬地区无线电通讯中断、轮船和飞机导航系统失灵、飞行物跟踪识别发生困难、美国核电站变压器烧毁、加拿大北部电网受损等等,引起国际社会的震惊。

◆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

日冕物质抛射是发自太阳的最危险威胁,而如今不知是童年,少年还是老年的大火球,好像不知道它这“嗜好”对地球来说一点都不有趣,而是最危险及恐怖的威胁及灾难,其巨大影响是难以想象的。

这个被天文学家称为“太阳风暴”的巨大灾难,是太阳向外抛射出去的一团日冕物质,携带磁力线的泡沫状气体,速度从最快每秒几十公里到最快的1千公里以上,很大范围的日冕受到扰动,从而剧烈地改变了白光日冕的宏观形态和磁场位形。

日冕物质抛射堪称日冕大尺度磁场平衡遭到破坏的产物,也是太阳大气中频密发生的活动现象,它破坏太阳风的流动,所产生的干扰会直接影响地球,严重的话足以引发悲剧,近年引起太阳物理学家的关注。

早在几千年前,古代天文学家就在日食过程中发现了日冕,而日冕物质抛射则是在空间时代才获得确认,这种动力学现象的早期证据,是在1971年至1973年发射的轨道太阳观测台七号的日冕观测仪提供。

关于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根据美国于1995年发射的“太阳与日球天文台(SOHO)”卫星上的“广角分光日冕观测仪”(LASCO),已观测到大量的日冕物质抛射,并成功摄下2003年10月28日的一次日冕物质抛射,引发“晕状事件”,即整个太阳被指向地球方向的日冕物质抛射环绕,就像给太阳裹了一层膜。

日冕物质抛射通常与耀斑和日珥有关,但即使没有这些过程,也有可能出现日冕物质抛射的现象,其频道率会随着黑子的周期变化。

◆太阳地震(Sun Quarke)

早在1962年,美国天文学家莱顿等人在研究太阳表面的气体活动时,就已观测到一个惊人的事实,太阳就像一颗巨大的心脏,拥有固定的脉动定律,大约每隔5分钟即上下震动一次。

科学家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太阳还有每隔160分钟一次的震动周期,以及从每7分钟到每几个小时一次的多种震动周期,但迄今所知甚少。

近年来,世界多国的天文台对“日震”进行联合观测,观测网分布于美国、西班牙、印度、中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等等,进行更深入的太阳自转、太阳磁场起源、太阳活动规律等研究,以揭示更多的宇宙奥秘。

◆太阳海啸

2006年12月,美国新墨西哥州国家太阳观测台宣称天文学家利用最新式的太阳望远镜原型观测到大规模的“太阳海啸”,并模拟出海啸爆发时的高清晰视频,视频显示出太阳表面的滚滚巨浪是太阳强烈爆发的结果。

根据从事有关研究的科学家所指,太阳表面所发生的大魔鬼爆炸现象极为罕见,其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会在数分钟内波及整个太阳表面,即使是一些非常微小的结构也会受到影响。

不过,从地球上难以观测到“太阳海啸”这种奇特现象,尤其当时正处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低谷,何以会发生那种大规模的爆炸,委实令人费解。

太阳风暴所造成的地球损失

◆1958年2月9日:

地磁暴造成北大西洋电报电缆中断,加拿大多伦多大停电。

◆1972年8月4日:

强磁暴使美国伊力诺伊等州电力电缆中断,导致变成器损坏。

◆1989年3月13日:

强磁暴造成加拿大魁北克区电网停电,短波无线电通讯中断约两个星期;Loran的全球导航系统失常;美国海军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失效;GPS全球定位系统失灵;日本一颗通讯卫星失控;美国一颗卫星轨道下降。

◆1991年4月29日:

强磁暴发生后,美国缅因州核电厂发生灾难性破坏。

◆1997年1月6日:

日冕物质抛射使AT&T公司通讯卫星故障。

◆1998年5月19日:

美国“银河四号”通讯卫星失灵;德国一颗科学卫星报废。

◆日食

日食是发生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所发生的一种天文景象,属于相当罕见的现象,共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及日全环食四种,其中以日全食最为罕见,唯有在月球本影投影在地球表面时,在相关区域的人才能看到这一种相当壮丽的自然景象。

日食必定发生在新月/朔,即农历廿九/三十的晚上、初一全日或初二早上,此时的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不过,由于太阳轨道(黄道)和月球轨道(白道)呈5°9′交角,所以不是每次朔日都会发生日食。

古时候,人类因缺乏天文学知识,对于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心存恐惧,因而产生各种迷信和传说,比如以“天狗食日”诠释日全食,有些将之视为灾难的降临,还会举行特定的仪式,随着天文学研究不断确认的新发现,现代社会早已摒弃这样的迷信。

在中国古代,日食被视为上天的预示或警告,因此皇帝非常关心日食的观测工作,据说在夏朝,羲和因为漏报日食的观测报告而被斩首。由于这样的注重,中国保存了非常完整而丰富的日食记录。

尚保存下来最早的日食记录,可追溯至《诗经.小雅.十月》: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根据统计,若不包括甲骨文中的日食记录,春秋时期到清代统治11年,有记载的日食共985次,错误的仅8次。

汉朝时期,京房发明以盆盛水观测日食,从而避免直视太阳被日光灼伤的危险,此后有用油代水进一步减轻日光灼伤;元朝时期,郭守敬发明仰仪,测定日食时刻。

◆何谓日冕?

日冕是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围,温度高达摄氏100万度至200万度,这个距离太阳最远的光球圈,光线虽然较弱,但温度却比较近距离的光球圈来得高。 (下篇再作详尽解释)

◆太阳的磁场

每一年,太阳周围总会有好几千次的巨大物体撞击爆炸,一般人以为,这类爆炸是源自宇宙核心的核子反应,但事实上乃所谓的“磁力”所致。

自地球成形以来,就只有两个最简单的磁场,即南与北,所以指南针才会是一种简单使用的方向导航器,相较于地球的简单,太阳则有百万至千万个磁场,犹如一个纠缠、混乱的网路,尽管同样被强大的吸力凝聚在一起,但这个火球的自转周期却有两种形式,即25天的赤道期自转,高纬度自转则是35天。

所以美国天文研究员Holly Gilbert说:“太阳的磁场比星系中的任何一个星球还要复杂。”

太阳的磁场来源是一个未解决的难题,当今学说分为两类,一是化石学说,认为现有的磁性是几十亿年千形成太阳的物质遗留下来的,理论计算表明,太阳普遍磁场的自然衰减期长达100亿年,因此,磁性长期留存是可能的。

另一类是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发电机学说,认为太阳磁场是电动物质的运动,使微弱的种子磁场得到放大的结果。不过,以目前的太阳磁场测量工作,只限于送太阳大气,还不能直接测量太阳的内部磁场,只能用理论方法作粗略的估计,有人认为太阳的内部磁场,可能比大气的磁场强很多。

截至目前的研究显示,太阳的黑子、耀斑、日珥等活动现象,都直接受到磁场支配,1908年,美国天文学家海尔登人在威尔逊山天文台测量太阳黑子的磁场,往后的数十年,其他天文台也相继进行这项工作,先后取得巨大进展,理论研究也蓬勃开展,有关黑子磁场结构、太阳活动周的起源、耀斑爆发机制及磁场内谱线形成理论等研究,都有重要的进展。

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发生的基本活动现象,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摄氏4千500度,由于温度较个光球层低,因此看似深暗色的斑点。太阳黑子多是成群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活跃时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巨大影响。

太阳黑子的形成与太阳磁场有密切的关系,世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中国公元前140年前后成书的《淮南子》,在后来的《汉书.五行志》则有更详尽的记载。

很像蝴蝶

1840年代,德国一位业余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黑子10至11年的周期变化规律,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活动,随时间变化的唯独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几乎所有的黑子都分布在±30°纬度内,太阳活动剧烈时,它往往出现在±15°处 ,并逐步向低纬度区移动 ,在±8°处消失。

在上一个周期的黑子还没有完全消失时,下一个周期的黑子又出现在±30°纬度附近。如果以黑子的纬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出的黑子分布图很像蝴蝶,因而称作蝴蝶图或芒德圖。许多专家对蝴蝶图的含义进行了研究,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确定的结论。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0 PM
太阳的秘密(上篇):怒火长烧的大火球 2007/12/06
●报道:陈绛雪



希腊神话中,万神之王宙斯之子阿波罗,是主掌光明的太阳神,为天地万物提供生命的能量;在中国神话里 ,太阳是一种叫做金乌的三腿鸟;还有古代英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解救苍生的传说;中华民族的先民,则将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 科学时代的人类研究,太阳是银河系上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星体,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既令人生畏又受人崇敬的星球。 太阳,是人类有知之年烧不尽的一粒宇宙火球,充满着无尽的神秘,但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有多少秘密。


对于天文学家来说,太阳是唯一能观测到表面细节的恒星。通过对太阳的研究,人类可以推断宇宙中其他恒星的特性,实际上,人类对恒星的了解,大部分都来自于对太阳的研究。

早期的天文学家始终研究不出何以太阳能燃烧出那么强大的能量,甚至持续燃烧数十亿年之久而仍无逐渐冷却的迹象。

19世纪初叶,科学家假设太阳就像地球上的燃料一样,拥有一个燃烧器作为源头,比如煤炭,慢慢地、持续地燃烧,不过,这样的假设,存在许多疑点和矛盾。

美国研究员Craig Deforest指出:“首先在我面前生起一堆火,若要火持续燃烧,则我必须不停的添加木材,否则火可能只能持续一个小时或稍久一些。即使我拥有好像太阳那么大的木材,也只能烧个5千至6千年左右而已,虽然很久,但还没有久到足以维系地球的生物生命。”

持续燃烧30亿年

“即使集合地球上所有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木材,也只不过是太阳几天的燃烧量而已。”

20世纪初,科学家从炭合物鉴定地球上的石头和化石年龄的同时,证实太阳的存在及持续燃烧的高热,能长久维系生命的能量,不过不只是千年,而是30亿年之久!Craig Deforest说:“若要生起燃烧30亿年之久的火,那需要至少9千216立方尺的木材,换句话说,若以地球上的人口分配,则每人可分到153万6千立方尺的木材!”天,头痛的复杂数字!

192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原子的存在,同样拥有正面吸力的原子以极速前进,互相撞击产生高温,进而溶解成高温液晶状态的物体,也因为热度太高,所以原本处于固体状态的物质,燃烧成液晶物质,有关的研究,初步解开太阳成形过程的疑惑。匪夷所思的是,撞击爆炸及溶解成一个大火球的结果,是太阳居然还能保持密实的结构。

致命辐射使生物无法近身

真要追溯太阳的生命起源,必须回到110亿年前的宇宙。当时,宇宙中还没有地球的存在,也没有所谓的太阳系和九大行星,只有一堆小小的物体,慢慢组成了一颗大大的球状物,当它成形时,全身散发火红的热能及致命的辐射,令生物根本无法近身,否则只有一个结果——灰飞烟灭。

最初的宇宙群星之间,弥漫着气体和尘埃或两者的混合物质,科学家相信,其中一种低温、不发光的星级尘云,是形成恒星的基本物质。这些黑暗的星际尘云温度很低,天文学家发现,若没有突如其来的外力,这些尘云将长久飘着,若邻近产生新星爆炸所引发的震动通过尘云时,就会出现压缩的情况,增加尘云的密度至可靠本身的重力持续收缩,也就是所谓的“重力溃缩”过程。

完美的核子大熔炉

大约在50亿年前,一个称为“原始太阳星云”的星际尘云开始重力溃缩,体积越缩越小,核心的温度也越来越高,密度随之增加。当体积缩小百万倍后,即成为一颗原始恒星,核心区域温度也升高而趋近摄氏1千万度左右,这时就会触发氢弹爆炸的融合反应,一颗叫“太阳”的恒星就此诞生。

另一名研究员Holly Gilbert指出,50亿年前的太阳并不稳定,体积缩胀不定,亮度变化也不很规则,直到缩胀程度慢慢缩小,热膨胀力和收缩力达到平衡时,太阳就变成一颗黄色的恒星,开始进入稳定期,稳定地发光发热,其光热可持续100亿年之久,而地球上的生物,在太阳形成10亿年后才出现生命,40亿后,才发展出高智能的生物。

Neil Tyson形容,太阳的核心是一个完美的核子大熔炉,也是太阳系中最热的区域中心,溶解度高达摄氏2千700万度!按照一般的原理推断,太阳的组织结构如此密实,理应是实心的固体,但事实不然,就因为它太热了,所以长期维持在液体状态。

她以桌球的撞击原理加以解释,不论掌握球棍者如何使力,都无法使出足以造成圆球与其他圆球溶解的力道,但太阳的核心却承受着极强大的外来压力及高度的密实度,使得两种物质在互相撞击后,爆炸粉碎进而溶解,这些物质就是氧原子,因巨大的压力使然而猛烈冲撞,形成氦原子,每杪有6亿吨的氧溶解成5亿9千500万吨氦。

“至今研究结果证实,太阳的能量源自核子溶解,这也是太阳持续燃烧及提供生命能量的唯一原因。”

提供生命能量的火云邪神

对于人类来说,太阳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皆靠太阳而生存。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当然也不可能诞生,太阳带来光明和温暖,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气候冷暖的变化,提供各式各样的能源。

老祖先早在千年以前就了解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相对于炙热的太阳,也是同样的原理,表面温度高达3,800,000,000,000,000,000,000兆瓦特(mw)的太阳,既是生命的能量,也是致命的“火云邪神”,其组织微子无时无刻不在爆发,那个路过的星体不小心被击中,那就只能说声永别了。

距离地球很近

科学家经过几个世纪的研究所得,太阳实际上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在广袤浩瀚的宇宙里,其亮度、大小和物质密度,皆属中等而已,只是因为距离地球很近,所以看似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其他更大更远的,则只是一个闪烁的小点。

被赋予牛郎织女这等浪漫神话色彩的银河系内,太阳只是很普通的一员,位于银河系的对称平面附近,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万6千光年,在银河道面以北约26光年,一方面绕着银河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另一方面又相对于周围恒星以每秒19.7公里的速度,朝着织女行星附近方向运动。

太阳的光照射到地球上的光速为8分钟,也就是说,当人类在地球上看见太阳发出的光时,其实那是8分钟之前的事。若要以地球计算太阳的体积,一个太阳相等于100万个地球,一年365天之中的186年,地球北极是阳光照射不到的黑暗角落。

逢星期日播出《宇宙系列》

大马第一位宇航员成功回返后,astro打铁趁热,从11月18日起推出与新加坡A&E电视网络(AETN)联手呈献13集的宇宙系列节目,每逢星期天晚上7时通过555历史频道播出,为公众带来更多有关宇宙的知识与科学家的最新研究。

内容涵盖范围从宇宙的诞生到太阳系列的形成,以及其他更多神秘的星体,直至最后一集的《寻找ET》,让观众深思更多有待探索的宇宙奥秘。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0 PM
為什麼蒼蠅一直搓自己的腳?
我們人類的味覺感受器是味蕾,主要分布在舌背,特別是舌尖和舌的周圍。
而蒼蠅的味覺的感受器在腳上,也就是說,我們人類要嚐味道的話,需要把食物放入嘴裡,但是蒼蠅卻用腳沾一沾,就可以嚐到味道了。
所以蒼蠅停下來的時候,會不斷地用腳四處沾沾,嚐到味道後,又搓一搓,搓去前足味覺器上的髒東西,目的是為了把味覺感受器清理乾淨,把舊的味道除去,然後再沾一沾,再嚐新的味道。難怪我們看到的蒼蠅停下來後,總是走來走去又一邊走一邊搓腳,沒想到牠正在四處品味呢!

為什么吃飽後想睡覺?
通常吃過午飯之後,我們都會感到特別累,想睡覺。原來當我們吃完東西,腸胃因為要消化食物而活動起來。這時身體裡的血液都會集中在腸胃,腦部的血液供應便不足夠了,所以容易產生疲倦想睡的感覺。
怎樣才能夠驅走疲倦的感覺呢?其實我們只要在飯後做一些輕鬆的小運動例如散步,血液便會平均分散到身體的不同部份,腦袋裡的血液也回復正常,便不會再感到想睡了。

誰發明了星座?
大約3500年前,在今天的伊拉克有一片名叫美索不達米亞的平原,上面居住著一群巴比倫人。傳說巴比倫的牧羊人在晚上把天上的的星星,連起來想像成12種模樣,它們有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蠍、人馬、摩羯、寶瓶、雙魚,統稱黃道十二星座,巴比倫人還在石碑上雕刻了黃道十二星座,而太陽每一年則都經過這些星座一次。由此可知古巴比倫人那有「年」的概念了,值得一提的是這黃道十二星座的形象,事隔數千年仍然�'>變,而且還成為西方神話文學的起源。
現代的星座和以前的有什麼不一樣

是誰最先使用望遠鏡看星星?他看到了什麼?
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首先使用自製的折射式望遠鏡,觀察到銀河是無數顆的恆星所組成的,月球表面竟然不是光滑的,而是滿佈著坑坑洞洞,金星竟然會像月亮一樣有圓缺,木星有4個衛星,而且還會圍繞著它轉,太陽表面有黑子,而觀察黑子在太陽表面的移動,使他算出太陽的自轉週期是28天(實際上是25.36天)。

山會長高嗎?陸地會下沉嗎?怎樣證明?
地殼在地球內部構造應力的作用下,引起地殼的一些構成要素相對運動稱為地殼運動,它可以是水平運動、垂直運動或地傾斜運動。因此,山會長高,陸地也會下沉。例如:喜馬拉雅山受到印澳板塊向歐亞板塊俯衝的影響,每年上升的速率達1厘米。沿海城市由於抽地下水的原因,就可能下沉。
地殼形變的速度是緩慢的,測定形變的辦法是用大地測量方法建立各類監測網。監測網有水平監測網、高程監測網和重力監測網等。長期監測可發現地殼形變大小及方向。如在地殼穩定區和地殼形變區布設高程監測網,當發現穩定區和形變區間的高差不斷在增大,就說明形變區在不斷下沉。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1 PM
【转贴】百慕達三角州

百慕達群?u位於美國東岸的大西洋中,它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尖端 ,再加上西印度群?u的東端,所圍成的三角形區域 ,就是著名的 “百慕達三角洲”。自1945年以?� ,在此失蹤和死亡的人數已達1200多人。 不論是船隻或是飛機,經過這片海域都必須格外小心, 因為這些人都是在未知的情況下消失的無影無蹤 。

最早的記錄
歷史上最早記錄神秘失蹤事件的是發生在1840年,一艘法國船隻“羅莎里”號 ?姆▏?霭l航向古巴 ,“羅莎里” 號是當時性能頗為優秀的遠洋船舶,船上載?M了香水、酒�?和其他珍貴物品。在離開法國數星期後,在百慕達三角海域內被英國海軍發現。除了船上物品完好之外,所有船員全部失蹤。此後�?似失蹤事件頻傳。

著名失蹤事件
1918年3月4日,美國海軍“塞克羅普斯”號載著一萬多�?的礦石, 及309名船員整船消失 的無影無蹤, 軍方的搜尋結果指出, 在失蹤的海域?K沒有發現到任何的屍體及漂流物,就好像他們掉進另外一個空間似的。

1932年4月, 一艘英國的大型帆船“伊姆比利克”號被發現漂浮在海面上,奇怪的是船體完好如初, 還保留著剛漆好的油漆, 船上的帆整齊地捲放在一起,而船上所有的船員都不見了。

除了船隻之外,飛機也難逃一死。1945年12月5日,五架海軍戰鬥巡邏機?姆鹆_里達州起飛,當時天氣情朗。經過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後,機群進入百慕達三角洲海域。突然在基地的無線電傳出不可思意的通話:看不見了。。。。。。方向不明,無法測知方位。。。。。。。 我們身在何處。。。。。我有天旋地轉的感覺。。。。。。四周都是一片空白。。。。。。 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情況很糟, 失去方向了, 連海也不見了。。。。。。。。。 隨後五架便消失了音�? 。

1948年1月29日,一架載客21人的英航四引擎飛機,在飛往百慕達的途中與塔台失去聯絡,雷達幕上也失去了蹤影。而且連一點油污殘骸都沒有發現 。

1960年,一架美軍戰鬥機在眾目睽睽之下,被雲霧吞噬。根據目擊者描述,當天天氣晴空萬里,五架戰機昇空作例行訓練飛行。就在距離海岸約800公尺左右的上空, 機群進入天空唯一的雲堆當中。 就在此刻怪�?的事件發生了, 當機隊穿出雲層時居然只剩下四架飛機了, 基地一陣騷動, 連管制塔台上的雷達幕也找不到失蹤的那一架飛機。 當然, 派出的搜索隊也無法在海上找到任何飛機的殘骸或碎片。

九死一生

當然不是經歷過神秘地區的人都會失蹤 。有許多人是經過九死一生才撿回一條性命。1966年,一名55歲的航海人唐。亨利, 經歷了一場天旋地轉的激鬥。 他駕駛的船拖著另一艘空貨船。下午時分, 突然一陣嘈雜聲驚動了天際, 他發現到羅盤出現不可思意的現象, 它居然順著時針方向旋轉起?恚� 他形容道, 海水?乃拿姘朔綔�?怼� 地平線已看不見了, 海水、天空、地平線全部混成一團, 根本分不清身在何處。 發電機即使在運轉但卻一絲電力也沒有。 拖著貨船的纜繩另一端消失在一片?忪F之中。 一股?姶蟮牧α坷?吨?嗬?耐洗?� 亨利好不容易?碾呾F中逃離。 那條拖繩的盡頭埋入一團?忪F之中, 而周圍的海域卻晴朗無比。 亨利奮力將那條船?撵F裡拉出?恚� 當時就好像有另一股力量在跟他搶那艘船。 亨利還注意到海面呈現牛奶色, 這正是百慕達三角洲特有的奇�?現象 。

