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1 09:04
709大集會終於落幕,現在是評估其影響層面的時候。
我認為,這場集會對國陣和民聯雙方的基本盤影響不大。不管民聯如何利用集會課題來宣傳,鄉區的馬來人仍然支持巫統;同樣的,無論貼上甚麼標籤,死硬派還是會支持民聯。
關鍵是709大集會是否影響游離和中間選民?左右的選票有多少?
可以看出,雙方在致力貶低和提高集會的成效。納吉說,大部份雪隆人沒有參與
;希山慕丁抨擊反對黨惡意引發混亂;總警長說,集會人數5千至6千人。淨選盟則形容集會成功,參與人數有5萬人。
雙方說詞落差竟如此之大。國陣希望外州的旁觀者不受影響,民聯則寄望這次集會和2007年集會一樣,在大選前取得漣漪效應。
但是,除了雪隆地區的民眾,外州居民一般上感受沒有那麼強烈,而且參與者有多少是民聯黨員也有待估計。所以是否已經影響游離票,見仁見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些人的記憶力很短暫,若過幾個月或明年才大選,可能已經事過境遷;而且相信國陣會宣佈惠民措施和制定策略,來抵消其效應。
在動員能力方面,也很難比較,民聯是全力以赴,而巫青團舉辦“愛國集會”,卻沒有得到黨的支持。
民聯肯定會在接下來的日子,借題發揮,但估計不會干擾納吉籌備大選的計劃。
集會結束後,群眾和警員聯手、收拾街道的垃圾、警官和獲釋的人士握手道別,又預示了甚麼?
另一方面,709大集會也讓國家和人民付出了一定的經濟代價。
除了時間和汽油消耗在車龍中,巴生河流域的中小企業也受到嚴重的衝擊。
人和貨物無法進城只是表面上的損失,實際損失無從估計,特別是數億令吉被“凍結”,無法在市場上流動。
經濟的活絡依靠資金的流通,數億令吉可能帶來一至兩倍的效應,特別是在週末,但小商人能向誰索取賠償?
此外,政府也必須承擔大筆的財務開支,包括從外坡調派警員到首都、24小時的輪班替換。如果1千667名被捕者,全部被控,也將耗費法庭許多資源。
淨選盟估計大集會開銷是15萬令吉,包括保釋被捕者,政府的開銷預料是其10倍或更多,這筆開支最終還是由人民買單。
世界經濟已經放緩,歐洲可能爆發金融危機,在這種情勢下,朝野應擱置政治對峙,集中精力振興經濟,這才是人民之幸!(星洲日報/一心不亂‧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http://opinions.sinchew-i.com/taxonomy/term/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