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悉尼19日綜合電)澳洲《悉尼晨鋒報》週四刊登一則文,文中一名匿名女孩分享了自己身為澳洲華裔在當地求學的心路歷程,她指出,自己11歲時因無法考上精英學校,被父母羞辱「只能當妓女謀生了」。
女孩在這則題為《道德危機:我所知道的精英學校學生》的文中,指在澳洲移民社區中,存在一種過於重視成績、互相攀比、競爭力過大的文化現象,讓學術表現偏弱的她從小就被同胞嘲笑為“中國失敗者”。
她說:“10多年前,我並沒考上精英中學,用我中國移民父母的話說,‘你的人生結束了,以後你只能靠當妓女,撿垃圾為生了’,當時我只有11歲。”
她指,當時她每週六都會在一家華人開的輔導班上課,可是這些輔導班並不會關心學生的成績有沒有進步,他們只關心招生和業績。
她說:“在華人社區,似乎考上精英學校是走上成功之路最好的途徑,從7年級開始,每當我路過精英學校,都會默默低下頭,擔心他們會嘲笑我。”
女孩指出,“讀精英學校的必定是精英”這種觀點,源自於東亞嚴酷的學術競爭思潮,這也是很多華人選擇精英學校的原因之一。
女孩也說,她一旦考試成績不好,父母就會對她體罰。因為成績差,她被很多移民同學稱為嘲諷。曾經有一個精英學校的男生追求她,同學之間都取笑說對方是個“書呆子”。
最後,女孩對“精英文化”表示擔心,“在我看來,現在的澳洲正處於危險之中,父母和孩子都被灌輸了‘精英文化’,並認為精英學校地位高,這是一種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