1964年11月,也發生一件民航機的驚險事件。 一架邁阿密陽光航空公司的小包機在晚上九點半的時候飛經安德羅?u, 當時高度約8000英呎, 駕駛員是威克力, 他注意到機翼發出淡淡的一層光, 而在五分鐘內亮光越?碓搅粒� 到後?韼缀醵伎床磺鍍x表板, 連窗外的星光也看不清楚。 羅盤也開始不停地旋轉起?恚� 油量指針也?陌�?M跳到全?M。 自動駕駛系統也出了問題,指示飛機向右轉。 儀表板上所有的儀器都?y成一團。 威克力立即關掉自動駕駛, 改為手動駕駛。 不久, 整台飛機都亮了起?恚� 但不是反射的光, 而是飛機自己發 出的光, 那是一種蒙朦朦朧朧的藍色光。 五分鐘後亮光逐?u消失, 所有儀表也都恢?驼?!�

奇�?現象
1963年4月11日,一架飛往紐約的波音707在百慕達三角海域也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 時間是下午一點半, 起飛後20分鐘左右,高度31000英呎, 副駕駛注意到飛機底下的海面發生�?狀, 海水突然升起好像一朵大花椰菜, 他立刻通知正駕駛和機械師,據他們估計,上升的海水直?郊s有半哩到一哩, 高度約為直?降囊话搿� 不久上升的水面逐?u下降。 經過再三的查證, ?K沒 有其他任何不尋常的事件發生, 只有他們看到了這奇�?的現象。

前面提過百慕達三角海域有一個奇�?的現象, 就是所謂的“白水”。 不論白天或夜晚, 海面會出現神秘的白水現象,尤其是在藻海 (Sargasso Sea)區域。 數千年前, 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航行至此就注意到它的�?常, 還留下了文字記錄。 在1492年哥�?布到達美洲時就也和它遭遇過。 他的手下注意到天邊有一巨大的火光落入海中。 就連在地球軌道上的太空人也注意到這神秘現象。 藻海是一片漂著無數海藻的海域, 寧靜的海面給人一種非常不舒適的感覺。 至於為什麼這一海域會聚集如此多的海藻則眾說紛紜。 在白天, 藻海的神秘現象讓人覺得像是灑在水中的奶水, 而在夜晚, 卻又變成奇�?的海底光條。 許多人在晚上航行至此, 發現海面以下有神秘光線晃動, 甚至呈放射狀向四方散去, ?K不停地轉動著, 而導致電力設備失去動力而停擺。幾乎所有在百慕達三角洲有恐怖經歷的人都曾見過這神秘的“白水“現象 。

驚人的發現
1977年4月7日,中央日報轉述了一則法新社的新聞說,科學家在百慕達三角海底發現了一座巨大的金字塔。作家查爾斯。 伯利�?(Charles Berlitz)是專門研究百慕達三角的作家。在一次親自採用聲納探測活動時,居然測得水深470英呎處有一巨大物體。根據聲納測量結果,該物體居然是一個高約450英呎,每邊長520英呎的巨型金字塔,比現今最大的古夫王金字塔還高。 該金字塔頂端還有疑似神殿般的建築物,而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兩座金字塔居然位於同一緯度上。到底是什麼人建造了這座神密的海底建築物呢?它和神秘的失蹤事件又有什麼樣的關聯性呢?


目擊幽浮
除了神秘的“白水”現象, 更有許多不明飛行物體的目擊報告出現。 1973年4月, 德爾曼。尼可上校在海上看到了一個“兩端呈圓形像雪笳“的灰白色物體, 他估計長度約200英呎, 該物體似乎正準備要浮出水面, 顯然它發現了他,而快速?撊胨?e,穿過德爾曼船底後就消失了。 眾多的報導指出,不明飛行物會出現在空中, 海上, 會自水中飛起也會?目罩�?撊胨?校??叶紵o聲無息。 統計所有世界各地的UFO目擊報告, 百慕達三角洲的發生率就高的驚人。難道不明飛行物和失蹤的事件也有神秘的關係呢?

解謎之說
綜合以上所說的各種神秘發現及現象, 是否能夠歸納出一點蛛絲馬跡, 解開百慕達三角洲的謎呢?

?喬靥m大陸說

到目前為止不知聰明的你是否注意到一件事, 就是百慕達三角洲所涵蓋的區域居然包含了北比米尼壁, 也就是科學家認為是?喬靥m提斯遺址的區域。 於是有人推測 , 由於?喬靥m提斯有極高度的文明, 且據記載是毀滅於自己的文明, 所以極有可能?喬靥m提斯人有不為現代人所知的武器系統 (如�?似核?椀臍?缧晕淦鳎?� 或是特殊能源 (如電磁能), 所發現的巨大海底金字塔也許正是?喬靥m人的建築物, 或許它就是一座能量產生?S。 而在?喬靥m大陸沉沒以後, 這些具有磁場或放射能的遺蹟在海水中仍然能產生足以影響現今交通工具電子設備的能量, 於是造成儀表失靈, 羅盤?y轉等不正常現象。 但此說卻無法解釋那些人員失蹤而船舶卻完好的案件。

超時空說

另有一派說法是這些失蹤的航具是在一瞬間掉進了時間的“洞“, 而到了另一個時空之中,所以沒有辦法找到一絲殘頦。 而產生這“洞“的原因正是磁場。 事�?上美國在1943年曾經秘密做過一次�?驗, 就是著名的“費城�?驗“。 美軍在一軍事港口上裝置了?娏Φ拇艌霎a生機, 而船則停靠在港灣中。當試驗開始,磁力機運轉,大家都注意到一輪光芒開始包覆著整艘船。?u?u地船在眾目睽睽之下開始消失, ?V播器中突然傳?砼炆先藛T的慘叫聲。 指揮官下令立刻終止�?驗。 多年後,凡是當時在艦上的船員發生了一些奇�?的狀態。 有的人甚至會在眾人面前突然消失,然後又突然出現。 ?姶蟮拇艌鰰?斐煽臻g的交錯, 產生奇妙的光芒, 這正好符合一些百慕達三角洲的特色? 但果真如此,能量的真正?碓从质鞘颤N呢? 難道又是那神秘的海底金字塔嗎?

不管什麼樣的說法,都只能算是推測,一直到了現在也沒有切確的結果,現在的科學�?管「發達」,卻不能夠解開這些事件的迷團。所以雖然真正的「答案」一直存在著,要揭開這個時空之謎,人�?現在的思想很可能必須要發生一種變革,重新的認識一下自己以及宇宙,才有可能發現這些神秘現象背後「真正」的起因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1 PM
屢有奇跡出現的秦始皇帝陵在7000多件兵馬俑的"護衛"下﹐已歷經了2000多年的風雨。最新的考古勘探與研究表明﹐這個困擾人們多年的中國第一個帝王陵園的佈局之謎已經解開。近日秦始皇陵園的考古發掘又獲新成果。陝西省考古部門歷時四十年﹐對該陵園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考古勘探和發掘﹐目前﹐該陵園的內外城垣狀況已基本清楚﹐其建築巍峨壯觀。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列陣于前

  中新社8月21日報導稱,秦始皇陵園地面上迄今共發現三重相互套合的城牆﹐有外城和內城之分﹐內城之內還有一小城﹐其間散佈著大量的墓區﹑陪葬坑和各類建築遺址。陵園城牆的總長近十二公里﹐城內總面積為二點一三平方公里。

  考古人員的研究表明﹐秦始皇陵園地面內外城垣﹐建制為三城相互套回﹐共開十門﹐平面呈南北向的長方形。經勘探﹐秦陵城牆整個工程非常巨大﹐僅城牆夯土基礎土方的開掘量和回填量就達四十萬立方米。

  大洋網8月21日報導, 專家認為﹐秦始皇陵園就象是一座設計規整建築宏偉的都城﹐面積約2.13平方公里﹐整個陵園佈局一目瞭然﹐可分為四個層次﹐即地下宮城(地宮)為核心部位﹐其它依次為內城﹑外城和外城以外﹐各各主次分明。

  早在40年前﹐考古工作者就對秦始皇陵園進行了第一次全面考古勘探﹐弄清了內外城的構造等﹐獲得了一些基本數據。自上世紀70年代秦兵馬俑發現以來﹐幾代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園內外陸續勘探發掘了數百萬平方米的建築基址﹐600余處各種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墓﹐發掘出5萬多件各類文物。但這個規模空前的陵園仍留下許多謎團。

  "40年來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現在秦始皇陵園的佈局基本清楚了。"秦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秦陵考古專家袁仲一說。袁是1974年參加秦兵馬俑考古發掘的第一代考古工作者﹐幾十年來一直致力于秦陵考古研究工作。

  他說﹕"秦始皇陵園﹐又名驪山園﹐南高北低﹐南北落差達85米﹐是一座南北大於東西的長方形陵園﹐陵園的城垣由內外兩重構成﹐兩座城垣都是呈南北向的長方形﹐相互套合﹐呈南北長東西窄的'回'字型﹐其城牆總長約12公里﹐與西安的明代城牆長度相近。"

  他說﹐陵園核心的核心是地宮。秦陵地宮位於內城南半部的封土之下﹐相當于秦始皇生前的"宮城"。對此﹐《史記》記載其"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情雖然不清﹐但地宮之上確實存在一超出正常值數倍的強汞異常區。

  其次是內城。內城是秦陵園的重點建設區﹐內城垣內的地面地下設施最多﹐尤其是內城的南半部較為密集。地下宮城﹑寢殿及車馬儀仗﹑倉儲等眾多的陪葬坑均在內城的南半部。內城北半部的西區是便殿附屬建築區﹐東區是後宮人員的陪葬墓區。這種佈局清晰地說明﹕內城南部為重點區﹐北部為附屬區。而南北兩部設施的內涵﹐均屬於宮廷的範圍。

  再次是外城﹐即內外城垣之間的外廓城部份。根據考古資料﹐其西區的地面和地下設施最為密集。由南向北依次分佈著﹕曲尺形大型馬廄坑﹑31座珍禽異獸坑﹑48座後宮人員的陪葬墓﹑三組四合院式的園寺吏舍建築基址。東區的南部有一大型陪葬坑﹐試掘方內出土了大批石鎧甲及少數車馬器﹐而"百戲俑"坑則在其南側不遠處。其南﹑北兩區目前尚未發現遺跡﹑遺物。這種佈局說明外廓城的西區是重點區﹐其內涵為象征京城內的廄苑﹑囿苑及園寺吏舍。其與內城相比﹐則顯然居于附屬地位。

  最後是外城垣之外的地區。其東邊除了眾所週知的秦兵馬俑坑外﹐還有98座小型馬廄坑及眾多陪葬墓。其西邊則有三處修陵人員的墓地﹑磚瓦窯址和打石場等。其北邊發現有藏有禽獸肢體及鱉的倉儲坑﹑陵園督造人員的官署及酈邑建築遺址。其南邊靠近驪山則有一寬約40米的防洪堤。

  秦陵考古勘探隊副隊長段清波說﹕"經過兩千余年的歷史風雨﹐除了封土和南部的內城垣仍有局部殘留之外﹐秦始皇陵園的建築幾近蕩然無存。經對東邊的內外城門及其附屬遺址和其它幾處城門基址﹑城垣等進行勘探發掘﹐發現東西兩邊的內外城門皆為院落式建築﹐並伴有三出闕式建築。而尤其重要的是﹐陵園的內城垣是內外兩面皆有迴廊的迴廊式城垣﹐其四角也各有角樓。"

  由於秦始皇時代中國社會正處於大轉型時期﹐秦始皇陵的過渡性與複雜性常常出人意料。秦始皇陵不僅在中國陵寢史上首設陵邑﹑建寢殿便殿﹐並首開大規模修建陪葬坑之風氣。同時﹐秦始皇陵也與秦國曆代王陵的建制有所不同﹐而且秦始皇陵園內一墓獨尊﹐沒有發現皇后陵。

  對此﹐袁仲一認為﹐按照"事死如事生"觀念﹑陵城"若都邑"舊制和"皇權至高無上"新規建設的秦始皇陵園﹐"其陵園佈局已基本清楚﹐雖然考古勘探與發掘往往讓人驚奇不已﹐但又在意料之中"。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1 PM
动物王国的奇闻怪事
※ ※ ※ 转载自〈坚信基督论坛〉http://www.ilovefcc.com/forum ※ ※ ※
有一种蚂蚁,专喝自己孩子的血生活;有一种蝾螈,要靠自己的厚皮养孩子;有一种蛙用眼睛吞咽食物;有一种猴子眼球长得比脑子还大;不能生育的帝企鹅爱从别人那里抢孩子;小小家雀把风流老公的“野种”悉数杀死……动物王国充满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奇闻怪事。近日,英国《独立报》记者就从有关动物的最新研究中搜罗了这样一批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趣怪事实。


        ●小小飞蛾爱偷大象的眼泪

有一种飞蛾喜欢在大象毫不知觉的情况下偷取大象的眼泪。大象眼泪中有盐分、水和少量的蛋白质,是这 些飞蛾最好的食物。而另一种生活在东南亚的飞蛾却没这么 “友好”,它简直是在抢眼泪——它将身体扫过既定目标的眼睛,刺激对方的眼球,逼迫对方产生眼泪供它食用。那些性格较温和的动物:野水牛、牛、鹿、貘、大象都是它无情掠夺的对象。


面象虫

一只雄性动物可以让从未谋面的异性怀上自己的孩子,自然界能干出这等怪异之事的也唯有面象虫了。通常,许多雄面象虫会排着队跟同一个雌虫交配。第一个雄虫将精液喷入雌虫体内,下一个雄虫在交配前先用刺状生殖器将“情敌”的精液扫走,结果不经意间“情敌”的精液就进入第二个雄虫的生殖器。于是,当第二个雄虫跟其他雌虫交配时,“情敌”的种子就撒在了那个未曾谋面的雌虫体内。1/8的雌面象虫受孕是通过这种“代受精”方式。


绿猴

    ●绿猴天生是酒鬼

  生长在非洲草原的绿猴似乎天生就是酒鬼。有的绿猴见了酒就没命,非要喝个一醉方休。根据一项实验研究,1/7的绿猴酗酒成性,每次遇到酒都会喝得烂醉如泥。多数绿猴还算有节制,饮酒后会主动喝一点果汁冲淡酒力。只有1/7的绿猴滴酒不沾。
  
  ●爪哇禾雀最爱听巴赫

  一项研究显示,爪哇禾雀对某些作曲家的音乐情有独钟,比如,相比其他作曲家而言,它似乎最喜欢听巴赫的曲子,对维瓦尔第的喜爱则稍逊于巴赫。


吸血蚁

  ●专吸幼蚁血的蚂蚁

  很多人不知道,蚂蚁也有血液,而且在自然界,有一种蚂蚁被称为吸血蚁,它们专吸自己幼蚁的血。这些母蚁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它们在幼蚁的身上划出伤口,靠吸取伤口流出的血维持生存。

  ●星鼻鼹鼠:1/4秒吃完一顿美餐

  星鼻鼹鼠是世界上进食速度最快的哺乳动物。它的面部有22条粉色触须,每条都可以帮助它找食物。星鼻鼹鼠从找到食物、 抓住到吃下, 时间不超过1/4 秒。

    ●雌河马的胃中物占了体重的1/4

  跟其他反刍动物相比,雌性河马进食的食物比重是最多的。它胃中的食物占了总体重的1/4。

  ●打不死的硬汉——水熊虫

  水熊虫是地球上最名副其实的“硬汉”。这种只有1.2毫米长的小虫,通过自动脱水和进入冻结状态,能够忍受地球上最严酷的环境。有些水熊虫浸泡在液态氦中也能生存,液态氦的温度在零下272摄氏度左右。水熊虫还可以在沸水和纯酒精里生活,还能经受600兆帕的压力,这个压力相当于1万米海底深处海水压力的6倍。

  ●蜘蛛水底结网来呼吸
  
  有一种蜘蛛是在水底生活的。利用遍布全身(包括腹部)的浓密的防水绒毛,水蜘蛛在身体周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气罩,它就呼吸这个气罩中的氧气。

  ●帝企鹅爱从别人那里抢孩子

  有些成年帝企鹅夫妇似乎喜欢“绑架”别的企鹅夫妇的孩子。它们把幼企鹅从其父母处强行拉走,还会跟对方干上一架。

  ●家雀将“二奶”孩子斩尽杀绝
  
  母家雀经常四处寻找跟自己的伴侣也交配过的其他母家雀的巢,把巢中的幼鸟全部杀死,以确保公家雀尽可能把时间用于养育她所生的孩子身上。

  ●贻贝爱吃同族
  
  软体动物的心也是柔软的?不尽然。在一年的某几个阶段,贻贝所吃的70%的食物都是自己同类的幼体。

  ●摩门蟋蟀一掉队就会死
  
  生活在美国的摩门蟋蟀跟蝗虫一样,喜欢群体性的迁移,千千万万只摩门蟋蟀组成的迁移队伍可绵延10公里之长。科学家发现,这种集体大迁移不只是为了觅食,还为了避免被吃掉。一旦一只摩门蟋蟀停下了脚步,就有可能被身后的觅食大军立即吃掉。


豹蛙

  ●豹蛙用眼睛吞咽食物

  
  动物一般都是用舌头和喉咙吞咽食物。而豹蛙则是用自己的眼睛。在吞咽像小蟋蟀这样的食物时,豹蛙闭上眼睛,将眼球缩回体内,缩到咽的部位,碰触到食物,从而将食物推到食管里。

  ●眼镜猴眼球比大脑还大
  
  眼镜猴这种原始的灵长类动物,拥有比大脑还大的眼球。

  ●虎鲸BB出生第一月不睡觉

  小虎鲸和瓶鼻海豚在刚出生的第一个月内,像自己的母亲一样,都是一天24小时不睡觉,不停地游来游去。
  
  ●蚓螈:孩子,饿了,就吃我吧

  长得像蚯蚓一般的蝾螈——蚓螈可谓把母爱发挥到了极至。通过加长上皮细胞,母蚓螈将自己的皮加厚了两倍,以供自己的后代食用。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1 PM
打喷嚏时,我们的面部肌肉要收缩,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条件反射,从而导致我们闭上眼睛。肌体要从鼻子里将异物驱逐出去所需要的压力是很大的,这种压力可以使喷出的气流达到约为150公里/小时的速度。闭眼睛是我们的身体为了保护眼睛而采取的本能反应。

  如果睁着眼打喷嚏,喷嚏的压力就有可能严重伤害泪腺导管甚至使视神经受到创伤。一方面,打喷嚏时要用很大的力量逐出气体,这时支配闭眼的眼轮匝肌也会收缩,因为它与面部肌肉同受面神经支配,于是就会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另一方面,打喷嚏时神经系统要高度集中精力,才能完成打喷嚏的一系列反射,闭上眼睛,可减少外界的干扰,有时想要打喷嚏,正巧有人和你说话或拍你一下,很可能喷嚏就打不出来了。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1 PM
英國宇宙學家馬丁·里在他即將出版的新書《最后的世紀》中預言,地球在未來200年內將面臨十大迫在眉睫的災難,人類能夠幸免的机會只有50%,瀟湘晨報1月12日引述《泰晤士報》進行了詳細報道。

一、粒子實驗可以吞噬地球

粒子實驗科學家通過粒子加速器使粒子達到光速后,互相進行碰撞,來研究微觀世界的能量定律。由于被研究的物質是如此之小,人類也許從不擔心粒子會對人類形成什么威脅。但是最近,一些嚴肅的科學報告指出,在美國長島的粒子加速器實驗或相對論重离子碰撞實驗,可能會產生一個微型黑洞,它將慢慢吞噬地球上的一切物質,包括地球。

二、机器人接管世界

經常有報道稱,計算机的速度又達到了每秒多少億次,一些科學報告甚至認為,到2030年,計算机或机器人將擁有和人類大腦一樣的儲存容量和處理速度,甚至能完全代替人類思考。科學家甚至預言,即使是無意識狀態下的机器人,同樣也能對人類构成威脅。

三、納米机器人

科學家希望通過納米技術的研究,在短期內制造出尺寸更小、速度更快的電腦晶片,而長期的目標則是制造微型机器人,或稱之為納米机器人。它們可以被注射進人的體內,毀滅癌細胞和修補被損坏的人體組織,同樣,納米机器人還能夠通過處理各种化學物品制造出有用的科學原料。然而,据一份科學報告稱,納米机器人能自我复制,將它們穿過的每一樣物質的結构都复制成它們自己,而人類無法阻止這种過程發生。

四、生化武器的危害离人類并不遙遠

在20世紀60年代,隨著抗生素和抗濾過性病原體的發明,人類充滿信心地認為我們已經永遠征服了各种傳染疾病,所有病毒都可以被抗生素殺死。不幸的是,更多的病毒開始轉變它們的基]以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到現在為止,讓醫學家們束手無策的病毒不減反多。

