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要改變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要真正的做到、看到及摸到,所以民聯政府執政檳州後,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檳州在國陣執政了50多年來,都從未在州內設有中文路牌。然而,民聯上台未到半個月就使檳州成為首個馬來半島擁有中文路牌的州屬。”
制度化撥款學校
林冠英週二晚在丁能新村及丁能再也發表政治演說時說,檳州也制度化地撥款予華小及獨中。
他指出,在民聯執政的第二年中,檳州政府給獨中的撥款從100萬令吉增加至200萬令吉,華小的撥款也增加至800萬令吉。
“教育課題是不能夠被政治化,否則孩子的未來將會被典當,所以民聯州政府才會制度化地撥款予學校。”
他也說,所謂“摸到”的改變,就是州內人民在年齡達到60歲後,獲得州政府每年100令吉的回饋;樂齡人士過世後,家屬可獲得1000令吉。
“雖然這些政策遭國陣抨擊,並認為這會導致國家破產,其實民聯並沒有貪污腐敗,所以才能讓每個國民都能享有政府的回饋。”
他說,馬華一直以回教黨候選人諾瑪拉不與男選民握手作為競選課題,其實這是個人的選擇,就有如一些人喜歡吃牛肉,有些人則不喜歡吃。
因此,他促請馬華不要無中生有。
此外,人民公正黨副主席蔡添強指出,人民至今仍未看到國陣的真正改變,依然是以巫統做為主導,身為“老二”的馬華在一些課題上卻不敢出聲。
“巫統署理主席丹斯里慕尤丁發表的國陣拒絕復辦獨中,卻未見馬華做出任何的反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