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腰沒腰可是關係著邁向蘋果身材的路途,所以更該看以下內容,想辦法找回身形曲線,預防心血疾病上身呢!
內臟油膩膩 蘋果身材不可口
「蘋果型身材」指的是小腹凸出、腰圍變粗,像蘋果、啤酒桶一樣腹部較為肥胖的身型。但是,圓圓的小腹為什麼會跟心血管疾病有所關連呢?原因就在於人體的體脂肪可分為「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兩種,而囤積在腹部、腰圍的脂肪主要分布在內臟周圍,是為內臟脂肪。內臟脂肪的增加,會讓血液中三酸甘油脂、血糖升高及良性(HDL)膽固醇減少,形成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代謝症候群,而代謝症候群又造成許多健康危機,如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週邊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
蘋果型身材的「內臟脂肪型肥胖」,可不一定只發生在明顯看起來胖的人身上,許多外表瘦瘦的人或許BMI值落在正常範圍,但是肚子裡仍是堆積著脂肪,成為隱藏性肥胖的的一員。
這些隱性肥胖族多半為直筒型身材,容易因為自己「看起來」瘦而較不忌口,吃下太多油膩、精緻的食物,無形中使得過多的熱量讓內臟脂肪逐漸堆積、過高,引發動脈硬化甚至突發性中風等,因此平時就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搶救蘋果身材 飲食+運動跟脂肪說再見!
長庚紀念醫院營養師許美雅在《吃對食物不發胖!》一書中指出,常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就是「大腹翁」和「小腹婆」的高危險群,不過這種腰腹長肉的情形多為後天飲食失調,只要確實改變飲食習慣及配合運動,1~2個星期就可以看到腰圍數字下降。因此現在就來照著做,跟腹部肥胖說Bye-Bye吧!
每週慢跑32公里則可同時減少臟器脂肪和皮下脂肪的厚度
1. 運動減脂最有效
根據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研究175位習慣久坐不動的成年男女顯示,不運動者在6個月內內臟脂肪就增加了8.6%,相反的每天進行30分鐘以上的中度耐受力運動,6個月可減少6%的脂肪堆積,每週慢跑32公里則可同時減少臟器脂肪和皮下脂肪的厚度。因此運動可說是消除小肚肚不可或缺的利器,建議可以有氧運動加上肌力運動雙管齊下一起消除脂肪、雕塑身材。
2. 飲食控制 高纖蔬果不可少
黃愛玲營養師於《一生就減一次肥》一書中指出,局部肥胖多半屬於體脂肪過高的人,因飲食生活習慣影響,肥胖發生在不同部位,而腹部肥胖者大多偏好吃碳水化合物、高澱粉質、高糖分食物,累積較多三酸甘油酯在腰腹當中。因此若想從飲食下手,第一步就是開始減少吃進這些食物,把握多纖維、少油、少糖的原則,才能有效避免脂肪持續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