基因工程走得更遠,人類已經可以通過修補DNA改變生物體,用高科技改變一些動物或植物的遺傳基因,人造染色體不久也將被用于醫學和農業科學上。然而,這些善意的基因技術或許也將帶來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人類也許認為自己操作的是一种友好的生物基因,然而它們可能會以某种科學家意想不到的方法毀滅庄稼、毀滅動物甚至人類。生化武器病毒對人類來說是最大的威脅之一,以前它很難被制造,然而目前因特网上的一些生化病毒制造信息卻使其變得十分容易。

五、超級火山爆發

地球上曾遭遇過至少六次毀滅性的火山爆發,相對于這些超級火山的爆發,意大利埃特納火山只是一個小儿科。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地球物理學教授比爾·
麥格在他的著作《走向世界盡頭》一書中認為,下一場超級火山爆發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六、地震引發世界經濟危机

人類無法預知地球是否還會再發生一次類似1923年那樣的東京大地震。在那場地震中,20万人死亡,經濟損失達500億美元。科學家估算,如果人類再遭受一次類似1923年的東京大地震,世界股票市場將如自由跳水,歐洲和美國經濟將徹底崩潰。

七、小行星撞毀地球概率大過彩票中大獎

在地球過去的歷史上,曾經多次被來自外太空的小行星或慧星撞擊過,但這些天外來客由于體積較小,對地球构不成巨大的傷害。然而,科學家認為,一顆直徑超過150英尺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就將成為一場人類的災難。如果一顆這樣大的小行星擊中倫敦,將能使整個歐洲毀滅。科學家通過測算,認為一顆直徑1公里大小的小行星每隔10万年就會撞擊地球一次,這种尺寸的天外物體將會引起全球性的生態災難。而一顆直徑10公里大小的天外物體將會夷平地球,使地球重現6500万年前恐龍滅絕的災難。据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杜肯·
斯蒂爾教授的研究,大約有1500顆直徑1公里大小的小行星已經或正在掠過地球的軌道。

八、熱死地球溫室效應日益明顯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內,地球溫度上升了0.6攝氏度,這直接導致了地球上由風暴、洪水、干旱等引起的各种天災成倍增加。据統計,2000年發生的地球天災數是1996年的兩倍,科學家預測,在21世紀,這些災難數將以6倍的比率增加。最新科學研究結果證明,今年夏季,北冰洋冰塊正在大量融化,這些都將加速地球气候變暖,使未來的人類在溫室效應的熱浪中"漸漸死亡"。

九、戰爭和核武器

自人類發明核武器以來,在核威攝的保護傘下,人類戰爭非但沒有減少,反而似乎增加了。自1950年以來,地球上發生過20次滅絕人性的大屠殺,超過100万人死亡。事實上,隨著美蘇冷戰的結束,人類面臨的核威脅變得更加嚴重。据數据統計,目前全世界有31000多枚核武器,只要千分之一被人濫用,就足以導致人類末日提早來臨。

十、不可抗力

除了以上九种人類可能面臨的威脅外,科學家將最后一种威脅歸之于大自然的不可抗力。宇宙中存在很多未解之謎,而每一种神秘的力量都足以對人類未來命運產生至關緊要的影響。有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哪怕數百万光年以外的一顆超新星爆炸,都將潛在影響地球在太空中的命運。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2 PM
你还在利用节食和运动减肥吗?如果是,你又能坚持多久?事实上很少有人可以坚持下来,因为这两种方法太需要毅力了。最新一期的《读者文摘》列举了多种减肥方法,使你可以利用一些日常小动作达到减肥的目的。

  早上起床的时候,两腿伸直,在不用双手支撑的情况下上身坐起,并尽量向脚的方向屈伸,使你的后背和跟腱肌肉都得到拉伸,保持一会儿,然后缓缓躺下,重复2次以上,这样可以帮助你强健你的背部肌肉。

  多吃些蛋白质,你可以在早饭后和午饭再多吃一个鸡蛋或者一片奶酪,这样可以使你感到很饱,晚饭时就可以少吃一点,晚上少吃更有利于减肥。

  在早晚刷牙的时候,交换着单脚站立,这样可以帮助你锻炼腿部肌肉,对大脑也有好处。

  在你等待水烧开或者需要暂时等待时,做一些类似芭蕾演员的动作,比如,把一条腿向前抬起,保持伸直,坚持一会儿,然后向侧面打开,再向后伸直,做完一套动作后换另一条腿,重复5―10次。这个运动可以锻炼髋关节和股四头肌。

  减少每天食入的热量,比如将全脂奶改为脱脂牛奶。

  每次下蹲的时候,你是否是先将重心前移,然后弯腿?以后在你每次蹲下和坐下的时候,可先将重心后移到脚跟,然后再弯腿,而不要先弯腿。一天中要多重复这个动作,就连上厕所时也一样,这样可以锻炼股四头肌。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2 PM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挥金如土和一毛不拔这两种极端的消费观可能源自于人体大脑结构差异的影响。科学家表示,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享受购物乐趣的区域以及体会付款痛苦的区域。如果一个人大脑中的“享乐区域”特别活跃,那么他很可能会是一个花钱如流水的“大花洒”;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痛苦区”特别敏锐,那么他很可能就是那种斤斤计较的“小气鬼”。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经济学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志愿者进行脑部扫描。

  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志愿者每人发40美元的现金,他们可以用来选择购买一些小家居用品、小电器、书籍或者DVD等。首先,研究人员向志愿者展示一件商品的图片,然后再展示报价,再由志愿者决定是否购买。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监测志愿者的大脑活动情况。结果发现,在作出买和不买两种决定的时候,志愿者的大脑活动存在清晰明显的差异。

  纳斯顿表示,人类大脑的“伏核区”是一个多巴胺感应区,当人经历愉悦体验,例如赚到钱或者品尝到某种可口的饮料的时候,这个区域就会活跃起来。在实验中,志愿者看到心仪的商品时,他们的“伏核区”内迅速活跃,而其中部分志愿者的活跃程度超过一般水平。纳斯顿表示,这部分人往往有更强烈的购物欲望和冲动。而那些“伏核区”不太活跃的人,往往比较节俭。

  另一方面,人类大脑的“脑岛区”是一个感受痛苦的区域。当人闻到不好的气味、看到恶心的画面或者准备承受打击的时候,“脑岛区”的大脑活动就会活跃起来。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当志愿者感觉到商品的价格太高的时候,他们的“脑岛区”出现强烈反应。纳斯顿表示,如果一个人的“脑岛区”特别敏锐和活跃,那么他们很可能是那种比较节俭、不太愿意花钱的人。相反,“脑岛区”比较“迟钝”的人对花钱可能不会太在意。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2 PM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美国微生物学家利用全新分子技术对人类皮肤进行研究后发现,人类皮肤上存活着182种细菌,其中一些只是短暂寄居,而有些则在皮肤上安营扎寨、长期居住。

  在5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纽约大学医学院博士马丁·布莱泽刊登了他的这一最新发现。他介绍说,研究人员已经在人类皮肤上确认了182种不同的细菌,共分为91类,其中大约8%的细菌之前从未被发现过。基于这一数据,布莱泽推断人类皮肤上大概存活有250种以上的细菌。

  研究发现,人类皮肤中的细菌种类随着时间变化而有所不同。有些细菌常年存活在人的皮肤上,约占总数的54.4%,它们主要分为葡萄状球菌、链球菌、丙酸菌和棒状杆菌四类。其余的细菌则都是短期寄居在人类皮肤上。

  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细菌,如放线杆菌等还与其宿主的性别有关。已被确认的182种细菌中就有3种只存活在男性研究对象的皮肤上。

  布莱泽说,人们不必对这一研究结论大惊小怪,也不必感到害怕。细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单细胞微生物之一。虽然有些细菌会导致疾病,但是也有一些细菌对人体有益。

  实际上,细菌长期以来一直存活在人体中,已经成为了人体的一部分。没有细菌,人体也无法正常新陈代谢。它们在人体内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等有益作用。布莱泽补充说,很多细菌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所以他不建议人们总是清洗自己的身体,因为那是在洗掉人体的一层“保护伞”。(刘沛同)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2 PM
在表达保卫领地的强烈愿望时,大猩猩往往使用声音和行为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它会大喊大叫威胁入侵者,还会用拳击或双手轮番拍打胸脯,表示自己维护领地的坚定决心。(资料图片)

  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鸡鸣狗吠,虎啸猿啼,莺歌燕语,蝉噪虫喧……这些都是动物的语言。动物语言种类繁多,千差万别,据说单鸟类的语言就达两、三千种。

  动物的语言听起来很单调,狗吠是“汪、汪、汪”,母鸡叫是“咯、咯、咯”……其实,这些语言各有各的含义;即使同一种动物,在求偶和觅食时发出的音调也不尽相同。例如,春天寻找配偶时,雌猫往往发出一连串哀怨凄切的嚎叫声;但当同狗争食时,猫却会一边吹胡子瞪眼睛,一边发出强烈的抗议声。发现地面上的狐狸时,长尾鼠的叫声紧急而短促;发现空中的飞鹰,长尾鼠的叫声则单调而冗长;一旦飞鹰飞临地面,它就每隔8秒钟报1次警。据说母鸡用于报警的音调有8种之多,同伴们听后能清楚地知道来犯者是谁。

  除了发声的语言外,动物也有不发声的语言,像超声语言、运动语言、色彩语言和气味语言,有的动物甚至同时采用几种语言形式。

  超声语言用超声波进行通讯联系。在漆黑的夜晚,蝙蝠发出超声波捕捉蚊虫;海豚通过超声波与同伴会话、讨论问题——有意思的是,海豚们在会话时个个表现得彬彬有礼,一个在讲,另一个就专心听,不随便打岔。

  运动语言以肢体的运动作为联系的信号。在寻找蜜源时,蜜蜂会根据蜜源的方向和距离的远近,时而跳“圆周舞”,时而跳“8字舞”,时而跳“摇摆舞”,用舞姿指引同伴去采花蜜。

  色彩语言是指利用自身的色彩传达信息。在求偶时,雄孔雀不用甜言蜜语而是以开屏来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从而博得异性的喜爱。

  气味语言是利用身体散发的气味作为联络的信号。有种雌性害虫,在受到伤害时,身上便释放出独特的淡淡气味,以此掩护同伴赶快逃命。据说,单用气味传达信息的昆虫就有100多种。

  动物的语言如此丰富多采,并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好奇和重视。目前,不少科学家都致力于动物语言研究,一门新的学科——生物声学也应运而生,并逐渐地被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例如,国外有的飞机场设立了鸟语广播站,通过播出鸟类的惊恐鸣叫,驱散机场上空成群的飞鸟,使飞机安全起落。有的昆虫学家根据昆虫气味语言的特性,用强烈的气味冲淡害虫的气味,通过扰乱它的行为而损害其繁殖力,以达到减少农业虫害的目的。有人还设想,如果能模仿蜜蜂的舞蹈动作,造出电子蜂打入蜂群指挥蜜蜂的活动,就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蜂蜜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4 PM
鸡也聪明

聪明:会算术、识物和接吻                             转载


  乖乖家在铁西新区北一东路附近住,25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它。


  李大姐说,这只芦花鸡可聪明了,会10多种本领呢!“来,咱表演一下”,李大姐拿出了一张算术题板,上面写着:“8+2=10、9-4=5……”


  只见李大姐一手拿着薯条,一手指着题板上“8+2=10”的位置开始问乖乖,“8+2等于几?”犹豫了一会,乖乖迅速用嘴啄着题板上“8+2=10”处。“真听话,给乖乖薯条吃。”李女士说它最爱吃薯条。


  “再来一次,9-4等于几?”李大姐又指着题板上“9-4=5”的位置问。可这次,啄了两次也没对,李大姐批评了乖乖,乖乖好像能听出主人责备的口吻,它又认真地“算”起来,终于“算”对了。


  接下来的认识动物、水果、汽车、象棋、五官等环节,乖乖样样轻松完成。


  更让人羡慕的是,乖乖和主人的亲近方式——接吻。只要主人伸嘴过去,它就轻轻地啄一下主人的嘴,以示亲密,让人羡慕不已。


  愿望:本事大了就申请吉尼斯


  李大姐说,她平时就把这只母鸡当女儿一样,家里除了乖乖还有两只狗,但她就偏心这只鸡,而乖乖似乎也知道一样,总是欺负两只小狗,在家它就是“大王”。不仅李大姐一家喜欢它,就连左邻右舍也都喜欢,尤其是隔壁的苏大姐,更是每天都来看它几次。


  据李大姐介绍,乖乖是她从市场上花3元钱买来的。李大姐回忆说,“买了五六天,有一次我去买瓜子,掉到地上五角钱硬币,它马上就去把硬币叼了起来,我一看这鸡还真聪明。”


  打这之后,李大姐开始有意识地训练乖乖,五六天里,乖乖就熟练地认识了A、B、C、D四个字母,渐渐地,各种车、象棋、水果等,对于乖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了。


  现在乖乖每天要学习三次,它可喜欢学习了。李大姐说,到这个月28号,乖乖就半岁了,“这以后啊,我还要和乖乖一起学习,等乖乖本事大了,咱也申请吉尼斯,拿个好成绩!”


  专家:条件反射让“乖乖”聪明


  鸡到底是怎么进行算术和认识动物、水果等的呢?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刘明玉表示,这样聪明的鸡还真是不多见。以前有小狗算术,但没听说过鸡也能算术的。


  刘教授表示,其实动物有这样的本领,是要通过训练才能完成的,和人的有意识行为是有区别的。动物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5 PM
耳朵能轻松夹起毛笔


  拥有当今中国头号大耳朵的于伟华用耳朵可以轻松地夹起钢笔、毛笔等物体。

  29岁的于伟华是黑龙江林口人。他两耳的耳廓与正常人没有区别,但耳垂巨大,自然下坠,使整个耳朵明显与众不同。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证书上记载,他的双耳纵长9.6厘米,右耳宽4.37厘米,左耳宽4.27厘米,为目前中国最大的耳朵。于伟华的大耳朵不仅能轻松夹起笔等物品,还能上下活动,非常灵活。于伟华介绍,家里其他人的耳朵都非常正常,只有他耳朵不断增长。对于这双大耳朵,性格豪爽的于伟华说,与众不同就是美。耳朵让我更具亲和力,别人一看就感觉我为人和善。我的耳朵成为朋友茶余饭后的谈资,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我很自豪。于伟华透露,他准备挑战英国的基尼斯,争当世界之最。

  
聪明鹦鹉会叫姨叫叔


  据信息时报报道,在日前举行的广州市第一届“鸟类明星大赛”上,一只来自市民家中的“大绯胸”鹦鹉胜过了几只经过专业训练的鹦鹉,夺得“模仿人语鸟类”冠军。

  “鸟类明星大赛”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鸣春谷一只经过专门训练的白头鹦鹉刚出场就流利地说出“你好”、“发财”、“拜拜”等词语,观众们本以为冠军非它莫属。可是一只来自普通市民家中的“大绯胸”鹦鹉却赢来了全场更大的叫好声,它能够非常清晰流利地用广州话自我介绍,“我叫翠儿,9岁,恭喜发财……”,并且见到中年女性能叫“阿姨”,见到中年男性又叫“叔叔”,同时能清楚叫出其主人女儿的名字。观众见此便不断逗它,而它却一点都不怯场,还友好地与来者“握手”,最终夺得“市民最喜爱的鸟类”、“模仿人语鸟类”两项冠军奖。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5 PM
人一天要睡多少小时?

实际上,各种人群对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0-18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18-5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50-7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时。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应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程度为准。临床实验还证明,如果每天6-7小时的睡眠时间长期得不到保证,很容易引发失眠症。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5 PM
【大紀元記者浦慧恩綜合報導】據《聖經》記載,「挪亞方舟(Noah's Ark)」最後停泊在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但在亞拉臘山(Mount Ararat)山麓的確有一神秘物體。由此,美國一位長期尋找「挪亞方舟」的研究人員稱,那裏可能就是 「挪亞方舟」的遺蹟。今天,通過飛機、偵察衛星等拍攝到的圖像再次引發科學家們對這「遺蹟」的廣泛研究。

挪亞方舟的「遺蹟」位於亞拉臘山西北山麓4,663米處,幾乎完全沉沒於冰川中。一眼望去,人們往往會認為它只是塊形狀奇異的岩石。

據《創世紀》記載,「挪亞方舟」長寬比例為6比1,這個比例與衛星拍攝的亞拉臘山西北山麓神秘物體的長寬比例相近。

美國理士滿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鮑切爾泰勒,13年來一直都在對亞拉臘山神秘物體進行研究,希望找到「挪亞方舟」存在的證據。

泰勒從事國家安全分析工作長達30多年,過去5年還一直是總部設在華盛頓特區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助理。他在接受太空網和「生活科學」網站採訪時欣喜地表示:「只要我繼續推動情報界公開更多的權威圖片,我就對發現挪亞方舟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原來「全球數據」公司首次公開泰勒使用「快鳥」商業遙感衛星拍攝到的亞拉臘山地區的高清晰度照片。除此之外,GeoEye公司的「伊科諾斯」衛星、加拿大雷達衛星1號及美國各個情報部門衛星和飛機拍攝的照片也有助於泰勒尋找「挪亞方舟」存在的證據。

泰勒堅持認為,如果它是某種人造建築和船體遺蹟,那麼就有可能是《聖經》提到的挪亞方舟。」泰勒不斷要求情報界公佈更多近距離拍攝的衛星圖片的同時也表示,將發射的商業遙感衛星並試圖遊說發射衛星的機構讓衛星從亞拉臘山上空飛過。這樣拍攝來的照片將令亞拉臘山更加「透明」。

與此同時,泰勒正向越來越多的專家求助,揭開神秘物體之謎。美國內華達州亨德森SunTek Media Group/RiteImage公司的衛星圖像分析專家羅德弗朗茨就對泰勒的研究進行了分析。

神秘物體 堪比航母

弗朗茨利用用於研究政府和公司遙感數據的工具,已確定了神秘物體的地面距離和大小。弗朗茨介紹,神秘物體正面直徑為 309米,並發現神秘物體的外形似乎一個圓。泰勒也指出,鑑於其長度,「泰坦尼克」號超級巨輪和「俾斯麥」號(二戰時歐洲最大的戰列艦)都在神秘物體面前相形見絀,其規模相當於現代最大的航空母艦。這一分析結果更加令人深信神秘物體是否就是木船,但同時也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如果船真有那麼大,它還可能浮在水面上?

不過美國波士頓大學遙感研究中心主任法洛克埃爾巴茲則完全持另一種態度,他認為首先必須熟悉陽光照射在已發現物體上的效應。斜坡極其微小的改變也會令陰影形狀發生變化,影響最終的圖像判讀。他認為,一直被解讀為「亞拉臘山神秘物體」的物體只不過是具有部份陰影的岩脊的自然地形,上面覆蓋著不同厚度的冰雪。

泰勒希望衛星圖片和自己的研究發現最終能促使一支頂級探險隊前往該地區考察。GeoEye公司負責通訊和市場營銷的副總裁馬克布倫德表示:「對於探險家而言,『伊科諾斯』衛星拍攝到的照片和全球定位系統衛星數據對於任何探險活動而言,都將提供至關重要的證據,這些是研究人員永遠無法從地面觀察、甚至飛機上所能獲得的,是『能吐露實情的視覺麻醉藥』。」

歷史背景

《聖經》記載,為了懲罰不斷墮落的人類,上帝要善良的諾亞找到50個好人,否則將製造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洪災,最後諾亞在時限內找不到50位好人,在得到上帝指點後製造了一條巨大方舟,帶著家人和一些無辜的動物從大災難中倖存下來。大雨一直下了40個晝夜,雨停後,挪亞方舟在汪洋中飄浮了整整7天,最後停泊在亞拉臘山脈。

1919年,俄國飛行員羅斯科維斯基拍下了第一張挪亞方舟的照片,照片中顯示,一個模糊的暗色斑點出現在山頂厚厚的冰層下,因而不少專家懷疑那就是《聖經》中記載的「挪亞方舟」。

1957年,土耳其幾名空軍飛行員駕駛飛機考察亞拉臘山頂,發現這個物體呈船型。

1995年,泰勒對大量衛星成像圖片進行分類,最終發現這是一個長180多米的龐然大物。當時他認為這也許是古老的土耳其要塞,也許是一架飛機的殘骸,也有可能是「挪亞方舟」。

行內分歧

挪亞方舟為何在海拔5,000米高的山麓上?

