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的數位相機功能愈來愈強了,在處理對焦的功能設定方面,有二件事情一定要了解,那就是「對焦模式」以及「對焦點選擇」。

何謂半按快門?
數位相機的快門是兩段式設計,當使用者輕按快門按鈕,至感受到稍有壓力時,便啟動了第一段開關,DSLR開始進行對焦與測光,如果再將快門按鈕繼續往下便觸動第二段開關,才會正式拍照。

一般我們稱呼啟動第一段開關的狀態為「半按快門」,半按快門之後,數位相機就會開始對焦,對焦之後,物體才能清楚的成像。



基本的對焦功夫-對焦鎖定
對焦操作時只要輕按快門按鈕即可啟動自動對焦(AF)。當機身確認焦距後,相機在取景器亮起對焦確認的綠燈,發出嗶嗶聲並且對焦停止。只要將手指保持按鈕半按狀態,焦距就會鎖定在當前位置,這稱之為對焦鎖定。對焦鎖定可以保持主體目前和我們之間的焦距,並且可以讓我們重新構圖(上下左右移動構圖,而不是前後哦),而不會因為失去焦距而模糊。



對焦模式
所謂的對焦模式,就是指相機如何完成對焦的動作。常見的對焦模式有三種,分別是單次自動對焦(Single-Shot AF)、連續自動對焦(Continuous AF)及手動(Manual Focuse)。對焦模式的切換,有的在鏡頭的接環旁邊,以「S、C及M」表示,有的則是在機身內的選單中,或是在機頂的設定鈕。



1)單次自動對焦(Single-Shot AF)
當使用者與被攝者之間的距離固定,而且物體是靜態的,可以使用單次自動對焦,這也是最常用的對焦模式。通常,如果相機沒有完成正確的對焦是無法按下快門鈕的。
單次自動焦適用的場合:靜物、風景、人物、花卉等。



2)連續自動對焦(Continuous AF)
連續自動對焦通常用於運動攝影。當相機設定為連續自動對焦時,如果主體不斷的朝向相機移動,只要攝影者將對焦點框在主體上,並保持半按快門按鈕的動作,相機就會連續對焦。通常這種對焦模式,要配合連拍的效果會更好。此外在本模式之下,只要拍攝者全按快門鈕,相機即會拍攝照片,不管主體的對焦是否準確。
連續自動焦適用的場合:運動、競速、動態物體等









3) 手動對焦(MF)
在某些情況下,相機的自動對焦並不太好運作,比如場景太昏暗、拍攝的物體缺少對比度清晰的區域,像是一面單色的牆壁、隔著網子、籠子進行拍攝,會讓機身的自動對焦系統失靈,在這些情況下,手動對焦可能效果更好。手動對焦是以手動的方式,以轉動鏡頭上的對焦環來完成對焦。要進行手動對焦之前,先要將對焦模式切換到手動對焦(由機身上的設定或是鏡頭本身)。來回轉動對焦環,並以肉眼在觀景窗中確認主體是否變得清楚,當清楚的呈現即表示對焦準確了。
手動對焦適用的場合:微距、昏暗場所、任何自動對焦難以對焦的場所。




對焦區域
目前的DSLR都具有多個對焦區域,使用者一定要理解多對焦區域的運作及設定,才不會發生相機選擇的對焦位置,和我們所想要的位置不一樣的狀況,一般來說,DSLR大致上可以區分為三種對焦區域模式,分別是廣域(自動)、動態及單點。

1)廣域或自動對焦區域:快速寫意的用法
在這種模式之下,相機將自動選擇包含離相機最近拍攝對象的對焦區域。通常在使用情境模式時,相機會自動設定為這種對焦模式,如果在進階的P、S、A、M模式,使用者未特別指定的話,也是這種模式。在本模式之下,使用者無法決定對焦區域,完全任由相機決定,因此適合用在拍攝一般的遊遊速寫、生活紀錄,或是團體照之類的。

2)動態區域:對付動個不停的拍攝主體
用戶可以手動選擇對焦區域,但即使拍攝對象暫時離開所選對焦區域,相機也會依據來自其他對焦區域的資訊進行對焦。用於不規則運動中的拍攝對象。一般使用情境模式的「運動攝影模式」時,機身會自動將對焦模式切換至本模式。當使用P、S、A、M模式時,如果要拍攝運動主題,可以將對焦模式切換至連續對焦,並將對焦區域模式切換為動態,以增加成功的機率。

3)單點對焦區域:你最實用的對焦區域模式
使用者可以運用對焦區域的操作鈕。來選擇特定的單一對焦區域,你所選擇的對焦區會亮以紅點,相機只會以使用者所選擇的對焦區域的物體進行對焦。這是最通常也是使用率最高的對焦區域模式,建議在靜態及大多數的拍攝場合使用,如一般的人像、風景等等。

如何手動選擇對焦區域
各廠牌機身對於手動選擇對焦區域的操作略有不同,以下图為例:



如何選擇正確的對焦位置
1)要拍出整體清晰的泛焦效果
當整體要清楚對焦時,記著要縮小光圈,把焦距拉遠(廣角),並對焦在中間前一點的位置。

2)慢快門拍攝流水時,應對焦在不動的東西上
流水在慢快門下會霧化,因此應該對焦在一些靜的物件上,突顯流水的流動。

3)沒有清晰的對焦範圍時,應該對焦在構圖近自己的1/3處

4)當主體未能成功對焦時,可以找相同距離的物件來對焦

5)近景和遠景距離大時,應對焦在近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