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說,當月亮和太陽處於地球兩側,並且月亮和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時,從地球上看,此時的月亮最圓,稱之為“滿月”,亦稱為“望”。農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是滿月可能出現的時段。
為何最圓的滿月在農曆里的出現日期不固定呢?天文專家解釋說,月亮圓缺變化一週為一個“朔望月”,所經歷的平均周期約為29.53天。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必須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發生在凌晨,或者上午、下午,也可能發生在晚上,而且每個朔望月本身也有長有短。這樣,月亮最圓時刻的“望”最早可發生在農曆十四的晚上,最遲可出現在農歷十七的早上。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農歷正月中“望”的時刻出現在農曆十六,所以今年元宵節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而且是連續3年如此。(星洲日報/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