支持「挪亞方舟」理論的人十分肯定,這就是「挪亞方舟」。實際上也的確存在著一些奇怪的巧合:「神秘物體」距探險家納瓦拉找到的一塊木頭的地方只有幾百米,而那塊木頭位於「阿赫拉峽谷」附近的埃奇米阿津修道院。

而在地質學家和美國中央情報局看來,這可能是在西元1000年左右爆發過的一個火山口,或者由於終年冰川中一塊巨大的冰下滑導致的不正常的積雪堆積。這些反駁意見中人們認為一場洪水不可能淹沒一座高5,000米的山脈。

但是,支持的一方反駁說,大洪水過後的西元前3000年,一些難以置信的地殼構造運動可能將這個山脈抬高了。

如果說《舊約全書》上的文字引發的幾次探險顯然是失敗的,但從基於《古蘭經》關於大洪水的傳說而進行的探險中得到了更多的線索,即使它們尚未有明顯的科學依據。事實上,據這本穆斯林的聖書記載,挪亞方舟可能停泊在土耳其一座被當地人稱為古迪‧達哥的山上。這座山被西方人稱之為朱迪山、哥爾迪雅娜山或尼布爾山,但現代的地圖上對這座山幾乎從未提及。它位於亞拉臘山以南300公里。重要的是,這座山與尼尼微這個考古景點非常近。在那裏找到了一些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上面記載著《吉爾伽美甚史詩》。尼尼微距底格里斯河只有40公里,那個地區經常發洪水。這塊土地在《聖經》中被稱為「亞拉臘地區」。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5 PM
墨西哥钝口螈Ambystoma mexicanum因為「嗚帕嚕帕」的奇特叫聲而聲名大噪,屬於高人氣的兩棲動物。
天然的分布區域在墨西哥市南方,從索奇米爾可到查爾歌附近,距離墨西哥市約30分鐘車程左右。索奇米爾可為一水鄉澤國,是非常有名的觀光勝地,觀光船絡繹不絕地航行在交錯的水路上,為了航行需要水路必須經常疏濬,如此一來,六角恐龙的棲息環境就越來越困窘。白子型六角恐龙受到華盛頓公約保護,不過實際的棲息狀況很不清楚,連當地的照片都很難取得,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親眼到六角恐龙的原生棲息地一探牠們的原始面貌。
六角恐龙是兩棲動物中很有名的「幼體成熟」種(從出生到性成熟產卵為止,均為幼體的型態),幼體終其一生都在水中生活,也在水中產卵。而牠們的野外生活模式至今仍是個謎。中文學名為墨西哥虎螈,俗稱六角恐龙(白子型則稱為金恐龙),屬於鈍口螈科Ambystomatidae,鈍口螈科還包括了數種近緣種在內。
牠們被飼養的歷史已經超過百年,主要作為內分泌等實驗的活體使用,所以有關牠們飼養及繁殖等方面的研究差不多已經完全確立了,如今要見到牠們的蹤影可以到水族寵物店走一走。
多變的體色也是牠們的魅力之一,據說全世界有超過30種種類。常見到有普通體色、白化種(黑眼)、白化種(白眼)、金黃體色(白眼)和全黑個體,普通體色和其他體色個體交配產下的第一子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虎斑六角恐龙。
六角恐龙的四種顏色型態。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6 PM
老師沒教的東西(有趣知識)

a..人類全身上下,最強韌有力的肌肉,竟是舌頭。
b..張開眼睛打噴嚏是不可能的。
c..憋氣自殺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d..每一次妳舔一張郵票的背膠,妳就吸收了十分之一卡路里。
e..右撇子平均比左撇子多活九年。
f..鱷魚無法伸出牠們的舌頭。
g..北極熊都是左撇子。
h..某些獅子可以一天之內交配50次以上。果真是萬獸之王呀...
i..鴕鳥的眼睛比腦袋大;而海星至今還沒演化出腦。
j..跳蚤可以跳過它們350倍身長的距離,相當於一個人跳過一個美式足球場。
k..一隻被摘掉頭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後死亡的原因則是過度饑餓‧所以還是當場立刻打死好
平常不知道的知識

1..長頸鹿沒辦法咳嗽
2..貓頭鷹是唯一能夠分辨藍色的鳥類
3..一隻鯨魚一分鐘心跳只有九下
4..平均來說,一個成人在清晨時,比在傍晚時高上0.4吋, 因為在白天脊椎的軟骨組織容易遭到壓迫
5..我們喝到肚子裡頭的水已經有三億歲了
6..巧克力含有一種稱為苯基的化學物質, 跟你談戀愛時大腦裡頭可以製造出來的東西一樣
7..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可以放大縮小自己的鼻孔
8..英文是所有語言中所含單字最多的,有接近一百萬個, 德語的字彙少於十八萬字,而法語更糟,只有不到萬字..
9..一隻牡蠣的性別會由男變女,此後一生中還會變個幾次
10..艾菲爾鐵塔的草稿藍圖攤開來有超過14000平方呎的面積
11..根據一項1845年由英國通過的法律, 自殺是非常嚴重的罪最重可以處以吊死的極刑
12..在太空中太空人是沒辦法哭的,因為沒有地心引力,眼淚流不出來
13..一隻變色龍的舌頭是牠自己身體的兩倍長
14..最常用牙籤的人是美國人
15..瞎眼的變色龍還是有能力變色來適應周遭環境
16..有百分之二十七的美國男性大學生認為人生是一個沒啥意義的活地獄
17..一個正常人的眼部肌肉一天平均要動上一萬到一萬五千次
18..大象死後還會保持站立姿勢
19..有些昆蟲沒有頭還可以再活上一年
20..達文西光是畫蒙娜麗莎的嘴唇就花上十二年
21..玻璃破掉時,玻璃碎片的時速最高可達每小時三千英哩
22..乳牛聽音樂時可以供應更多牛奶
23..下午摘下的玫瑰比清晨摘下的玫瑰更能持久不枯萎
24..虎鯊的胚胎在母親的子宮裡需經過激烈的搏鬥, 勝利者就是可以活著出生的小虎鯊
25..一隻70磅的章魚可以穿過一個僅一枚銀幣大小的洞因為他們沒有脊椎
26..貝多芬坐著寫歌時習慣用冰水沖他的臉, 他相信這樣可以刺激他的大腦做出更好的東西
27..印尼的竹節蟲是全世界最大的昆蟲,有些光是身長就有一呎長
28..男人身體含有比女性身體更多的血液, 通常一名男子身上的血液可多達1.5加崙,但女子身上卻只有0.875加崙
29..降落傘的發明人把第一次乘坐降落傘的機會讓給了一隻狗
30..一台波音747的機翼長度恰巧是萊特兄弟第一次飛行的距離
31..一隻日本大螃蟹可能長達12呎
32..一隻鯊魚可以偵測到水中僅百萬分之一含量的血液
33..森巴舞的森巴原來的意思是一起磨肚臍吧
34..小孩子在春天長的比較快
35..你知道亞馬遜河流入大西洋的水有多少嗎? 在河流出海口一百英里以內的大西洋,你所喝到的水都還淡水
36..剛出生的小火雞要有爸爸媽媽教導如何吃東西,不然會餓死
37..月亮有八百一十億磅.
38..蝙蝠是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
39..一隻毛蟲身上有超過兩千條的肌肉
40..其實,河馬跑得比人快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6 PM
為甚麼心臟不會生癌?
胃、肝、大腸、睪丸都會生癌,但為甚麼沒聽過有心臟癌呢?原因在於心臟以外的細胞都具有增殖機能,即使受了傷,只要過一段時間就能痊癒,這是因為細胞增殖使傷口癒合,然而心臟的細胞並不會增殖。癌細胞會持續增殖,接著破壞周圍的組織,就是因為心臟細胞不會增殖的關係,所以癌細胞是無法侵襲心臟。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6 PM
人老了为什么头发就会变白?

一般说来,年轻人的头发乌黑油亮,而老年人往往白发苍苍。头发乌黑是因为头发里含有一种黑色素,黑色素含量越多,头发的颜色就越黑;反之,黑色素含量越少,头发的颜色就越淡。随着人体的衰老,毛囊中的色素细胞将停止产生黑色素,头发也就开始变白。 人体没有统一分泌黑色素的腺体,黑色素在每根头发中分别产生,所以头发总是一根一根地变白。一般头发变白都要好多年,但也有少数罕见的病能使人一夜变白发。尽管每个人头发变白的情况不尽相同,但男性一般发生在30岁后,女性则从35岁左右开始。
头发变白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和衰老。忧虑、悲哀、精神受到刺激和一些疾病因素,会使黑色素的形成发生困难。还有一种情况是:黑色素已经形成,但无法运输到头发根部,使头发中所含的黑色素减少,这样乌黑的头发就会一天天白起来。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6 PM
【转贴】鸟为什么会“说话”?

.
  人们常说:“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那么,鸟类真的会说话吗?还有“鹦鹉学舌”这一成语,鹦鹉又是如何学舌的呢?
  
  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高级一些的鸣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并且与它们所模仿的声音条件、地点、时间及不同的个体有关。它们甚至于能学人说话,尤其鹦鹉学说话可以说是十分聪明的。例如曾经有一只鹦鹉,当它看到主人把水瓶拿起来时,就学着水流的“哗啦”之声;当它看到一只蜜蜂飞到房里,就发出蜂的“嗡嗡”之声;当听到敲门声时,会大喊:“请进来”。
  
  这是不是说这只就会说话了呢?其实不然,鹦鹉对这些事都是无意识产生的,是看见一件东西后,就起一定声音的反射。例如人们在训练一只鹦鹉时,把敲门与“请进来”二者的声音联系在一起刺激鹦鹉,鹦鹉便把这些信号储存起来,经过反复刺激,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因此只要当它听到敲门声,接着就会大喊:“请进来”。但有时外面在敲木板,它也会大喊:“请进来”。
  
  由此可见,如果说这就是鹦鹉在讲话,那就不确切了。因为人类的讲话是从后天中学得的而鸟类的生活姿态、鸣叫、表情基本上都有是一致的,从先天而得。它们会学舌,也只有在饲养的情况下,经人教和训练才能学会,而且还是无意识的。
  
  除了鹦鹉之外,百灵、八哥和鹩哥等也能学人说话,下面就让我们一一认识它们吧。
  
  鹦鹉在鸟类学中鹦鹉属于鹦形目,鹦鹉科。鹦鹉种类很多,世界上已知有300多种。鹦鹉有短而强的嘴,其上嘴弯如钩,钩内有锉状构造,最适合用于钳破种子。而八哥和鹩哥是表兄弟,在鸟分类上同属于雀形目,椋鸟科的成员。
  
  八哥全身羽毛黑色,两翅和尾端点缀白色,展翅飞行时,从下面看,两面的翅刚好象八字,故得名八哥。八哥鸣声嘹亮,略具音韵,有时会变得粗厉。在野外喜欢结群觅食,爱吃昆虫和野果,是农业益鸟,也是分布华南和西南一带最觉的留鸟,遍布平原村庄、田园和山林。八哥食性杂,不畏人,容易养,又会学舌,爱唱歌,是江南一带人民喜欢养的笼鸟。
  
  总以为巧嘴学舌的仅是八哥和鹦鹉,实际上,鹩哥才是最善于学人语的一种鸟类,一只年轻的鹩哥,只需要一星期就能学会一句话。同时,它也是出色的歌唱家,鸣声嘹亮而且富具音韵,能发出各种有旋律和音调的声音,从低而粗的咯咯声,至轻快如铃的吹哨声。它还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它不但会学声,还会学调。如它学尖脆的女声和浑厚男声时,口齿清楚,惟妙惟肖。诗人白居易赞它:“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7 PM
真实的存在:海底人鱼

一、文献记载

    老普利尼是一位记述过“人鱼”生物的自然科学家,在他的不朽著作《自然历史》中写到:“至于美人鱼,也叫做尼厄丽德,这并非难以置信……她们是真实的,只不过身体粗糙,遍体有鳞,甚至象女人的那些部位也有鳞片。”

二、考古学的发现

    1990年4月《文汇报》有这样一则报道:
    一些科学家正在竭力设法找到这一当今考古学最惊人的发现,一个3000年前美人鱼的木乃伊遗体的由来。一队建筑工人,在索契城外的黑海岸边附近的一个放置宝物的坟墓里,发现了这一难以相信的生物。这一发现的消息是由苏联考古学家耶里米亚博士在最近透露给西方的。她看起来像一个美丽的黑皮肤公主,下面有一条鱼尾巴。这一惊人的生物从头顶到带鳞的尾巴,计长有173厘米。科学家相信她死时约有100多岁的年龄。
    1991年7月2日,新加坡《联合日报》发表了题为《南斯拉夫海岸发现1.2万年前美人鱼化石》的报道: 科学家们最近发掘到世界首具完整的美人鱼化石,证实了这种以往只在童话中出现的动物,的确曾在真实世界里存在过。化石是在南斯拉夫海岸发现的。化石保存得很完整,能够清楚见到这种动物拥有锋利的牙齿,还有强壮的双颚,足以撕肉碎骨,将猎物杀死。“这只动物是雌的。大概1.2万年前在附近海岸出现。”柏列·奥干尼博士说。奥干尼博士是一名来自美国加州的考古学家,在美人鱼出现的海域工作了4年。奥干尼博士说:“它在一次水底山泥倾泻时活埋,然后被周围的石灰石所保护,而慢慢转为化石。化石显示,美人鱼高160厘米,腰部以上像人类,头部发达,脑体积相当大,双手有利爪,眼睛跟其他鱼类一样,无有眼帘。

三、现存的人鱼

      (1) “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的”
      1991年8月,美国两名渔民发现人鱼事件,报道如下:
    最近美国两名职业捕鲨高手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十一条鲨鱼,其中有一条虎鲨长18.3米,当渔民解剖这条虎鲨时,在它的腹内胃里发现了一副异常奇怪的骸骨骨架,骸骨上身三分之一象成年人的骨骼,但从骨盆开始却是一条大鱼的骨骼。当时渔民将之转交警方,警方立即通知验尸官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证实是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对于这副奇特的骨骼,警方又请专家进一步研究,并将资料输入电脑,根据骨骼形状绘制出了美人鱼形状。参加这项工作的美国埃毁斯度博士说,从他们所掌握的证据来看,美人鱼并不是传说或虚构出来的生物,而是世界上确实存在的一种生物。

    (2)“上半身是鱼下半身是人的”
    科威特的《火炬报》在1980年8月24日报道:最近,在红海海岸发现了生物公园的一个奇迹--美人鱼。美人鱼的形状上半身如鱼,下半身象女人的形体----跟人一样长着两条腿和十个脚趾。可惜的是,它被发现时已经死了。

      (3)来自海底的活人鱼
    关于对活人鱼的发现也是有的。1962年曾发生过一起科学家活捉小人鱼的事件。英国的《太阳报》,中国哈尔滨的《新晚报》及其它许多家报刊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前苏联列宁科学院维诺葛雷德博士讲述了经过:1962年,一艘载有科学家和军事专家的探测船,在古巴外海捕获一个能讲人语的小孩,皮肤呈鳞状,有鳃,头似人,尾似鱼。小人鱼称自己来自亚特兰蒂斯市,还告诉研究人员在几百万年前,亚特兰蒂斯大陆横跨非洲和南美,后来沉入海底……现在留存下来的人居于海底,寿命达300岁。后来小人鱼被送往黑海一处秘密研究机构里,供科学家们深入研究。

四、其它有关发现

    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在大西洋5公里深的海底,摄到一些类似人的海底足迹。1963年,在波多黎各东南海底,美国海军潜艇演习时,发现了一条怪船,时速280公里,无法追踪,人类现代科技望尘莫及。1968年,美国摄影师穆尼,在海底附近发现怪物,脸像猴子,脖子比人长四倍,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腿部有快速“推进器”。1938年,人们曾在爱沙尼亚的朱明达海滩上,发现“蛤蟆人”,鸡胸、扁嘴、圆脑袋,飞快跳进波罗的海里。
    诸如“人鱼”这类海底奇异生物的存在由于有了实物作证,那么它也就由人们所谓的“荒诞”、“迷信”、“神话”的东西转变为当前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课题了。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7 PM
10位征服过世界上最广大土地的人


  1.成吉思汗(1162—1227)
  从1206年到1227年,蒙古人成吉思汗征服了大约486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从太平洋沿岸直到里海,他的帝国包括中国的北半部、南西伯利亚和中亚。

  2.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
  这位马其顿国王从公元前334年到前326年间,共征服了218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他的帝国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西亚、埃及和中东,直到印度河。

  3.帖木耳大帝(1336—1405)
  帖木耳大帝从1370年到1402年间征服了大约214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他的帝国包括整个中东和从印度河到地中海的广大地区。

  4.居鲁士大帝(前600?—前529)
  这位古波斯帝国国王从公元前559年到前539年,征服了大约209万平方英里土地。版图包括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小亚细亚的广大地区,还包括中亚和大夏等地。

  5.阿提拉(406?—453)
  阿提拉是匈奴人之王,从433年到453年间,率军四处征战,人称"上帝的鞭子",共征服大约145万平方英里土地。其中包括欧洲的东部和中部,以及俄罗斯平原的西部。

  6.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
  从1933年到1942年,希特勒这个纳粹统治者征服了137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但是绝大部分土地在以后的3年中又都丧失了。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的疆域包括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从英吉利海峡直到莫斯科近郊,从北非直到挪威。

  7.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
  从1796年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鼎盛时期1810年前后,这位自封的法国皇帝征服了大约72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他的帝国包括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士和西班牙。

  8.马默德(971—1030)
  马默德是伽色尼王朝的苏丹,征服了约68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他的王朝包括印度、阿富汗和伊朗。

  9.皮萨罗(1470—1541)
  从1531年到1541年,这个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约48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他消灭了英加帝国,将从厄瓜多尔穿过安第斯山脉直到波利维亚的大片疆土划归到了西班牙名下。

  10.科尔特斯(1485—1547)
  从1519年到1526年,这个西班牙殖民者带领一支小小的远征军,征服了31万5千平方英里的土地。他用暴力和欺骗手段战胜了阿兹特克人,占领了中部和南部墨西哥,接着又征服了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将这些国家全都置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他自己则成为新西班牙总督。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8 PM
水秘笈

妙計一
新蓋房屋一定要採用省水型馬桶,將現有的一般型抽水馬桶加裝二段式沖水配件。

妙計二
將水箱底小浮餅拆下,即成無段式控制出水。

妙計三
將小便池自動沖水器沖水時間調短。

妙計四
安裝流量�?篷頭、水龍頭曝氣器,或加裝�?流水龍頭氣化器。

妙計五
將全轉式水龍頭換裝式1/4轉水龍頭,縮短水龍頭開關的時間就能減少水的流失量。

妙計六
隨手關緊水龍頭,不讓水未經使用就流掉,水龍頭加裝有?椈傻闹顾?y或可自動關閉水龍頭的自動感應器。

妙計七
定期檢查抽水馬桶、水塔、水池、水龍頭或其他水管接頭以及�?壁或地下管路有無漏水情形。

妙計八
洗澡改盆浴為淋浴,?K使用低流量�?蓬頭,淋浴時間以不超過5分鐘為宜。

妙計九
勿對著水龍頭直接沖洗碗、洗菜、洗衣,應放適量的水在盆槽內洗濯,以減少流失量。

妙計十
用洗米水、煮麵水洗碗筷,可�?省生活用水及減少洗??精的污染。

妙計十一
用洗菜水、洗衣水、洗碗水及洗澡水等清洗水?�?不ā⑾窜嚕?安料吹匕濉�

妙計十二
將除?駲C收集的水,及純水機、蒸餾水機等淨水設備的?U水回收再利用。

妙計十三
植物?菜畷r間應選擇早晚陽光微弱蒸發量少的時候。

妙計十四
灑水系統噴灑範圍不要超出庭園以外,庭園邊緣採用「部份圓形灑水器」往內噴灑。

妙計十五
配合天候?菜??谟晏鞎r關閉自動灑水器及不在?婏L時?菜�

妙計十六
對花草施予適量足夠存活的水即可,花圃使用微灌方式最有效方法是以低流量噴霧器對整個花圃施水。

妙計十七
冬天時,只在連續高溫及乾旱時才?菜?�

妙計十八
控制適量的洗滌物,避免洗衣機及洗碗機中洗滌物過多或過少。

妙計十九
選擇有自動調�?水量的洗衣機,洗衣清洗前先脫水一次,可�?省用水及清洗時間。

妙計廿
游泳池溢水回收過濾再使用,或作為運動場灑水用。

妙計廿一
洗車使用有栓塞管嘴的水管或用水桶及海綿抹布擦洗。

妙計廿二
清理地毯法由?袷交蛘魵馐礁某汕?锓勰┦健�

妙計廿三
利用屋頂裝置雨水貯留設備,收集雨水作為一般?不ā⑾窜嚰皼_馬桶等替代水源。

妙計廿四
洗手正確步驟:開小水沾?袷帧?P閉水龍頭→塗抹肥皂→雙手搓揉→開小水沖洗→關閉水龍頭。


============================================================


省電絕招

電冰箱:

1.冰箱不要塞?M食物,以免阻礙冷氣流通。

2.�?量減少箱門開關次數及開啟時間。

3.熱的食物放涼後再放入冰箱。

4.經常檢查箱門四周的密合墊是否密閉,以避免冷氣外洩。

5.手動除霜式電冰箱,積霜厚度超過0.6公分時即應除霜。

電�?:

1.選�?適當的容量,烹煮適量的食物。

2.穀物預先浸泡約30分再通電加熱可縮短煮熟時間。

3.煮熟開關切斷後為保溫階段,應充分不用熱能繼續?炇�15分鐘才食用。

4.食物保溫時間不要超過12小時。

5.�?量避免在用電尖峰時段(上午10-12時,下午1-5時)使用電�?。

微波爐:

1.微波爐係不用高頻(2.45GHz)振盪器將電能轉換為高能微波,微波直接作用於食物中之油分子或水分子,熱效率高達55%。

2.微波爐須用特殊微波爐盛具,以免發生危險。

3.微波爐適合於食物的加溫和解凍,參考微波食譜作菜,省電效果好。

4.詳讀微波爐操作手冊,以提高能源效率。

電磁爐:

1.務必使用鐵質、特殊不銹鋼或鐵烤琺琺瑯之平底�?具,且其�?底直?揭詾橐恕�

2.電磁爐附有溫度控制器,可防過熱,省電又安全。

電熱水器:

1.瞬間電熱水器裝置於水龍頭端,沒有保溫熱損,比較省電。

2.儲槽式電熱水器因有熱水儲存之熱損失,要選保溫良好機種,操作溫度越低越省電。

3.電熱水器使用220V,?K應加裝漏電斷路器,安全又省電。

洗衣機:

