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特別贪吃,特別爱看烹飪节目,也特別喜欢下厨,这么多的“特別”在泰华宫掌舵人李紊遵心里筑起了一个伟大的梦想,他对自己说:“我要成为一个可以煮出美味食物让所有人品尝的好厨师,饮食业就是我发光发亮的舞台。”
“大概9岁开始就喜欢上烹飪,也清楚知道自己不爱唸书,常常窝在厨房里钻研食材、研究厨艺,也爱看烹飪节目,觉得当厨师的出路非常广,还有许多到不同国家去交流的机会。”
“当时心想如果可以像他们一样是很不错的了,而且学得一门手艺,不论去到哪里都不愁找不到工作,到任何地方都能生存,一心一意要成为厨师的念头油然而生。”李紊遵缓缓说出他当厨师的初衷。
抱著这种想法,17岁时李紊遵进入一间烹飪学院开始了学习烹飪的生涯,因为喜爱美食,同时又拥有一个梦想的缘故,因此学习过程中他都认真以待。
回忆当初入行时,李紊遵的家人极力反对儿子进入这行业,因为觉得做厨房的没有什么前途可言,更多的期许是希望他能够往会计领域发展。但是,李紊遵却坚持己见不放弃。
眼前的李紊遵看起来很靦腆,但善意笑容里总是流露出一股坚毅与自信,说到学习烹调的过程,他都秉持好学、勤奋、毅力的心態,一步一脚印地走过去。
在烹飪学院出来后,李紊遵开始在餐馆由低做起,常常在人去楼空时,自己坚守著阵地,默默钻研,渐渐的他的厨艺提升得很快,甚至一些大厨也惊叹于他的悟性,基本上不用大厨说第二遍,这个小伙子就学会了。
李紊遵则轻描淡写地指出,厨师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自己的事业,正因如此,他將自己的努力和用心投入进去,进步自然而然就会特別大。
厨房流行这么一句话:“被骂还要笑,笑了还要说谢谢!”李紊遵就运用了这句话来勉励新进入这行的新学徒。“其实也没什么,做这行就是不要怕吃苦,也要努力肯学习,即使被长辈骂也要虚心听讲,只要捱得过,总有出头天。”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自己学得有多好,而是因为一些师傅教得好。李紊遵入厨以来先后跟隨多名师傅学习,说到这里,李紊遵满心的感激,不讳言师傅们对他毫不藏私,倾囊传授。
比如现任“港城饮食业集团”行政总厨何志强更是李紊遵的其中一个恩师。“他是个很肯教导新人的厨师,在他身上我学到很多人生道理与哲学;另外一个‘阳城酒家’的主厨阿龙师傅也让我十分敬佩,我跟隨他多年也学会什么是吃苦,体验到压力之余,又学习到什么叫动力。”
因为自己的好学,25岁的李紊遵就出师了,抱著学多点东西,经大场面,有大歷练,得大成功的想法,自己出来搞饮食业,挑战很大。“社会经验毕竟不足,也不晓得经营生意之道,没多久生意惨澹,结果又重操故业,重新由低做起。”
李紊遵没有因此沮丧,乐观的他一直鼓励自己说:“由低做起没什么不好,只要肯努力,还是会成功的。”经过一番磨练和挑战,28岁的他终于走上了主厨的岗位,之后转至云顶“泰华宫”,担任总厨一职。
边聊边品尝李紊遵精心炮製的美食佳餚,说说笑笑中,原本慢热的李紊遵开始侃侃而谈起来。李紊遵说,做厨师,德是第一,厨是第二,只有把德和厨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取得真正的辉煌。
“毕竟是过来人,我对下属不会採取骂的方式,我比较注重一个人的修养,態度认真之余,也不可以乱发脾气,只要做到德厨合併,即使烹调手法不怎么高明,其实就是一名好厨师。”
除了精湛的烹调手艺贏得顾客的好口碑,李紊遵也曾参与无数次的烹飪比赛,也夺得无数个奖项,证明了男人在厨房里也能够找到成功和快乐。21岁那一年参加亚洲美食比赛,无心插柳下凭著《Jungle Book》作品获得金奖,让李紊遵始料不及。
“完全没想到自己的作品会获得评审青睞,我觉得除了是运气,还要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奖项对我来说,是自我肯定的一种表现,甭提夺奖与否,只要有人懂得欣赏,就意味著你已经成功了。”
入行18年,李紊遵对烹调仍保有热诚。“从第一天做厨师至今,我从未厌倦,更不会放弃烹飪。”但是,他期望在未来不会站在前锋,而是专注于研究烹飪、培养新血。“用心经营未来,用心与同行交流以拥有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升饮食业的水准。”
泰华宫Imperial Rama
地址:Level 2, Highlands Hotel, 69000 Genting Highlands, Pahang Darul Makmur.

黑菌皇燜澳洲鲜鲍:用上澳洲鲜鲍,添加了由南瓜及红萝卜燜煮成的酱汁,入口味鲜汁多

青咖哩鸡柳:青咖哩的煮法味辛肉嫩,配上泰式炒饭一起吃,產生两种不同的口感

榴槤天妇罗:简单以麵粉包裹榴槤一起油炸,光闻起来就爽脆极了,吃下去一如预料般外脆內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