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5日讯)台湾多间大学教职员涉嫌与厂商合作,以假发票向学校及国科会申报领钱,当局週五晚追加起诉15名教授及30名研究助理。
综合报导,这是彰化地检署去年12月依贪污罪起诉彰化师范大学洪姓教授、陈姓副教授等人后,又一轮新行动,震撼学术界。
检方指出,被起诉者的犯罪內容不尽相同,都以不实发票来申报公款,或在採购、维修器材设备时,规避採购法10万元新臺幣(1万令吉)以上需公开招標的相关规定,私下委由熟识的业者办理。
据悉,本案起源彰化师范大学两名教授,被检举勾结新北市国扬仪器公司,以不实耗材发票核销研究经费。
彰检调查发现,涉嫌与国扬掛勾的教职员,遍及台大、成大等知名大学,甚至包括教学医院医师,人数多达上百人。因人数眾多,检方採分批结案,这15名教授及30名助理是第一波。
查扣帐册显示,这些教授涉嫌2008到2010年间,分別向国科会、教育部或服务的学校,申请专案研究计划后,再拿国扬公司出具的不实发票核销经费,金额从5万新臺幣到50多万元新臺幣(5000令吉至5万令吉)不等。
这些教授对检方掌握的不实发票等事证,大多辩称没有一分一毛进到自己口袋,用来购买影印机、影印纸、碳粉等耗材,全用在研究专案计划上;也有教授和助理承认这是「弹性」作法,方便核销作业。
教部:便宜行事
阳明大学校长梁賡义接受中央社记者电话访问,证实「间接听说」校內有2位教授被起诉,但消息还需要確认。
如果证实校內有教授涉案,校方会进一步了解状况,「毕竟是我们的老师,学校也会尽力提供协助」。梁賡义表示,起诉並不是被判刑,目前不会有停聘、解聘等动作。
台湾大学主任秘书张培仁表示,校內同仁已查过所有名单,確定这轮追加起诉名单中,没有台大教职员。
教育部次长陈德华表示对教授被起诉感到惊讶,相信多数教授是便宜行事,或不清楚相关规定,误触法网。一部分可能是受限于核销制度,教育部去年和国科会討论后,已鬆绑相关规定,让经费核销更为弹性。
他亦指出,不论是用贪污罪还是偽造文书,被起诉的教授都是学术界菁英,人才培养不易,会联繫各校,瞭解校內人员的涉案状况,必要时提供司法上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