1.洗衣前宜先浸泡20分鐘。

2.避免在用電尖峰時段(上午10-12時,下午1-5時)洗衣。

3.自動洗衣模式應依清??劑,衣物髒污程度及布料種�?選擇適當方式。

烘衣機:

1.烘乾控制除定時器外,選擇附有乾燥終點控制裝置者比較省電。

2.全載烘乾最省電,一批接一批烘乾可利用蓄熱�?省電費。

3.避免在尖峰用電時段烘衣服。

4.多利用自然晾乾,少用烘衣機,若需熨燙之衣物應縮短烘乾時間。

5.利用自動控制乾燥模式,避免過度乾燥。

電視機:

1.選�?電視機及錄放影機一體結合型,且具自動上帶、退帶及電源開關自動切斷之機型,將可�?省耗電。

2.使用放影機影像輸出端子連接電視機影像輸入端子,除提昇畫質外,?K可減少功率消耗。

3.電視擺於背光位置,適當照明?碜杂^賞者背面,調整螢幕明暗度以省電。

音響:

1.選用整合型組合音響,整體套件零件較少,且用可交換式電源及高效率喇叭。

2.音響多利用睡眠開關、定時開關,寧靜時刻宜降低音量或選用耳機。

冷氣機:

1.冷氣機的溫度設定範圍以26-28oC為宜,每調高溫度設定值1oC,約可�?省冷氣用電6%。對於經常進出的房間,室內溫度不要低於室外溫度5oC以上,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2.冷氣房內配合電風扇使用,可使室內冷氣分?演^為均勻,不需降低設定溫度即可達到相同的舒適感,?K降低冷氣機電力消耗。

3.冷氣房內避免使用高熱負載之用具,如熨斗、火�?、炊具等。

4.停用冷氣前5-10分鐘可先關掉壓縮機(由冷氣改為送風或調高溫度設定),維持送風換氣,則下次再開冷氣時較省電。

除?駲C:

1.除?駲C運轉前,先將門窗關好,以免潮?竦耐鈿膺M入室內,影響除?裥Ч?J褂弥腥魶]有需要,也�?量減少門窗開閉次數。

2.除?駲C由於經常搬動,較易發生冷媒洩漏,若壓縮機在運轉,但感覺出風及回風的溫度一樣,應停止使用,�?早送修,以免浪費能源而不知。

電風扇:

1.配合室內面積大小,�?量選擇附有定時開關之電風扇,?K�?量使用低風速。

2.以電風扇引進涼爽外氣或配合冷氣機使用,以增加室內空氣對流,不但�?省電力且有益健康。

電暖爐:

1.電暖氣比冷暖氣機多耗電3倍以上,全區域暖房宜選�?冷暖氣機較省電。

2.室溫超過20oC時不要使用暖氣,屋內局部加熱可選�?電暖器。

3.暖氣房間避免使用電風扇,以免風速效應感到更冷。

照明燈具:

1.日光燈用電量僅有白熾燈的三分之一左右,故應�?量採用日光燈管。

2.採用三波長的日光燈管壽命較長,也給人較為明亮的感覺。

3.選用電子式安定器,可較傳統安定器省電30%。

4.燈泡效率隨著燈泡種�?的不同而有所差�?,高壓鈉氣燈的效率最高,同種�?的燈泡中,瓦特數高的燈泡效率較高。

5.40W單管日光燈(含安定器)較20W雙管日光燈效率高出30%以上。

吸塵器:

1.先整理房間再使用吸塵器,可以減少吸塵器使用時間。

2.使用時依地面(地毯或地磚)情況、塵量多寡調整風量?娙酰�?K配合適用的吸嘴。

3.勤於清理或更換集塵濾袋。

電熨斗:

1.�?買電熨斗時選附有溫控調�?器,蒸汽熨燙功能者。

2.配合衣料調整合適溫度,適時使用蒸汽熨燙。

3.連續熨燙用完即切電,避免一次只燙一、二件或讓熨斗空擺加熱。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8 PM
精子进入卵子位置影响哺乳动物胚胎发育

  新华社伦敦1月27日专电(记者王艳红)英国科学家发现,实验鼠的精子进入卵子的位置,能对早期胚胎细胞分裂和组织的方式起到决定性影响,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最终形成的完整生物个体。这是人们首次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这种现象。

  精子几乎能从卵子表面的任何地方进入卵子。此前科学家曾发现,精子与卵子结合的位置能影响许多无脊椎动物的发育方式,比如蠕虫和软体动物等。但人们一直认为,哺乳动物胚胎的自我组织过程要开始得迟一些,不应存在这种影响。

  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用微细的荧光粒标记下实验鼠精子进入卵子的“切入点”,然后观察受精卵的发育过程。结果发现,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时,是沿着一个包括该切入点在内的平面进行的。第二次分裂时,继承了这个切入点的那个细胞,通常要比另一个细胞分裂得早。研究人员认为,分裂平面所在的位置和分裂次序可能会决定细胞后代的类型及功能。

  受精卵发育一段时间后,将形成一个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球状物,称为胚泡。胎泡的一部分细胞将发育成胎儿,而另一些将形成给胎儿提供营养和保护的组织。研究人员发现,在大多数胚泡中,精子切入点都位于分隔这两部分细胞的分界线上。

  科学家说,现在还不清楚精子切入点是怎样影响胚胎发育方式的,要认识这些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8 PM
天空有各种不同颜色的云,有的洁白如絮,有的是乌黑一块,有的是灰蒙蒙一片,有的发出红色和紫色的光彩。这不同颜色的云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所见到的各种云的厚薄相差很大,厚度可达七八公里,薄的只有几十米。有满布天空的层状云,孤立的积状云,以及波状云等许多种。
  
  很厚的层状云,或者积雨云,太阳和月亮的光线很难透射过来,看上去云体就很黑;稍微薄一点的层状云和波状云,看起来是灰色,特别是波状云,云块边缘部分,色彩更为灰白;很薄的云,光线容易透过,特别是由冰晶组成的薄云,云丝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明亮,带有丝状光泽,天空即使有这种层状云,地面物体在太阳和月亮光下仍会映出影子。
  
  有时云层薄得几乎看不出来,但只要发现在日月附近有一个或几个大光环,仍然可以断定有云,这种云叫做“薄幕卷层云”。孤立的积状云,因云层比较厚,向阳的一面,光线几乎全部反射出来,因而看来是白色的;而背光的一面以及它的底部,光线就不容易透射过来,看起来比较灰黑。
  
  日出和日落时,由于太阳光线是斜射过来的,穿过很厚的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水汽和杂质,使得光线的短波部分大量散射,而红、橙色的长波部分,却散射得不多,因而照射到大气下层时,长波光特别是红光占着绝对的多数,这时不仅日出、日落方向的天空是红色的,就连被它照亮的云层底部和边缘也变成红色了。
  
  由于云的组成有的是水滴,有的是冰晶,有的是两者混杂在一起的,因而日月光线通过时,还会造成各种美丽的光环或虹彩。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8 PM
在海上航行的轮船,一般有一群白色的海鸥相伴,从而给白茫茫一望无际的大海洋增添了无限生机和诗意。
  
那么,海鸥为什么总是喜欢追逐轮船呢?这是因为,轮船在海上航行时,由于受到空气和海水阻力,在轮船上空产生一股上升的气流。海鸥尾随在轮船的后面或上空,可借助这股上升的气流毫不费力地托住身子飞翔。
  
另外,在浩瀚的大海中,小鱼、小虾之类被破浪前进的船激起的浪花打得晕头转向,漂浮在水面上,很快就会被视力极强的海鸥所发现,轻而易举地把它们吃掉。这种“守株待兔”的觅食方式,当然是海鸥的聪明之举。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8 PM
日前,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生活科学》对民间流传较广的十个与科学有关的说法进行了分析,以辨是非。


  1.老母鸡炖汤营养价值高


  民间有用老母鸡炖汤的说法,认为它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其实,老母鸡炖汤的最大好处是味道浓厚、鲜美,至于营养价值,它并不比仔鸡高出多少。
首先,仔鸡的肉里含蛋白质较多,而老母鸡肉中蛋白质含量较少。其次,老母鸡的鸡肉中多是弹性结缔组织,只能被人体少量吸收,而仔鸡的鸡肉很细嫩,含弹性结缔组织比较少,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2.无头鸡照样“生龙活虎”


  这不是在骗人,有些鸡被砍掉脑袋后,的确还可以摇摇摆摆地走来走去,而且有些被砍下脑袋的鸡还不只活几分钟。这是因为鸡尽管被“斩首”,但很多时候,鸡的脑干某些部分仍完好无损,而鸡的大部分反射由脑干控制。


  1945年美国一名农夫就因为拥有一只无头鸡“迈克”一度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这只无头鸡在丢头之后活了18个月。


  3.人类大脑只用了1/10


  核磁共振成像清楚地显示,人类绝大部分大脑皮层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即使打瞌睡的时候也不例外。


  4.高楼上掉硬币砸死路人


  硬币并不是最会利用空气动力学的武器。即使一枚硬币从1250英尺高的帝国大厦上“失足”,以足够快的降落速度砸到一个倒霉蛋,也不会造成致命伤害。


  因为硬币很薄,质量很轻,在空气的浮力作用下,它下落的过程不可能是垂直的,倒是有点像飘落的树叶,其冲击力因此大减。


  5.太空无重力


  太空术语“零重力”造成人们的普遍误解。实际上,重力无处不在,太空也是如此。宇航员看起来没有重力,是因为他们在一直朝地球方向连续地做自由落体运动,凭借他们的水平运动将身体浮起来。


  6.成年人不再长新脑细胞


  并不是所有的脑细胞一到成年阶段就宣布“罢工”。大脑在面临衰老挑战的时候,会产生出一种称为“树枝状结晶”的新物质。在50岁至70岁之间,这种物质在我们大脑中一直蓬勃生长。


  7.打哈欠会“传染”


  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史蒂文·普拉捷克认为,打哈欠“传染”更容易在移情人群,即那些喜欢将自己假想成他人的那些人中发生。普拉捷克说,精神病患者很少会被别人打哈欠所传染,因为他们很难进行移情活动。


  8.雨中狂奔少挨雨淋


  有关这个问题的数学方程式已经证明,在雨中狂奔确实可以少挨雨淋。但原因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这个问题的复杂因素包括落到行人头上的雨点数量和落到胸前的雨点数量。


  9.猫跌落时总用脚着地


  很多研究证明,当从很高的地方跌落时,猫的确会用脚轻轻地着地。当然也有例外:你把猫从1英尺或更矮的地方头朝下、脚朝上地扔下,最先着地的就不是脚了。


  10.动物能预测自然灾害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动物拥有神奇的第六感,可以预知自然灾害的发生。敏锐的嗅觉、听觉和超强的本能足以让它们在飓风和海啸发生时“占领”安全的山坡。即便如此,它们也经常在自然灾害中丧生。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8 PM
Cheesecake 的來源說法不一,但大眾普遍認為第一個 Cheesecake 是出現在古老時代的希臘,在西元前 776 年第一次奧林匹克競賽上,提供給眾多的參賽者食用。後來也慢慢成了結婚的習俗之一,就是新娘必需親手為新郎的親友製做 Cheesecake 。

隨著羅馬帝國征服希臘之後, Cheesecake 也隨著羅馬帝國傳遍全歐洲。因為發現全歐洲各地區,幾乎都知道製做乳酪的方法和技巧,因此也隨著羅馬帝國進入各國之後,集合了各地不同的原料和做法,讓 Cheesecake 有更多不同的變化。

Cheesecake 在歐洲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早已成了歐洲許多地區的傳統食物之一,在節日或慶典時都少不了 Cheesecake 。因此近代許多歐洲人移民到美洲,除了到新大陸展開新生活之外,也把傳統 Cheesecake 的食譜和做法帶來。所以現在美國的 Cheesecake ,雖因不同地區移民,而有不同的變化做法;有的做成配著脆餅乾一起吃的鹹口味 Cheesecake ,還有就是最常見的甜口味,內餡有的鬆軟、有的緊實,材料上也不盡相同,除了最常用的奶油乳酪 (Cream Cheese),也有用新鮮的軟乳酪,像 Ricotta Cheese 或是 Cottage Cheese 等, 雖然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做法, Cheesecake 還是成了在美國普遍受歡迎的食物之一。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9 PM
人体有10余个血型系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尤其是ABO血型系统。输血时必需血型相同,并且供者的血和受者的血相互配合才能进行,否则输血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输血反应。原因可从ABO血型系统和人体免疫反应两个角度予以阐明。

ABO血型系统共有A型、B型、AB型和O型4个血型,前三者还有亚型。定血型的根据是红细胞表面称为血型抗原的糖蛋白分子。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者为A型,其血浆中有抗B抗原的抗体(简称抗B抗体);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为B型,血浆中有抗A抗原的抗体(简称抗A抗体);兼有A抗原和B抗原为AB型,血浆中无抗A、抗B抗体;红细胞表面无A抗原和B抗原,只有这二种抗原的前体H物质者为O型,但其血浆中却有抗A、抗B抗体。

免疫学的一条规律是抗原与其相对应的抗体可以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如A抗原与抗A抗体、B抗原与抗B抗体),此种复合物在血浆中受补体(血型中另一种球蛋白)的作用下,抗原所在的红细胞可以发生溶解而出现溶血现象。因此,异型输血(即血型不相同间输血),如将A型者的血液输给B型者的体内,则此B型受血者体内便可存在两对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第一对为受血者本身的B型红细胞与供血者A型血浆中的抗B抗体,另一对为供血者的A型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浆中的抗A抗体。这两对复合物在补体蛋白的作用下,供者与受者的红细胞可发生溶解,出现以溶血反应为主的输血反应,临床可见到畏寒发热、黄疸、肝脾肿大、血红蛋白尿、贫血等症状。因此,任何人输血前必需验血型,血型相同且相互配合者才能输血。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9 PM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杨孝文 任秋凌

  尽管科学家一个接一个的科研成果让我们对记忆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直到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所谓大脑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脑和记忆仍是神秘的。研究人员认为,记忆是一个过程,并且当你记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脑中零零碎碎的信息进行重建。但让人不解的是,究竟是什么东西引发大脑开始这个重建过程?这个谜团继续等待科学家们去寻找答案,但有20个事实是已经科学家证实了的。

  1.大脑喜欢色彩。平时使用高质量的有色笔或使用有色纸,
颜色能帮助记忆。

  2.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这是对成人而言,所以学习20到30分钟后就应该休息10分钟。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家务,10分钟后再回来继续学习,效果会更好。

  3.大脑需要休息,才能学得快,记得牢。如果你感到很累,先拿出20分钟小睡一会儿再继续学习。

  4.大脑像发动机,它需要燃料。大脑是一台珍贵而复杂的机器,所以你必须给它补充“优质燃料”。垃圾食品、劣质食品、所有化学制品和防腐剂,不仅损害身体,还削弱智力。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饮食结构影响你的智商。

  5.大脑是一个电气化学活动的海洋。电和化学物质在水里能更好地流动,如果你脱水,就无法集中精力。专家建议,日常生活要多喝水,保持身体必需的水分,而且一天最好不要饮用相同的饮料,可以交换着喝矿泉水、果汁和咖啡等。另外,研究资料显示,经常性头痛和脱水有关。

  6.大脑喜欢问题。当你在学习或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从这个角度说,一个好的问题胜过一个答案。

  7.大脑和身体有它们各自的节奏周期。一天中大脑思维最敏捷的时间有几段,如果你能在大脑功能最活跃的时候学习,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8.大脑和身体经常交流。如果身体很懒散,大脑就会认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点都不重要,大脑也就不会重视你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你应该端坐、身体稍微前倾,让大脑保持警觉。

  9.气味影响大脑。香料对保持头脑清醒有一定功效。薄荷、柠檬和桂皮都值得一试。

  10.大脑需要氧气。经常到户外走走,运动运动身体。

  11.大脑需要空间。尽量在一个宽敞的地方学习,这对你的大脑有好处。

  12.大脑喜欢整洁的空间。最近的研究显示,在一个整洁、有条有理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更好。为什么,因为接受了安排外部环境的训练后,大脑学会了组织内部知道的技巧,你的记忆力会更好。

  13.压力影响记忆。当你受到压力时,体内就会产生皮质醇,它会杀死海马状突起里的脑细胞,而这种大脑侧面脑室壁上的隆起物在处理长期和短期记忆上起主要作用。因此,压力影响记忆。最好的方法就是锻炼。

  14.大脑并不知道你不能做哪些事情,所以需要你告诉它。用自言自语的方式对大脑说话,但是不要提供消极信息,用积极的话代替它。

  15.大脑如同肌肉。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大脑都是可以训练和加强的。毫无疑问,不要寻找任何借口。不要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这只能使大脑老化的速度加快。专业运动员每天都要训练,才能有突出表现。所以你一定要“没事找事”,不要让大脑老闲着。

  16.大脑需要重复。每一次回顾记忆间隔的时间越短,记忆的效果越好,因为多次看同一事物能加深印象,但只看一次却往往容易忘记。

  17.大脑的理解速度比你的阅读速度快。用铅笔或手指辅助阅读吗?不,用眼睛。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需要你的眼睛更快地移动。

  18.大脑需要运动。站着办公效率更高。

  19.大脑会归类,也会联系。如果你正在学习某种东西,不妨问问自己:它让我想起了什么?这样做能帮助你记忆,因为大脑能把你以前知道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

  20.大脑喜欢开玩笑。开心和学习效率成正比,心情越好,学到的知识就越多,所以,让自己快乐起来吧!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9 PM
【转贴】古代人竟然是这样避孕的!

  很久很久以前,当人还是原始人的时候,男男女女们就在琢磨着如何节育。他们使用的方法极其危险,同时又极可能毫无作用。不难发现,随着文明的发展,避孕的各种方法应运而生。

  多伦多避孕物品博物馆收藏了历年来的600多种避孕工具,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避孕物品博物馆。不过,据该博物馆部门负责人皮特拉·哥德海得称,这些许多由古代人发明出来的避孕工具并不全都是有效的,有些工具甚至对人体有害,并且产生致命的后果

但是,有几样古代人发明的避孕工具显然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譬如在一张有着3500年历史的埃及纸草上,就用埃及象形文字写着一个古老的避孕处方。该处方称,用阿拉伯树胶、椰子和蜂蜜浸湿的羊毛绵球植入女性体内,就能够防止怀孕。尽管这个处方是如此古老,但实验证明它非常有效。哥德海得说:“因为阿拉伯树胶中含有乳酸,这是一种自然界的杀精剂。”

  古印度:动物粪便避孕

  此外,在3000多年前的印度和埃及,像鳄鱼、大象这样被认为具有神秘力量的动物的粪便也被用到了避孕药方中。事实上,由于这些动物粪便具有高度酸性,它的确具有一定的杀精作用。不过,哥德海得称,动物粪便所带来的强烈臭味显然会影响古代夫妻们的“性趣”。

  现代避孕套雏形:羊肠

  在中世纪,许多迷信的方法也被用来防止怀孕,但这些方法显然是毫无效果的。譬如,一些中世纪的欧洲女人曾将包含着骡子耳屎、黄鼠狼睾丸、黑猫骨头的小袋子制成护身符,在房事时系在身上,以期达到避孕的效果。

  此外,有些古代的避孕方法对人体充满了危险性,譬如古代人曾通过喝石墨或水银的方法来达到避孕效果,但这种危险的方法极易导致人死亡。在上世纪30年代,西方人还发明出了一种六边形小木块——一种类似于“子宫套”的东西来防止女性怀孕,但这种避孕工具被后人称为“折磨女性的器具”。

  在博物馆的收藏物中,还有古代人用绵羊肠子制成的避孕套,这显然已有点接近于现代避孕套的雏形。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塞进女性阴道。比如,块状蜂蜜、雪松树胶、甚至鳄鱼粪。

  古代的中国和日本,用丝质油纸、破布团、海绵塞入女性**作为屏障。中国古人还用鱼膘作避孕套,可以想像,由于男人那话儿大小不同,找到一个合适的鱼膘多不容易。……

  其他避孕法

  性交后蹲下排出精液、打喷嚏、上下蹦跳。古希腊人认为用明矾、酒、海水、杂酚皂液或醋冲洗阴道,也能达到避孕目的。

  起源最早提到避孕的一种说法出自《圣经》。在《创世记》中,上帝要求人类中断性交,即通常所说的“抽回法”。

  公元前384年~322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被认为是提议采用香柏油、含铅软膏或乳香油这类天然化学物作为杀精子剂的第一人。

  公元23年~79年著有《博物志》的古罗马作家普林尼(Pliny)忠告读者要克制性欲,以避免怀孕。他是提倡节欲作为避孕方法的第一人。

  公元17世纪英王查理二世的御医Condom医师发明了男用保险套。它的原材料是小羊的盲肠,最佳产品的薄度可达0.038毫米(现在的乳胶保险套一般为0.030毫米)。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全球的大喜事。Condom医生就凭这项发明获得了爵位,英国也从中赚取大量外汇。

  1725年~1798年浪荡公子卡萨诺瓦在自传中介绍了试用避孕方法的细节。他叙述自己曾试图把半只柠檬皮掏空后用作原始的子宫帽。

  1827年科学家发现了卵子即卵细胞的存在,这是一次重大的科学突破。之前只知道精子进入女人体内后才会怀孕。这一发现是了解人类生殖学的第一步。

  1832年马萨诸塞州医生查尔斯·诺顿发明了一种避孕溶液,性交后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子宫。这种溶液配方不一,包括盐、醋、液氯、亚硫酸锌或者硫酸铝钾。注射法在以后40年得到广泛应用。

  1838年德国医生弗里德里希·王尔德给病人开小子宫帽,月经期间就可以覆盖在子宫颈上面。这种避孕法从来没得到广泛采用,不过世人所知的“王尔德帽”成了现代子宫帽的前身。

  1839年查尔斯·古德伊尔发明了橡胶硫化处理技术,并投入实际应用,生产橡胶避孕套、宫内避孕器、**冲洗器和子宫帽。

  1843年科学家弄清楚,精子遇到卵子,就会怀孕。之前,人们以为男人创造生命;女人只提供孕育生命的地方。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五花八门的避孕用具,如避孕套、避孕海绵、冲洗器和子宫帽。这些可从商品目录、药剂师、干货店甚至橡胶商贩处买到。

  1873年3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康斯托克法,这项反对淫秽的法案明文规定避孕药为淫秽品,禁止通过邮局或者州际贸易传播。美国是当时惟一出台法律宣布避孕非法的西方国家。

  1875年废人运动的资金提供者凯瑟琳·德克斯特·麦考密克出生于密歇根州德克斯特的一户名门望族。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9 PM
动物和人类一样,眼睛是必需的视觉器官。 眼睛具有奇特的视觉功能,它可以接收光传递的外界信息。但在特殊的环境下生活的某些动物没长眼睛,过着暗无天日的日日夜夜,在弱肉强食的动物王国里,它们是如何生存的呢?

