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ipibubu1985 于 2011-9-23 01:00 AM 编辑
舞在紐約: 俄羅斯芭蕾舞團一百周年紀念展
今年五月十九日是俄羅斯芭蕾舞團Ballets Russes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俄羅斯芭蕾舞團除了為芭蕾舞藝術開創了先河,在現代藝術史上亦有住極大的影響力,因爲這舞團聚集了無數充滿前衛思潮的藝術家,例如畫家畢加索 (Pablo Picasso)、馬蒂斯(Henri Matisse)和巴克斯特(Léon Bakst)、作曲家史泰文斯基 (Igor Stravinsky)、當然還有著名的編舞和舞者尼金斯基(Vaslav Ninjinsky), Michel Folkine, Leonide Massine, 巴蘭釗(George Balanchine)等等。而負責把衆多才華洋溢者聚集在一起的“百樂”,就是來自俄羅斯的文藝沙龍界名人狄亞基列夫(Sergei Diaghilev)。
俄羅斯芭蕾舞團創辦人狄亞基列夫
左起:史泰文斯基、不知名的女仕、狄亞基列夫和巴克斯特
舞團的芭蕾舞演員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期間從俄羅斯逃亡到巴黎或歐洲其他地方的難民。他們其實從來未在俄羅斯表演過!他們的首演是在巴黎的Théâtre du Châtelet 舉行的。其中有一套舞劇,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它的大膽内容、“非傳統芭蕾舞”的表現方式、“醜陋”服裝和聼起來不和諧的音樂,是如此的前衛、充滿原始味、令當時的觀衆大爲震驚、鼓噪、甚至引起騷亂,紛紛向表演者怒駡、丟物,或離開劇場!
春之祭
如今最爲人熟悉的Ballets Russes創作,除了春之祭外,還有Petrushka, Firebird, Scheherazade, Sylphides, Le Spectre de la Rose, L'après-midi d'un faun, Les Noces等等。
狄亞基列夫第一個聘用的芭蕾舞家是Tamara Karsavina:

無數俄羅斯芭蕾舞團的演出海報之一
舞團在狄亞基列夫去世後停止演出了九年,然後分列爲兩個不同的舞團,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 和 The Original Ballet Russe。 前者以其三名“Baby Ballerinas”而出名:Tamara Toumanova, Irina Baronova 和 Tatiana Riabouchinska,她們都在十幾嵗就成爲專業芭蕾舞演員,在台上表演了!
在Ballets Russes成立一百周年之際,世界各地的舞團也有大大小小的紀念性表演活動。
而一些專注表演和舞蹈藝術的的博物館和圖書館也有關於這方面的展覽。筆者在紐約有幸看了一個在紐約表演藝術公立圖書館展出的紀念展覽,非常精彩。
位于林肯中心的紐約表演藝術公立圖書館
除了能在電視屏幕上欣賞到幾套有代表性的舞劇外,還能看到狄亞基列夫和巴蘭釗等手寫的信件、筆記,和史泰文斯基手寫的樂譜草稿等等。還有無數的海報、場刊、圖畫和佈景設計,真是令人嘆為觀止。結果我去了兩次才能把所有展品仔細地看完。
以下是芝加哥的Joffrey芭蕾舞團在七十年代時,按照原本“春之祭”的戯服而重新再做的:
下面是玫瑰花魂(Le Spectre de la Rose)的戯服
另外我還看到了Anna Pavlova 的一雙足尖鞋(made by Nicolini),它就在上圖的最中間位置,可是由於不准攝影(這些都是偷拍的!),所以未能拍到近照。
下圖的左邊是尼金斯基的頭像,是他在"L'après-midi d'un faun" 裏的造型。右後方則是畢加索為“Parade”而設計的舞臺佈景:
不少舞蹈雜誌都出版了紀念Ballets Russes的特刊,例如英國的Dancing Times
還有Dance Europe Magazine:
雖然大部分俄羅斯芭蕾舞團的上百個舞劇,如今並沒有機會看得到,但是這個舞團和它後來演變成的兩個舞團,對歐美、甚至澳洲的舞蹈藝術,都起了莫大的啓蒙和衝擊作用!單是從巴蘭釗後來成立的紐約市芭蕾舞團,就可以看到它其中一個重要的文化遺產了。
最後順便跟大家介紹一下一套叫"Ballets Russes" 的記錄片,是我兩年前看的,它主要講述的是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訪問了當時(2005年)還在生的幾位“Baby Ballerinas”和其他重要的舞蹈演員。他們舞蹈終身,在年邁時仍然不停教舞、練習,甚至表演(character roles),真令人佩服、感受良深,值得一看!
其實俄羅斯芭蕾舞團的人物和事跡,在近代啓發了很多藝術的創作,包括電影製作。其中最爲人知的可能就是"紅菱艷"("The Red Shoes")。這套以蒙地卡羅為背景的芭蕾故事,活生生地描繪了Ballets Russes 舞團的領導和舞者間的糾纏。飾演女主角的Moira Shearer是英國Sadler Wells Theatre的一位舞蹈演員,這個角色其實原本是由瑪歌芳婷所演的,但是由於她受傷,所以由Moira代替了,而我覺得Moira 非常稱職呢!另外兩位男演員是由真正的俄羅斯芭蕾舞團的舞者/編舞者,Robert Helpmann
浪漫主義芭蕾及足尖舞的誕生
如果說“La Sylphide” 是浪漫主義時期芭蕾舞的始創之作, 那“Giselle”《吉賽爾》便可算是這時期的代表作了。“Giselle”原名是“Giselle, ou les Wilis”, 即“Giselle, or
the Vampires (疆屍)”。
《吉賽爾》的編舞者包括Jean Coralli (1779-1854) 和 Jules Perrot (1810-1892) (Auguste Vestris 的學徒)。而女主角吉賽爾則由 Perrot 的女友 Carlotta Grisi 擔當。當時她是後起之秀,由於 Marie Taglioni 和另一位旗鼓相當、亦是台上敵人的Fanny Essler,分別在意大利和美國演出,所以這個浪漫主義芭蕾舞最長壽的角色便順利成章地讓給了 Grisi 去演繹了。
在浪漫芭蕾時期,女舞蹈員的地位首次凌駕在男舞蹈員之上。這時,中產階級亦開始出席舞劇表演,並忠心跟隨着他們崇拜的女舞者。除 Taglioni,Essler,Grisi 外,當時的舞后還包括 Lucille Grahn 和Fanny Cerrito。
在Perrot 的一齣沒有情節的芭蕾劇“Pas de Quatre” (四人舞)中,主演的女主角有四位,包括 Taglioni, Grisi, Grahn 和 Cerrito。在編排她們出場的次序時,Perrot 遇到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如何排才不會損害個人的自尊心呢? 最後的解決辦法,是按照年齡排,而壓軸出場的當然就是年資最高 Taglioni 了。這齣舞劇的「劇照」(實是繪圖)中,四人穿着浪漫的粉紅紗裙,成為了浪漫芭蕾時期的象徵。
A. E. Chalon 的石版畫: Carlotta Grisi (左), Marie Taglioni (中), Lucille Grahn (右邊後排), 以及 Fanny Cerrito (前排最右) 在 Pas de Quatre 1845 於倫敦公演的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