  蚯蚓
  人们常见的蚯蚓,长期生活在土壤里。土壤里很黑,没有光,蚯蚓的眼睛没什么用,久而久之,就完全退化,成了瞎子。蚯蚓虽然没长眼睛,但是它的前端有嗅觉和感受光线的细胞。它就是用感觉来辨别光的强弱、靠嗅觉来寻找食物的。

    铁丝蛇
  有一种像蚯蚓一样大小的小爬虫,人们称之为铁丝蛇,又叫铁线蛇。它是世界上最小的蛇 ,其身体细小,一般不到15厘米,尾巴极短,仅有四五毫米长,几乎看不出来。铁丝蛇的背、腹面被有大小相似的圆鳞 , 浑身呈暗橄榄绿色,有紫红色的闪光,而它的嘴巴和尾巴尖端都呈淡青色。从外形上看,铁丝蛇是没长眼睛的。实际上 ,它的眼睛隐藏在头部的鳞片之下 , 只是它的眼睛很小而且已失去了感光作用,因此,动物学家称它是铁线蛇。

  盲蛇
  盲蛇栖息于印度、伊郎、菲律宾、墨西哥和非洲等国家及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平时,盲蛇喜欢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潮湿土壤中或是石块、瓦钵和花盆下面。这些地方阴暗潮湿,缺少阳光,时间长了盲蛇的眼睛就失去了感光作用。花盆的土壤中往往有丰富的食物营养,如小蚯蚓、蚂蚁、昆虫幼虫和虫卵等,有时候盲蛇就会钻到花盆的土壤里寻找食物。当主人把花盆端进屋里观赏时,盲蛇也就跟着潜入了民宅。如果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爱上了这些盆花,把它们带回自己的国家,那么这些盲蛇也就会随着“免费”漂洋过海,巧妙地走遍世界各地。

    盲鳗
  人们常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然而 ,在我国山东省青岛沿海,却有一种专吃大鱼的小鱼。这种小鱼的身体细长呈圆柱状,拖着一条扁圆的尾鳍,游动就跟蛇一样。由于它长期在黑暗的环境中生活,世代寄居在大鱼的肚子里 ,见不到阳光,两只眼睛就慢慢退化,最后变成了瞎子。因此,人们把这种小鱼叫做“盲鳗”。
  盲鳗是依靠嘴边灵敏的触须和头部的感受器官来找到大鱼的。盲鳗的嘴像一个圆形吸盘 , 口盖上长着锐利的像锉刀一样的牙齿,舌头也强而有力 , 它就是靠这些利器袭击比它大几倍甚至几百倍上千倍的大鱼的。盲鲤吃大鱼的方法十分巧妙,它采取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战术。当盲鳗发现大鱼时,便出奇不意地咬住大鱼的鳃 ,然后再慢慢从鳃孔钻进大鱼的腹腔。在大鱼的腹腔寄居下来之后 , 它采取由里向外吃的办法,先吃掉大鱼的内脏 , 再吃掉大鱼的肌肉。盲鳗的食量大得惊人 , 一天之内可吃掉自己体重20倍的食物。要是一条大鱼的腹腔内寄居了数十条盲鳗 ,用不了多少天,那么这条大鱼是必死无疑了。

    盲虎鱼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岸的礁岩中 , 生活着一种珍稀的盲虎鱼。它的体长只有 5 厘米左右 , 皮肤呈浅红色 , 光滑而无鳞 , 头部有许多膜感觉器官。盲虎鱼附生在岩石下面,匍匐在岩隙间,或者藏在甲壳动物所造的洞穴中。它在黑暗中觅食、活动,从不离开洞穴。其实,盲虎鱼在幼鱼时期原是有双眼睛的,只是眼睛很小;到了成鱼时期,眼睛就退休了, 隐没在皮下,仅仅留下一点痕迹。
    生活在墨西哥的山洞水潭里的穴居鱼 , 也由于长期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 眼睛不起应有的作用而逐渐退化了,它们是双目失明的瞎子鱼。
  一些深海鱼类 , 长年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它们的眼睛很小,甚至退化成没有眼睛的“盲鱼”。这些鱼类往往长出比自己身体数倍的长须,用长须来感受各种动物的呼吸和游泳时所激起的声波。它们都具有感觉远距离声音振动的能力,从而在漆黑的深海中寻找食物和躲避敌害。

  用者进化,不用者退化,适者生存,这是一切生物生存和延续的自然规律。长期处于土壤里、鱼腹内、洞穴间、深海中的蚯蚓、盲蛇、盲鳗、盲鱼等动物,由于生活在黑暗的环境里,感受不到阳光,变成了没长眼睛的动物,它们虽然没有视觉器官,却有着高度发达的触觉器官和嗅觉器官来代替眼睛。它们就凭借这些独特的本领,在动物王国里争得一席之地,并得以世世代代的生存和延续。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9 PM
1997年美国和瑞典的天文学家发现,恒星死亡前喷发出的气体形成的“飞镖”星云,是迄今所知宇宙中最冷的地方,那里的温度低于-270℃。

即将死亡的恒星坍塌成为矮星之前,会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形成飞镖星云。这些气体释放的速度很快,可达到每秒165公里,导致飞镖星云温度急剧下降。而在宇宙中,越冷的物质辐射越弱,其释放的微波信号也越弱。为确定飞镖星云的具体温度,研究人员将来自飞镖星云内一氧化碳的微波信号和宇宙背景辐射中的信号进行比较,发现飞镖星云的信号更弱。这表明星云的温度低于宇宙基础温度3.K,即-270℃。目前,除了实验室取得的人造低温外,在自然界中从未发现过比飞镖星云温度更低的地方。


2 宇宙最远的星系

天文学家1994年发现迄今宇宙中离地球最远的星系。

这个星系名叫8C1433+63,距地球大约150亿光年。也就是说,这个星系的光信号要历经15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

这一发现使部分科学家认为,宇宙本身至少已有150亿年的历史,从而否定了最近根据宇宙膨胀情况而对宇宙年龄作出的估算:宇宙可能只有120亿年或甚至更小年纪。

新发现的星系似乎包含有一些恒星。这些恒星在其光信号到达地球时就已经年迈了。天文学家估计离地球最近的一些恒星的年龄至少有160亿年。
  

3 宇宙最大的星系
  
该星系是由恒星、星际气体和宇宙尘埃构成的。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直径约10万约年,包括上千亿个恒星。
  
过去天文学家认为,直径达5000万光年的超星系团是纵深达100亿-20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中最大的构造物。1990年,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巨大星系团“壁垒”,长度至少为5亿光年,有可能超过10亿光年,宽度为2亿光年、厚度为1500万光年,呈拱形。由于它距离地球2亿至3亿光年之遥,人的肉眼无法对其观测。这是人类宇宙中发现的最巨大的构造物。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4 11:59 PM
是一封從國外轉寄過來的信件,內容大意如下:

一位女士任職於加州的某一郵局,她每天都用舌頭舔郵票或信封代替用海綿沾水,這位女士每天都這麼做。


一週之後,她發現自己的舌頭不正常的腫大,於是她便去看醫生,但醫生並未發現有任何不對的地方,她的舌頭並沒有疼或其他反應。二天後,她的舌頭變得更為腫大,而且非常的痛,以致她不能吃東西,這位女士再度回到醫院,並要求醫生做詳細的檢查,醫生安排她做X光檢查,並注意到了一個腫塊,醫生為她進行了一次小型的外科手術切開她的舌頭,結果發現一隻活蟑螂爬了出來。


原來信封的封口處沾上了蟑螂卵,而人類的舌頭和唾液剛好形成了一個濕潤而溫暖的環境,足以使蟑螂卵孵化..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請提醒你周遭的人,千萬不要用舌頭舔郵票或信封,還是用膠水或漿糊等其他方法比較安全一點。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0 AM
太 空 船 離 開 了 地 球 的 引 力 後 , 便 成 了 圍 繞 太 陽 的 「 人 造 行 星 」 , 假 如 不 把 它 的 速 度 再 提 高 , 它 軌 道 的 平 均 半 徑 只 有 一 個 天 文 單 位 左 右 , 根 本 無 法 飛 往 其 它 行 星 。 但 要 發 射 一 艘 直 接 飛 往 外 行 星 的 太 空 船 需 要 的 非 常 大 量 燃 料 , 極 不 划 算 。 科 學 家 巧 妙 地 利 用 其 它 行 星 的 引 力 , 來 達 到 為 太 空 船 加 速 的 目 的 。



驟 看 之 下 似 乎 很 不 可 思 議 , 行 星 的 引 力 不 單 沒 有 捕 捉 住 太 空 船 , 反 而 令 它 加 速 「 彈 」 了 出 去 。 究 竟 太 空 船 的 額 外 動 能 從 何 而 來 呢 ? 簡 單 來 說 , 行 星 把 一 部 分 的 動 能 轉 移 到 太 空 船 去 了 。 我 們 在 這 裏 嘗 試 利 用 動 量 守 恆 和 能 量 守 恆 定 律 來 解 釋 這 個 現 象 , 中 四 理 科 的 同 學 應 該 看 得 懂 。


驟 看 之 下 似 乎 很 不 可 思 議 , 行 星 的 引 力 不 單 沒 有 捕 捉 住 太 空 船 , 反 而 令 它 加 速 「 彈 」 了 出 去 。 究 竟 太 空 船 的 額 外 動 能 從 何 而 來 呢 ? 簡 單 來 說 , 行 星 把 一 部 分 的 動 能 轉 移 到 太 空 船 去 了 。 我 們 在 這 裏 嘗 試 利 用 動 量 守 恆 和 能 量 守 恆 定 律 來 解 釋 這 個 現 象 , 中 四 理 科 的 同 學 應 該 看 得 懂 。



mvi + MVi = mvf + MVf
( m 是 太 空 船 的 質 量 ; vi 和 vf 是 太 空 船 掠 過 行 星 前 後 的 速 度 , 而M 則 是 行 星 的 質 量 ; Vi 和 Vf 是 行 星 在 太 空 船 掠 過 前 後 的 速 度 。 粗 體 字 代 表 矢 量 )
Vf - Vi = ( vi - vf ) m/M
由 於 m 遠 小 於 M , m/M ≒ 0;Vf ≒ Vi , 統 一 表 示 為 V 。
雖 然 行 星 把 部 分 動 能 轉 移 到 太 空 船 , 但 「 行 星 - 太 空 船 」 系 統 的 能 量 是 守 恆 的 。 因 此 從 行 星 參 考 系 統 ( 即 行 星 是 靜 止 的 ) 的 觀 點 來 看 , 太 空 船 掠 過 前 後 的 速 度 相 同 , 只 是 方 向 改 變 了 。



設 ui = vi - V;uf = vf - V ( 即 太 空 船 相 對 於 行 星 的 速 度 )
則 | ui | = | uf |
從 下 面 的 矢 量 圖 可 以 看 出 , | vf | > | vi |



以 上 只 是 粗 略 地 介 紹 了 太 空 船 利 用 引 力 加 速 的 原 理 , 實 際 的 情 況 當 然 比 較 複 雜 。 例 如 行 星 速 度 的 矢 量 方 向 並 非 固 定 , 太 陽 的 引 力 未 考 慮 在 內 等 等 。 但 太 空 船 掠 過 行 星 一 般 只 需 幾 天 , 幾 天 相 對 行 星 的 公 轉 周 期 只 是 很 小 的 一 部 分 , 而 太 空 船 這 幾 天 與 太 陽 的 距 離 變 化 亦 不 大 , 以 上 的 討 論 還 是 大 致 成 立 的 。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0 AM
蟹是用鳃呼吸的动物,在水中生活的时侯较多,但有时也在路地爬行,或则在河岸筑洞而居。由于生活条件改变,它的鳃在空气中也要维持呼吸。我们看见蟹所吐出的白色泡沫,是含有碳酸气的污水,另一面又吸进新鲜的空气。

此外,蟹本身在呼吸时,必须保持鳃的潮湿,而泡沫就可以使它的鳃保持湿润,能在空气中维持长久的呼吸,所以,蟹一出了水,就必须吐出白沫。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0 AM
千百年来,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为了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世界各地的人们规定了形形色色的动物节。

  驴节:苏丹红海省的驴节定在每年4月的最后一天。每逢节日,城乡各处均张贴有驴的宣传画和护驴标语,各家主人还将自家的驴披红挂绿打扮一番后,牵到集镇上去参加驴子大游行。

  猴节: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北部地区的居民特别喜欢猴子,于是将每年5月7日定为“猴节”。他们这一天一大早就带着准备好的糖果、饼干、糕点以及民间乐器,来到猴子的聚集地。猴于们一边欢蹦乱跳地抢食人们送来的美味,一边欣赏着专为他们演奏的乐曲,尽享节日的快乐。

  蛇节:在印度,距孟买160千米的雪拉村,每年8月8日都要举行蛇节,节前,妇女们沐浴更衣,打扫庭院,虔诚祈祷,而男人们则去田野捕蛇。节日的早晨,人们高举锦旗,吹响螺号,敲锣打鼓,向庙宇进友、在庙宇前的空地上,人们把带来的野蛇从瓦罐里放出来。有的人向蛇磕头跪拜,有的人对蛇嚎啕大哭,有的与蛇“窃窃私语”,有的用鲜花轻拂蛇头,还有的用香粉扑洒蛇身。说来也怪,每到此时,野蛇凶残的本性便荡然无存,而是温顺地任人托摸摆弄、蛇节结束后,这些蛇被一一放生,又恢复了以往秉性。

  羊节:每年8月11日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羊节。届时,牧羊人要为羊群鸣放鞭炮以驱邪,并致“祝节词”,然后把羊带到水草丰盛的地方,让它们美美地吃上一顿。

  大象节:泰国首都曼谷以东450千米的小城素辇,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象节。素辇曾经是右暹罗的中心,素有“大象之邦”的美称。大象节于每年11月的第3个周末举行,人们挑选出长相“漂亮”,身材“健美”的大象。给它们披上彩带、盖布,挂上小铃铛,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参加节日庆典!庆祝活动向检阅战象开始,头戴古式盔甲,手持矛剑,威风凛凛地武士骑在战象背上,重现12世纪泰国人民争取独立时的威武场面。节日的主要活动是驯象表演,大象要完成各种高难动作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接受身体灵敏性的检测。到了傍晚,人们点起篝火,以丰盛的节日晚餐犒劳大象。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0 AM
【共享】动物的惊人秘密

    这里有许多您或许并不知道的关于动物的惊人秘密。



运动天赋

  不是鸟类,更不是飞机。那是什么?与常识恰恰相反,有一种“猫”实际上跑得比猎豹还快。虽然它的名字与猫科动物有关,但它们根本不是一家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虎甲虫。它在1秒钟内的奔跑距离可达自己体长的171倍。尽管猎豹以速度著称,但它必须跑出77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才能赶上这种昆虫。

  速度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但更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耐力。这项殊荣应授予常见于欧亚两地的雨燕。这种鸟类能一刻不停地在空中飞行长达3年。它的进食、睡觉和交配都是在飞行中完成的,只有在产蛋、让翅膀稍作休息或感到无聊时才会着陆。

  俗话说,“越是匆忙,越是累人”。有一种动物却生活得悠哉游哉,毫无压力。南美洲生活着世界上移动最慢的动物:树懒,其移动速度每小时只有0.2公里。它一般都会待在树上,只有在上“厕所”时才会从树上下来。有时它会加快一下移动速度,尤其是保护小树懒的时候。但不管树懒如何努力,它也仅比蜗牛快5倍而已。

  讲完了慢动作,再来谈谈效率奇差的典型。企鹅就是一个例子,它们走路时所消耗的能量是其他动物的2倍。原因是因为企鹅的腿很短,所以移动起来相当费劲。

  大象不会跳跃,就算有飓风的帮忙也是徒劳。它实在太重了,无法同时提起四条腿。而跳蚤的跳跃高度可达自己身高的200倍,相当于一个人跳过纽约的帝国大厦。

智慧能力
  虽然人体有许多复杂的机能,但动物也并非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它们的某些机能必须是亲眼所见才会令人信服。

  蟑螂比看上去的样子更具活力,这句话可有多种不同的解释。蟑螂的脑位于身体内,如果因意外(自然或人为)而失去了头,它仍能在无头状态下存活长达9天。它的最终死因并非不能思考,而是不能进食。

  但有些物种完全没有这种顾虑,因为它们根本没有脑,海星就是其中之一。海星的动作和行为都是由神经网所控制的。

  有些哺乳动物的头脑反应不大灵光。印尼的眼镜猴以一双巨大的眼睛而闻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一只眼睛比其大脑要大得多。

丛林之爱

  交配仪式好比是一种通用语言,但每个物种也有自己的独特方言。一旦公狮准备交配,母狮就无法从中脱身。它会每隔15分钟交配一次,持续整整1周。但这种无休无止的交配每隔两年才会发生一次。

  猪是另一个耐力极佳的大情圣,其高潮可达15分钟之久。

  蛤蜊无需担心找不到伴侣,因为它随时都能改变性别。但它们只能由雄变雌,因为蛤蜊生来都是雄性,而变性只能进行一次,并且是不可逆转的。

  有些物种更看重求爱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澳大利亚的园丁鸟最喜欢蓝色。为了吸引配偶,雄鸟会用树枝搭建一个“爱巢”,并用自己的唾液与蓝莓的汁液相混合,把鸟巢染成蓝色。如果鸟巢的蓝色恰如其分,雌鸟就会欣然入住,如果雌鸟喜欢鸟巢,它们就会进行交配。

  鸽子是喜欢群居的鸟类,作伴的鸽子越多,它们越高兴。事实上,孤独甚至会影响到它们的产卵能力。不过,就算是形单影只,但只要让它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影子,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它们会魔术般地开始产卵。

神奇特性

  毫无疑问,大自然母亲赋予动物许多神奇的特性。以鸟蛋为例——这可不是讨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只是看一个简单的事实:圆头蛋和尖头蛋。蛋的形状直接取决于亲鸟的栖息环境。生活在陆地上的鸟类产圆头蛋;而栖居在悬崖边的鸟类产尖头蛋,这样不会轻易滚落坠崖。

  另一项神奇特性则说明,动物的体型大小与敏捷程度并不总是息息相关。大象的鼻子非常灵敏,如果需要,它能捡起一根缝衣针。但幼象需要长达6个月的时间才能学会控制自己的鼻子。

  啄木鸟已不再是秘密了。它的头部能每秒啄20下,您可能会觉得它们比山羊(山羊在这个惊人秘密中只能担当特邀嘉宾的角色)还要疯狂。但科学家发现,在其喙的后面有一处柔软的区域,具有避震器的功效。

  许多人认为海狸生性冲动,只会啃树干。众所周知,海狸只需6秒钟就能咬断直径25厘米的树干。这并不是因为海狸心情焦虑,而是与牙齿有关。海狸如果不用牙齿咬东西,它的牙齿就会一直生长,直到刺穿下颚。

  红毛猩猩会让我们以为它是爬树专家。但其中的秘密不为人知,说穿了会伤它们的自尊心。大约50%的红毛猩猩都曾骨折或骨裂过,原因是因为它们经常从树上摔下来。

  但对长颈鹿而言,它们的骨骼则显出另一种神奇。头颈又高又直的长颈鹿,堪称动物王国中最善于制造错觉的大师之一。如果要猜长颈鹿的脖子有多少根骨头,需要动用计算器吗?完全不必。长颈鹿头颈的骨骼数目与人类一样,共有7块。


体重问题

  阿拉斯加棕熊并不仅仅在许多好莱坞电影中赫赫有名。也许奥斯卡奖的评委还没有认识到它们的才华,但它们的确拥有一项令其它动物都望尘莫及的殊荣。阿拉斯加棕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其体重相当于十四名男子体*选手的总和,约为862公斤。但它若与另一个栖息地的动物相比,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了。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重约170吨,长约34米。其体重相当于22头大象的总和,身长相当于7只长颈鹿躺倒在地排成一排。而树懒得花上半个多小时,才能从蓝鲸的一头爬到另一头。蓝鲸的心脏有小汽车那么大,动脉的宽度足以让一名成年人在里面自在地游泳。

  昆虫也有自己的对手。巨大犀金龟名不虚传,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昆虫。其重量可与麦当劳的吉士汉堡比个高下,虽然看起来没那么好吃!有趣的是,1590493 只巨大犀金龟的体重加起来就相当于一条蓝鲸重。

  但要论大小,我们还得提一下另一种神奇的动物:袋鼠。这种有袋动物的神奇之处并不在于其体型的大小,而是发育的程度。袋鼠刚出生时的体型和一颗豆子差不多,但其成年后的体型可达出生时的6万倍。袋鼠是从出生到成年之间体型差异最大的动物。


消化不良

  自然界的营养消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消化不良的现象,令人称奇。

  树袋熊从不喝水,因为它能从桉树叶中获取所有的水分。桉树叶的水分含量占50%。

  但并非所有动物的食谱都是如此健康,因而就会产生消化不良的现象。非洲象就患有消化不良,所以肠蠕动格外频繁。就数字而言,一头大象每天会排出100公斤粪便。但大自然有它自己的清道夫。蜣螂就是以大象的粪便为食,能神奇地消灭“证据”。

  另有一些讲究卫生的动物会自行清理粪便。大山雀的粪便呈小小的粪团状,随后它会把粪团从巢中清理出去。利用这种办法,大山雀每周要清除五百个粪团。

  青蛙也患有消化不良,当它们老是反胃时,就会陷入一场大麻烦。青蛙不会呕吐,一旦发生呕吐,它会把胃中的食物全都吐出来。

  蜂鸟除了忙里忙外,也有许多神奇之处。它能倒退飞行,翅膀每分钟能振动100下。为了产生足够的能量以支持如此大的运动量,它每天所吃的花蜜是自己体重的两倍——这需要非常迅速的新陈代谢!



自然语言

  对许多人而言,大自然的声音比任何放松治疗都更加有效。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是远离都市喧嚣的最好方式。但有声音不免也会有噪声。蓝鲸的歌声可高达188分贝,和火箭发射时的噪声不相上下。

  狼喜欢成群猎食,因而有效的狼群沟通必不可少。狼会用不同的叫声让其他狼知道情况。但在四面环山的山谷中,回声会影响这个策略,传错讯息,因此狼嗥不会产生回音。

  有些动物不会言语,连最起码的声音都发不出来,但它们会采用其他方法让同类知道自己的方位。有些动物的尿液中含有信息素(一种能影响同类的行为的物质),它们会留下痕迹以便同类跟随。有些蚂蚁就是这样的。它们只需留下1毫克的信息素,就足以让其他蚂蚁尾随在后,哪怕是环游世界3圈。

  蛾的触角非常灵敏,能追踪到极其微量的雌性信息素。帝王蝶能觉察到远在8公里外的伴侣的气味。

  雄蚊通过分辨振动翅膀的声音来寻找雌蚊。雌蚊的振翅比雄蚊要快得多。虽然一群蚊子有数千只之多,但所有的蚊子只需振动翅膀就能立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罗密欧一定会找到朱丽叶。



作息规律

  蜜蜂对制造蜂蜜非常认真。为了采集酿制一小瓶两公斤的蜂蜜所需的花粉,一只蜜蜂必须造访200万朵花,飞行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两圈。

  尽管昆虫非常神奇,但蜘蛛也不甘落后。所有的陆地蜘蛛都是通过身体后部的气孔呼吸,但有一种名叫水蛛的蜘蛛是个例外。水蛛名副其实地生活在水底,但它是通过蜘蛛网制成的潜水钟在水下呼吸空气的,因为潜水钟里储存着从水面上带来的气泡。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水蛛可说是斯库巴潜水的先驱。

  对于需要呼吸空气但大部分时间都在水下的动物而言,这种生活极具挑战性。菲茨罗伊河龟能在水里游很远。当它浮出水面时,其所需氧气的2/3都是通过直肠吸入的。

  那些呼吸空气但在水下睡觉的动物呢?海牛的睡觉时间选在吸气和呼气的间隙,因为它每隔二十分钟就会浮出水面一次,利用这段间隙时间正好可以打个盹儿。

  海豚没有时间睡个安稳觉。但身为最聪明的哺乳动物之一,海豚已学会让半边大脑睡觉的办法。一半休息,另一半保持清醒,呼吸可以继续保持,不会中断,也不会做恶梦!


关于死亡

  即使面对死亡,有些动物也会比其它动物更加怪异。

  澳大利亚的蟹蛛,子女会吃掉自己的母亲。小蟹蛛一旦破卵而出,就开始吸吮母蟹蛛的腿,直到母亲完全干涸。

  南美洲的有些鱼类在产卵或交配后就会死亡,而章鱼也会如此。但我们发现,如果切除章鱼的生殖器官,章鱼就能活得很久……虽然会觉得无聊,没有伴侣。

  如果非要说哪种动物对人类最危险,我们一定会说是狼、熊或蛇。但事实却藏在一对温柔的眼睛背后。与其他动物相比,白尾鹿对人类的危害最大,因为由它引起的交通事故最多。

  说到会骗人的面孔,有一种动物比鲨鱼更加危险。据估计,目前每年因鲨鱼而死亡的人数是仅为10人,而每年会有100人被牛踩死。

  死亡是生命的事实,事实证明,所有哺乳动物在死亡之前的心跳总数都可达到近10亿次。老鼠死前的心跳接近10亿次,但它的寿命只有850天。而大象则有75年来分配如此之多的心跳数。人类是个例外,是唯一一种一生的心跳总数可达30亿次的哺乳动物。

  俗话说,分享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些动物把这句话太当真了,例如,土拨鼠。目前所知土拨鼠最大的族群分布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在长402米、宽160米的领地内,栖居着大约四亿只土拨鼠(原文为“米”,接近1平方米6200只的密度,所以,原文中的“米”,可能是“千米”)。

  如果这个数字令人叹为观止,那另一个数字更是个天文数字。事实上,有1000亿亿只昆虫生活在地球上。这实在是不可思议,但推算出这个数字的人显然更不可思议!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0 AM
当时序进入夏季,天公、地母就常藉著台风和冷、热气流交换之际约会,热情之余就在天空留下闪电、雷声和大雨。当然,雨水餵饱了乾涸的水库,但天公、地母那电光石火的一触可真会吓到人的,尤其是夹在热情两造间的飞机可就为难了!

夏天的热带海洋海水受热后成水蒸气上升,这些不同温度、密度和含水量的水蒸气在空中就称之为云,而每一滴水气都带有正负两种电荷,负电荷向著太空、正电荷永远向著地球,因为大地是一个负的电场(正负相吸也)。一当「云」不断累积成一团大大的云雨包,而且够接近地面时,它不仅会释放出雨水,也会对地面「放电」,於是正负电就激出了闪电和雷声。这时候如果飞机正好在正负电相遇的途中,就是「被雷公打到了!」

另外,天空中每朵云块间的含电量也都不同,彼此间也「电来电去」玩著放电游戏,这称为「云中放电」。所以飞机在空中飞行实在是不断地穿过「电网」!

飞机是一个带有静电的金属体,电荷又多集中在飞机的尖端和边缘,所以她的鼻头、翅膀和尾翼的后缘及尖端是最容易遭受雷公修理之处;但是「雷击」会在何处也很难预知,有时候竟然遭雷公青睐的部位是飞机的腹部!因为某些机种机腹部位装设天线,就成了雷电的「引线」。

飞机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雷击」的问题,所以机翼、机身都装有静电放电器,能把累积在飞机表面的静电排到大气中,以免机身的电荷吸引「云中电」。但飞机的鼻子和机身的质材不同,现代飞机的鼻子(雷达罩)都是玻璃纤维制成的,这样才能让里面包著的气象雷达容易接收并发射雷达波,不会被金属隔离,也就因为「电来」「电去」,所以飞机鼻端最容易招惹雷电,尤其是在夏季经常性的雷雨天气,飞机对於「雷雨包」总是能躲则躲、能闪则闪,因为气象雷达很早就能探知前方有个水气丰沛的大雷雨包,但是在闪避不了的情况下只有「硬闯」。虽然整架飞机何处会遭「雷吻」很难说,不过、宝贵的飞机鼻子上已装置了「暗器」加以保护——金属放电条,几条向鼻尖集中的铜线。当机鼻被雷打著了!这几条铜线就会吸收雷电的能量而跳起来,代替气象雷达接下雷公的怒火!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报告,飞机遭「雷击」是常有的事,但几乎没有飞机因为遭雷击而发生重大意外,不过,雷公在机身的蒙皮上打个洞倒是有的(不会将飞机打穿)。根据各个机种的维护手册,飞机遭雷击之后都有其固定的维修规范(维护飞机宝贝是航空公司的重要工作)以确定飞机各部分安好!

只是当雷击发生在机身上时,机上乘客都会吓一跳,但安全是不会有问题的!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0 AM
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按距太阳远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水星: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第二小行星。公转轨道: 距太阳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单位);行星直径: 4,880 千米;质量: 3.30e23 千克; 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人们便发现了水星,古希腊人赋于它两个名字:当它初现于清晨时称为阿波罗,当它闪烁于夜空时称为赫耳墨斯。
金星:金星是离太阳第二近,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在所有行星中,金星的轨道最接近圆,偏差不到1%。轨道半径: 距太阳 108,200,000 千米 (0.72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2,103.6 千米 ;质量: 4.869e24 千克 ;金星 (希腊语: 阿佛洛狄特;巴比伦语: Ishtar)是美和爱的女神.金星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晓。除了太阳与月亮外,它是最亮的一颗。就像水星,它通常被认为是两个独立的星构成的:晨星叫Eosphorus,晚星叫Hesperus.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
火星: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与地球一起绕着太阳公转,位于地球轨道的外侧,所以称为外行星。它是外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大行星,平均轨道距离7800多万千米。西方把它称为“战神”,中国古代称之为“荧惑”。
木星:木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五颗。木星被称为岁星。
土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六颗。中国古代称填星或镇星。
天王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排在第七位。1781年由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
海王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排第八位。被称为"在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冥王星,距太阳最远的大行星。1930年由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的轨道半长径为39.87天文单位。轨道离心率和轨道倾角都是九大行星中最大的。

太阳系九大行星在国际上及希腊神话上的称呼:

地球:国际名“该姬”——希腊神话中的地母神。

金星:国际名“维纳斯”——爱与美的女神。

木星:国际名“朱庇特”——古罗马神话中的万神之王。

水星:国际名“墨丘民”——为众神传信并掌握商业、道路之神。

火星:国际名“玛尔斯”——古罗马战神。

土星:国际名“萨图恩”——古罗马农神。

天王星:国际名“乌刺诺斯”——希腊神话中的天神。

海王星:国际名“尼普顿”——罗马神话中的海神。

冥王星:国际名“普路托”——希腊神话中的冥王。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0 AM
【转贴】挪?喎街郏�


聖經創世紀第六章13-22�?(請參閱全文網路聖經)

世界在神面前敗壞,地上?M了?姳?�
神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
神就對挪?喺f:凡有血氣的人,他的盡頭已經?淼轿颐媲埃灰驗榈厣�?M了他們的?姳??乙?阉麄兒偷匾�?銡?纭�
你要用歌斐木造一隻方舟,分一間一間地造,裡外抹上松香。
方舟的造法乃是這樣:要長三百肘,寬五十肘,高三十肘。
方舟上邊要留透光處,高一肘。方舟的門要開在旁邊。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層。
看哪,我要使洪水氾濫在地上,毀滅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
我卻要與你立約;你同你的妻,與兒子兒婦,都要進入方舟。
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樣兩個,一公一母,你要帶進方舟,好在你那裡保全生命。
飛鳥各?钠漕?,牲畜各?钠漕?,地上的昆蟲各?钠漕?,每樣兩個,要到你那裡,好保全生命。
你要拿各樣食物積蓄起?恚?米髂愫退麄兊氖澄铩�
挪?喚瓦@樣行。凡神所吩咐的,他都照樣行了。
  聖經創世紀第第七章1-24�?

耶和華對挪?喺f: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
凡??淨的畜�?,你要帶七公七母;不??淨的畜�?,你要帶一公一母;
空中的飛鳥也要帶七公七母,可以留種,活在全地上;
因為再過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晝夜,把我所造的各種活物都?牡厣铣郎纭�
挪?喚妥裰??腿A所吩咐的行了。
當洪水氾濫在地上的時候,挪?喺??贇q。
挪?喚屯??钠藓蛢鹤觾簨D都進入方舟,躲避洪水。
??淨的畜�?和不??淨的畜�?,飛鳥?K地上一切的昆蟲,
都是一對一對的,有公有母,到挪?喣茄e進入方舟,正如神所吩咐挪?喌摹�
過了那七天,洪水氾濫在地上。
當挪?喠?贇q,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
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
正當那日,挪?喓退?齻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0 AM
美国“生命科学”网站(LiveScience)评出了世界上最致命的10种动物,它们对人类的生命威胁最大。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不是鳄鱼、大白鲨和非洲雄狮,而是毫不起眼的蚊子。
   
以下就是这10种最厉害动物,从强到弱的排列:

  1.蚊子(Mosquito):

  想不到吧,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居然是小小的蚊子。大部分情况下,被蚊子咬了一口只是让你感到痒痒而已,但有一些蚊子携带疟原虫,它们会传播疾病,世界上每年都有200多万人死于疟疾,蚊子是罪魁祸首。所以说,蚊子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当之无愧。

  2.亚洲眼镜蛇(Asian Cobra):

  人们通常认为澳洲毒蛇世界第一,这个说法不错,但前提是如果世界上没有亚洲眼镜蛇的话。澳洲毒蛇每年只咬死1~2人,但亚洲眼镜蛇每年却会让成千上万的人丧失生命。一旦被亚洲眼镜蛇咬伤,其毒液会给肌肉组织造成永久性损害,有时不得不截肢。它是世界上咬死人最多的蛇。

  3.澳大利亚箱形水母(Australian Box Jellyfish):

  一种淡蓝色的透明水母,形状像个箱子,有4个明显的侧面,每个面都有20厘米长,因此得名。它有一个绰号叫“海洋黄蜂”,因为它像大黄峰一样有毒刺,那就是它的触须。箱式水母有60条15英尺长的触须,每条触须上有5000个毒刺细胞,足够杀死60个人。一旦被触须刺中,就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

  4.大白鲨(Great White Shark):

  相信看过影片《大白鲨》的人,对大白鲨攻击人的恐怖场面记忆犹新。大白鲨最长可达7米,体重达3200公斤。3000多颗锋利无比的牙齿什么都能够咬碎,牙齿都呈三角形,像一个个锯齿,有的长达7.5厘米。一旦被它咬住,血会进一步刺激其残忍本性,使它更愤怒。每年都发生上百起鲨鱼袭击事件,其中1/3~1/2是大白鲨袭击的。

  5.非洲狮(African Lion):

  非洲雄狮最长可达2.5米,尾巴可长到1.1米,体重250公斤。它们成群地生活在一起,是为了合作捕食。它们从各个方向合围猎物,离猎物最近的一头狮子,会一跃而起咬住咽喉,使猎物窒息而死,其余狮子则一拥而上,一只大型动物很快就会被它们吃光。饿极了的狮子经常袭击人,在非洲草原上,时常发生狮子咬死人的事情。

  6.澳洲咸水鳄(Australian Saltwater Crocodile):

  澳洲咸水鳄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爬行动物,雄性咸水鳄最长可达10.6米。它也是世界上最富攻击性、最危险的鳄鱼种类。头部非常大,眼、耳朵和鼻子都长在头顶上,这让它们即使全身隐藏在水中,仍能够观看、倾听和呼吸。鳄鱼最可怕的可能就是牙齿,64至68个牙齿像锯齿一样排列着,什么动物都经不起它一咬,更何况是人了。

  7.大象(Elephant):

  千万别惹大象,这种看起来笨笨的而又憨厚的动物,一旦动怒会要了你的命。而且大象还记仇,一旦你冒犯了它,即使你当时侥幸,很多年后它还能记得,一旦再次相遇,它定会让你付出代价。非洲大象个头最大,成年公象的体重可达1.6万磅,身长24英尺,高度可达13英尺。每年全世界有500人死于大象袭击。

  8.北极熊(Polar Bear):

  它在动物园里非常可爱,但却是北极地区的“巨无霸”,它们把海豹当成早餐。北极熊是一种大型食肉动物,身长可达3米,体重770公斤,脑袋虽小,但爪子和牙齿却特别厉害,奔跑时速可达40公里。一旦你无意中靠近它的小崽子,母北极熊会认为你在攻击它的孩子,它只需用爪子轻轻在你头上一拍,你就会立马脑浆崩裂。

  9.非洲水牛(Cape Buffalo):

  非洲草原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之一,成年水牛身高可达6英尺(1英尺约合0.3米),身长11英尺,雄性水牛最重可达1500磅(1磅约合0.45 公斤)。虽是食草动物,但却是最可怕的猛兽之一。它们集体作战,由一头成年雄性水牛带头,组成大方阵冲向入侵者,通常有数百头甚至上千头,它时速高达60 公里,在这样的阵势下,人会被踏成肉泥。

  10.毒镖蛙(Poison Dart Frog):

  这种蛙体形不大,但颜色很漂亮。但不要被其漂亮的外表所迷惑,更不要与其“亲密接触”。毒镖蛙生活在哥伦比亚地区,背上能分泌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能阻止肌肉运动,引起肌肉和呼吸麻痹,最终导致死亡。一只小小的毒镖蛙,它分泌出的毒液足以夺去10个人的生命,只需136微克就能杀死一个体重68 公斤的人。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1 AM
世界上最毒的10种动物

  经英国、澳大利亚、俄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19个国家的科学家评选出10种动物属“世界毒王”。依次为:

  1) 澳洲方水母:生活在澳大利亚沿海,人若触及其触手,30秒钟后便会死亡。
  2) 澳洲艾基特林海蛇:它长着一张大嘴,和澳洲方水母栖身于同一水域。
  3) 澳洲蓝环章鱼:这种软体动物的身长仅15厘米,蜿足上有蓝色环节,常在澳大利亚沿海水域出没。
  4) 毒鱼由:栖身于澳大利亚沿海水域。
  5) 巴勒斯坦毒蝎:生活在以色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
  6) 澳大利亚漏斗形蜘蛛: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市近郊。
  7) 澳洲泰斑蛇。
  8) 澳洲褐色网状蛇。
  9) 眼镜王蛇。
  10) 非洲黑色莽巴蛇。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1 AM
最常见的东西往往最易被忽视,即便它对维持正常世界不可或缺,也不免如此。引力就是最佳例证。若非三百年前有只苹果掉下来砸在一个伟大的脑袋上,人类认识引力恐怕还要多费些时日。

  假定有一台引力调节机,拨动其旋钮就能改变引力的大小,我们就会看到许多有趣的事。引力接近于0的状况,经常可以从电视上看到: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们,像慢镜头似地漂来漂去。假如他们不慎打翻了一杯茶,茶水就会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圆形的水滴,在空中跳动。此时引力若恢复到1g(即地球表面重力),宇航员就会重重地跌到地板上,随之而来的还一阵茶雨。

  宇航员在失重的太空中待久了,回到地面时就会很不适应,觉得全身沉重,走不动路,往往要锻炼好几个月才能恢复。同样,如果把引力调节机的旋钮调到3g或4g,我们这些人也会动弹不得,连移动一只脚也很费力。引力再强的话,大多数人都会吃不消的,还是赶快离开为妙。

  引力达到1000g时,树木就会被自身重量压扁;100万g时,石头也支撑不住而粉碎了,一切我们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幸存,只有光线看上去还是直的——就人类分辨能力而言,基本上还是直的。引力达到10亿g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原来笔直射向天空的光束出现了明显的弯曲。 如果引力继续加大,光线就会弯曲得如此厉害,以至于逆转回来射向地面。既然连光都不能逃脱引力的束缚,其它东西就更休想了。如果这时有谁不慎接近这片引力范围,就会陷进来再也出不去。一个具有如此强大引力的天体,将是一个对任何事物都只吞不吐的魔怪,一个无底的黑洞。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1 AM
英国《独立报》援引《新科学家》杂志的文章称,找到了十个最古怪问题的答案。

  人要多胖才能让子弹打不透?

  要达到这个目的人必须变得特别胖。最常用的九毫米直径子弹要穿过60厘米的人体组织后才会停下来。除此之外,即使子弹在体内停下来,它的冲击力仍会给内脏器官带来严重损害,人可能会死于由此产生的血栓。

  人被砍掉脑袋后还能不能感到疼痛?

  一项科学研究表明,不论死刑执行得多么利索,人被砍掉脑袋后不可避免地还要经受几秒钟的痛苦。即便使用被公认为最“人道”的断头台,死刑犯也难以逃脱至少持续两三秒钟的剧痛。不少事例表明,在刽子手行刑后死刑犯的头颅依然“活着”。举例来说,1905年曾经进行过一次可怕的实验:在一个死刑犯被砍头几秒钟后,一个法国医生呼唤他的名字,砍掉的人头作出了回应,睁开眼睛注视着医生,又经过了几秒钟双眼重新闭上。医生声称,当他再次呼唤死刑犯的名字时,又发生了同样的事,直到第三次人头才没了反应。


  穿黑色裤子或裙子,是否可使臀部看起来小一点?

  人的眼睛更容易感知鲜亮的色彩,因此人体各部分在深色服装的掩盖下会显得小一些。但是问题在于,这种效果只能在从背后观察人体的时候才能达到。当从侧面观察时,臀部的真实曲线就原形毕露了。


  人体共存在着多少种微生物?

  大约200种,其中约80种生活在人的口腔里。我们的身体是一座微生物工厂,每天生产出一千亿到一百万亿个细菌。在每平方厘米肠子表面上生活着一百亿微生物,而在每平方厘米皮肤表面生活着一千万个细菌。


  在人的牙齿、咽喉和消化道里细菌的数量最多,数量超过皮肤表面一千倍。


  为什么菠萝有那么多刺?

  菠萝多刺的表面似乎与它作为水果而存在的意义相矛盾。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在于人们实在太性急了。商店里出售的菠萝实际上还没有完全成熟。丛林里的动物只有在熟透的菠萝落到地上后才享用它。落在地上的菠萝几天后就变软了,可以很容易地被动物剥开。许多植物的果实都有刺,这是为了自我保护,直到果实完全成熟。


  为什么荨麻扎人那么疼?

  人的皮肤碰到荨麻后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这是因为在与人的皮肤接触时,荨麻叶子上的柔嫩茸毛会受损,分泌出由三种化学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它们会引起灼痛感。为消除这种疼痛,人们通常将酸模的叶子放在伤处皮肤上揉搓,因为酸模叶子能分泌出一种碱性物质来中和荨麻的毒性。


  大自然有没有创造出轮子?

  大自然中确实存在轮子,只不过人们不久前刚刚发现这一点。微生物利用圆盘来进行移动。细菌依靠细胞膜上的“小轮子”来行动,这些轮子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速转动(每秒钟100转),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提供电能。


  为什么在切开的苹果上擦柠檬汁,果肉就不会变黑?

  当刀子切开苹果时,果肉细胞被破坏,空气使细胞中的酶发生氧化。果肉变成深棕色时发生的化学反应能帮助细胞愈合。而柠檬酸能延迟苹果切开部分变色的过程。


什么动物吃黄蜂?

  鸟、熊、银鼠和家鼠。约133种鸟类以黄蜂和蜜蜂为食。它们会在树枝和树干上把蜂儿弄死,不会挨蜇。獾会刨开黄蜂窝将里面洗劫一空,完全不管蜂针带来的麻烦。蜻蜓、青蛙、螟蛾和甲虫也把黄蜂当成美味。

  鼹鼠洞有多大?

  鼹鼠靠进入其地下领地的蠕虫和其他昆虫为生。鼹鼠洞的大小取决于生活在它领地里的昆虫数量的多少。显然,和居住在贫瘠土地里的同类相比,生活在肥沃草场下的鼹鼠修建的洞穴要小一些。一只成年鼹鼠开挖的洞穴总面积可达7000平方米以上,里面纵横交错,上下相通,最多可有6层之多。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1 AM
鸡汤内含有的营养物质,只是从鸡油,鸡皮,鸡肉和鸡骨内溶解出来的少量水溶性的小分子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等.汤内含的蛋白质仅为鸡肉的7%左右,而汤里的鸡油大都属于饱和和脂肪酸,多喝鸡汤主要增加了一些动物性脂肪.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病人或若者都适宜用汤进补.
  (1)高胆固醇血症.血液中胆固醇升高的病人,多喝鸡汤,会促使血胆固醇的进一步升高.血胆固醇过高,会在血管内膜沉积,引起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等疾病.
    (2)高血压.经常摄取鸡汤,除引起脉硬化外,还会使血压持续升高,难以降下.而长期高血压,又可引起心脏的继发性病变,如心肌肥厚,心脏增大等高血压性心脏病.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2 AM
君士坦丁一世与基督教

君士坦丁究竟何时开始信奉基督教我们不得而知。最通常的一种说法是在穆尔维大桥战役( Milvian )的前夕,君士坦丁看到天空上闪耀著十字架样的火舌与这样的话:“这是你克敌的迹象。”不管君士坦丁怎样或何时成为基督信徒的,他总是非常热衷于基督教的发展。他最早期的行动之一就是颁布《米兰敕令》,根据这部敕令,基督教成为一种合法的、自由的宗教。敕令还要求归还先前迫害时期没收的基督教教会的财产,规定星期天为礼拜日。

颁布《米兰敕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相反,它标志著君士坦丁的统治正式对犹太教实行迫害的开始,而这种迫害在基督教化的欧洲持续了数百年之久。君士坦丁建立基督教决不是为了使它成为正式的国教,但是他制订的法律和其他的政策都有力地促进了它的发展。显而易见,在他统治期间改信基督教会增大在政治上谋到高官显位的可能性。他的法令给予基督教各种不同实惠的特权及税收豁免权。几所属于世界最著名的教堂也是在他的统治期间建成的,如伯利恒圣诞教堂和耶路撒冷圣墓(耶稣墓)教堂。

仅就君士坦丁作为罗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所起的作用就可以使他在史册中有一席之位。况且他的另外几个举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他重建并大规模扩建了古老的城市拜占庭,把它重新命名为君士坦丁堡,并定为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名伊斯坦布尔)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直到1453年仍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

君士坦丁对基督教派的内部事物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了解决阿利乌和亚他那修(两位神学家提出了相互对立的学说)的信徒之间发生的一场论战,君士坦丁召开了尼西亚会议──基督教第一次大公会议 (325年)。他在会上起了积极的作用,会议通过了《尼西亚信经》①,结束了这场论战,《尼西亚信经》成了正统的基督教学说。

君士坦丁制定的一些民法更为重要。他创建的法律规定某些职业(如屠夫和面包师)为世袭职业。他还颁布一道法令禁止佃农离开祖种的土地,用现代话来说,他把佃农变成了农奴,终生依附在那块土地上。这道法令和类似的法律为奠定中世纪欧洲整个的社会结构基础起到了积极作用。

君士坦丁直到临终时才肯接受洗礼,显然在此很久以前他就变成了基督教信徒。同样也很清楚基督教精神已完全使他神魂颠倒了。即使按照当时的标准来说,他也是残酷无情的,而且不仅仅是对他的敌人。不知何故,326年他的妻子和长子都死在他的手下。也许可以证明君士坦丁信奉基督教并没有真正改变历史的进程,而只是顺应了这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戴克里先帝王(284~305在位)疯狂地迫害基督教,但毕竟没有得逞,因为当时基督教的势力已非常强大,即使用最疯狂的手段也无法把它消除。当人们想到戴克里先企图消灭基督教的斗争终归失败时,也许会认为即使没有君士坦丁的干预,基督教最终也会赢得胜利。这样的猜想新颖独特,但却不能以理服人。很难说没有君土坦丁将会是怎样一番情形。但是很显然在他的鼓励下基督教的势力和影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扩大。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基督教就从少数人的宗教变成为地球上最大帝国里居支配地位的法定宗教。显然,君士坦丁是欧洲史上最伟大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名次比亚历山大大帝、拿破?懞拖L乩崭?咝??」芩?堑拿??人?挂?螅??撬?恼?呔哂懈??志玫挠跋臁�

①《尼西亚信经》:由尼西亚公会议所编订,故命。其主要内容为:相信上帝(即天主)圣父、圣子、圣灵(即圣神)。明确规定上帝为“独一、全能的父”和“创造有形、无形万物的主”;相信耶稣基督“在万世以前与父一体”,“受生而非被造”;相信圣灵(圣神)“是主、是赐生命的”,“与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崇”,“相信圣而公之教会”等。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2 AM
情人节(2月14日)

  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Claudius)。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沦丁(Valentine)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沦丁的祈祷。

  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人们怨声载道。男人们不愿意离开家庭,小伙子们不忍与情人分开。克劳多斯暴跳如雷,他传令人们不许举行婚礼,甚至连所有已订了婚的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悲愤地走向战场。年轻的姑娘们也由于失去爱侣,抑郁神伤。

  瓦沦丁对暴君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沦帝尼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

  消息终于传进了宫殿,传到了暴君的耳里。克劳多斯又一次暴跳如雷,他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人们苦苦哀求暴君的劾免,但都徒劳而返。瓦沦丁终于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是2月14日,那一年是公元270年。

  另外的版本似乎没有这一个精彩。传说中瓦沦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个时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着危险和死亡。为掩护其他殉教者,瓦沦丁被抓住,投入了监牢。在那里他治愈了典狱长女儿失明的双眼。当暴君听到着一奇迹时,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将瓦沦丁斩首示众。据传说,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落款是:From yourValentine(寄自你的瓦沦丁)

  历史学家们更愿意刨根揪底,他们关于情人节的演绎似乎令人信服。其实远远早于公元270年,当罗马城刚刚奠基时,周围还是一片荒野,成群的狼四处游荡。在罗马人崇拜的众神中,畜牧神卢波库斯(Lupercus)掌管着对牧羊人和羊群的保护。每年二月中,罗马人会举行盛大的典礼来庆祝牧神节。那时的日历与现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节实际上是对即将来临的春天的庆祝。也有人说这个节日是庆祝法乌努斯神(Faunus),它类似于古希腊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潘神(Pan),主管畜牧和农业。

  牧神节的起源实在是过于久远了,连公元前一世纪的学者们都无法确认。但是这一节日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例如史料记载,安东尼(MarkAntony)就是在公元前44年的牧神节上将王冠授与凯撒(JuliusCaesar)的。

  每年的二月十五日,修士们会聚集在罗马城中巴沦丁Palantine)山上的一个洞穴旁,据说在这里,古罗马城的奠基者(RomilusandRemus)被一只母狼扶育长大。在节日的各项庆典中,有一项是年轻的贵族们,手持羊皮鞭,在街道上奔跑。年轻妇女们会聚集在街道两旁,祈望羊皮鞭抽打到她们头上。人们相信这样会使她们更容易生儿育女。在拉丁语中,羊皮鞭被叫做februa,鞭打叫做fabruatio,实际上都含有'纯洁'的意思。二月的名字(February)就是由此而来。

  随着罗马势力在欧洲的扩张,牧神节的习俗被带到了现在的法国和英国等地。人们最乐此不疲的一项节日活动类似于摸彩。年轻女子们的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对男女成为情人,时间是一年或更长。

  基督教的兴起使人们纪念众神的习俗逐渐淡漠。教士们不希望人们放弃节日的欢乐,于是将牧神节(Lupercalia)改成瓦沦丁节(Valentine'sDay),并移至二月十四日。这样,关于瓦沦丁修士的传说和古老的节日就被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这一节日在中世纪的英国最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后,他们会互相交换礼物,女子在这一年内成为男子的Valentine。在男子的衣袖上会绣上女子的名字,照顾和保护该女子于是成为该男子的神圣职责。

  有史可查的现代意义上的瓦沦丁情人是在十五世纪早期。法国年轻的奥尔良大公在阿根科特(Agincourt)战役中被英军俘虏,然后被关在伦敦塔中很多年。他写给妻子很多首情诗,大约60首保存至今。用鲜花做瓦沦丁节的信物在大约两百年后出现。法王亨利四世(HenryIV)的一个女儿在瓦沦丁节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晚会。所有女士从选中她做Valentine的男士那里获得一束鲜花。

  就这样,延续着古老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习俗,我们得以在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向自己的朋友传递爱的信息。鲜花,心形糖果,用花边和摺穗掩盖了送物人名字的信物,不仅仅是代表着一份份真挚的爱,更是对敢于反抗暴政的瓦沦丁修士的最好缅怀。


圣诞节(12月25日)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浫觥钡乃跣础�?浫鍪墙袒岬囊恢掷癜菀鞘健R??谑且桓鲎诮探凇N颐前阉?弊饕?盏牡?�?砬熳#?蚨?置???凇U庖惶欤?澜缢?械幕?浇袒岫季傩刑貏e的礼拜仪式。但是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那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那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那路拉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那稣的受洗。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经过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那稣的诞辰。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12月25日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那稣降生的传说有关。

  耶苏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苏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苏”,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怼�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戶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时,耶苏要出生了!於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苏。后人为纪念耶苏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浫觯?湍钜?盏某鍪馈�

  圣诞节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纪念耶苏的诞生,但真实的诞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砹恕�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2 AM
Ianuarius
源于Ianus(雅努斯),他是古罗马宗教中的门神,有两张分别朝向两个方向的面孔,因此也被称为“两面神”。

Februarius
源于februa一词,意为“赎罪的祭品”。因为按照古罗马的宗教习俗,这个月是特别为奉献赎罪祭和洁净祭的时期。

Martius
源于Mars(玛尔斯),他是古罗马宗教中的战神。

Aprilius
源于aprilis,意为“ 花开之季节”

Maius
源于Maia(迈娅),她是古罗马宗教中的一位女神,是普勒阿得斯七姊妹(阿特拉斯化作昴宿七星的七个女儿)中的长女,司春季之田野,同时也是慈母和护育婴儿者的保护神。

Junius
源于Juno(朱诺)她是主神朱庇特的妻子, 司婚姻、生育和妇女之神, 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赫拉。

Julius
源于Julius Caesar(儒里乌斯 恺撒)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恺撒大帝”。(公元前100-公元前44)罗马将军、政治家、历史学家,他进军大不列颠群岛(55年)并征服了他的政敌庞培的军队(48
年),又追击其它敌人至埃及,他在那里立克来奥帕特拉为女王(47年),返回罗马后,被罗马人民授予终身一人统治的权力(45年)。次年3月15日,他被卡西乌和布鲁图斯领导的一群共和主义者谋杀身亡,因为这些人担心他图谋建立由他个人统治的君主制政权。凯撒大帝被刺死后,著名的罗马将军马克安东尼建议将凯撒大帝诞生的月份,用凯撒的名字--Iulius命名之。这一建议得到了元老院的通过。
Augustus
源于Augustus(奥古斯都)他本名为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 公元前27年─ 公元14年),儒里乌斯·凯撒的侄孙。他于公元前31年打败马克·安东尼及克来奥帕特拉,然后得到了整个帝国的统治权,于公元前29年称皇帝,并于公元前27年被授予奥古斯都荣誉称号。由于罗马元老院在8 月授予他augustus(奥古斯都)的尊号。于是,他决定用这个尊号来命名8月。原来8月比7月少一天,为了和凯撒平起平坐,他又决定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从此,2月便少了一天。

Septembrius
源于拉丁语序数词“第七”,因为这个月是罗马历法的第七个月。

Octobrius
源于拉丁序数词“第八”,因为这个月是罗马历法的第八个月。

Novembrius
源于拉丁序数词“第九”,因为这个月是罗马历法的第九个月。

Decembrius
源于拉丁序数词“第十”,因为这个月是罗马历法的第十个月。
作者: polaroid1856    时间: 2013-8-15 12:02 AM
如果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的最新观测结果获得证实,则生命前途可能极为不妙。物质将变得稀薄,所有眼中的恒星将离去,那时就真的没有新世界可供人类征服了,我们将真正成为宇宙中的孤独一族,而且可能根本就不能存在。

  现在宇宙学的观测表明,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而不是像科学家们一度认为的那样,膨胀到一个最大尺度后又开始收缩。因此,我们将不会注定在一场狂暴的“大收缩”中走向世界末日,这场大收缩将把人类现在以及未来的所有文明遗迹都一扫而光。初看起来,永恒的膨胀应该使我们乐观。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一个有充分智慧的文明利用无穷无尽的资源以永远生存下去呢?

  但是生命是靠能量和信息繁荣兴旺起来的:在永远膨胀的条件下,任何一种有意义的意识形式都不可能永远存在。

  永世的荒漠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Freeman Dyson于1979年发表一篇经典论文之前,没有几位宇宙学家深入考虑过一个永远膨胀的宇宙对生命的影响。自从Dyson的论文发表后,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们反复考虑这个问题。

  在一个可能具有无限体积的永恒宇宙中,人们希望能够收集无限多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但出人意料的是,智慧生命即使付出了无数代艰苦努力之后,可能仍然只能收集到有限数目的粒子,有限的能量以及有限数目的信息位。令人更感到沮丧的是,可用的粒子数、尔格(能量单位)数以及信息位数或许会无限增长,问题不是缺乏资源,而是难于收集这些资源。

  主要障碍恰好就是使我们能够期望生命永存的那个现象——宇宙膨胀。当宇宙的尺寸增大时,通常能源的平均密度就下降。宇宙的半径增加一倍,将使原子的密度下降为1/8。对于光波,这一下降的速度更快。由于宇宙的膨胀把光波拉长,从而吸走了光波的能量,因此当宇宙半径扩大一倍时,光波能量密度将下降为1/16。

  由于物质密度的下降,收集资源将成为越来越费时间的工作。智慧生物可采取两条截然不同的策略:让物质送上门来或出去搜寻物质。

  对于前者,从长远来看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引力来干此工作。

  败于虚空但引力也面临着同宇宙膨胀相抗衡的问题,因为后者使物体分开,从而削弱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只有一种情况除外:即宇宙刚好处于膨胀与收缩之间时,在这种情况下,引力将无限度地聚集起越来越多的物质。但是这种情况现在据认为与观测结果相矛盾,而且可以聚集起来的物质变得高度集中后,将坍缩成黑洞,从而把所有生命形式一扫而光。住在黑洞内部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在地球上是条条道路通罗马,而在黑洞内部则是条条道路(在有限的时间内)通黑洞中心,到了黑洞中心一切肯定都遭到分解和毁灭。

  并非所有的能量形式都同等地受到稀释的影响。例如,宇宙中可能充满了一个宇宙弦网络。所谓宇宙弦,就是其上聚集了能量的无限长而细的弦,它们可能是在宇宙早期不均匀冷却的过程中产生的。宇宙弦的每单位长度的能量不因宇宙的膨胀而变化。智慧生命或许可以尝试切断一根弦,集聚在断开的端头周围并利用它的能量。如果宇宙弦网络是无限大的,那么智慧生命就可以期望他们的能量需求永远得到满足。但奇就奇在这里,不管生命能做什么事情,自然界同样也能做。如果某个文明能够想出一种办法来切断宇宙弦,那么弦的网络将会自动分解开来。例如,黑洞可能自发地出现于弦上并吞食它们。因此,智慧生命或许只能在用掉有限的一点弦后就碰到了弦的断开的另一端。整个弦网络最终将消失,使这个文明又没有能量可用了。

  那么利用量子真空又如何呢?遗憾的是,如果真空放出能量的话,那么它就将跌落到一个更低的能态上,但真空已经是处于最低能态上了。

  无论我们多么聪明,也无论宇宙多么配合,有朝一日我们终将不得不面对我们可以支配的资源数量有限这一局面。

  我们必须学会用较少的资源生存下去。可行的办法之一是,设法降低我们的体温。可以设想通过遗传工程改造人类,使之能在体温低于35.8摄氏度的情况下活动。

  冬眠能使人长存?有机体的体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就不能再下降了。对于缺乏自信心的人来说,似乎是走投无路了。然而,Dyson想出了一个大胆的点子——冬眠。此时有机体将只有很少一点时间是醒着的。在睡眠时,有机体的代谢率将下降,事实上,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用来睡觉,有机体就可以只耗用有限的能量,但却能永远生存下去并可产生无穷多的想法。Dyson的结论是,永恒存在的生命的确是可能的。

  或许我们还可以放弃我们的身体。

  放弃身体的设想虽然看来像是未来主义的奇谈怪论,但要实现它却不存在根本的困难。许多科学家认为,意识并不是某一组有机分子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形式体现,从太空机器人到有知觉的星际云。大多数现代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都认为,有意识的思维是计算机能够实现的一种过程。在此我们不必关心其细节,我们还有几十亿几百亿年的时间来设计新的物理化身,有朝一日我们将把自己意识上的自我转移到这些化身上。

  把自己变成一组指令送到极远的新宇宙关于智慧生命能否永世长存的一个疑点,涉及到对计算的基本限制。计算机科学家一度认为,如果不消耗某一最低限度的单位能量,计算是不可能进行的。80年代,研究人员意识到,某些物理过程可以作为无损耗计算机的基础,这样的计算机运行时可以只耗用任意小的能量。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计算机只要降低速度就行了,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与其环境保持热平衡状态;其次,必须不丢弃信息。

  遗憾的是,这些条件在一个膨胀的宇宙中将成为无法解决的问题。

  由于宇宙的膨胀把光的波长拉长,有机体将不能发射或吸收为了保持与环境的热平衡而需要的辐射。而且,由于只有有限数量的材料供它们使用(因此也只能有有限的记忆),有机体最终将不得不为了容纳一个新的念头而忘掉一个旧的念头。这样的有机体可以以何种形式永恒存在呢?有限的信息意味着思维也是有限的。有机体将要做的一切就是重温过去,一次又一次地反复产生同样的思想。永恒的存在将变成一座监狱,而不是创造和探索那无穷无尽的过程。

  永恒的生命是否还存在其他的一线生机呢?如果引力的量子力学允许稳定的“虫洞”(Wormhole)存在,那么生命形式或许就能克服光速带来的障碍,进入宇宙的某些用其他方式无法到达的区域,并收集无穷无尽的能量和信息。或许它们也可以建造一些“新生”宇宙,把它们自己——或者是把如何重构它们自己的一组指令——送入新生宇宙中。这样,生命也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了。

  总之,如果关于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的最新观测结果获得证实,则我们的前途可能是极为不妙的。宇宙遥远星系的消失将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它发出的光将被逐渐拉长,直至最后无法探测到。我们能够看到的物质总量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

  但那是一万亿年以后的事情了。
作者: 自然之声    时间: 2013-8-24 04:35 PM
十万个为什么?




欢迎光临 JBTALKS.CC (https://mobile.jbtalks.cc/)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