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生活中難免出現逆境,
我經常勸勉大家,處理棘手的問題時,
應該坦然地面對它、
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也就是說,遇到任何困難、
艱辛、不平的情況,都不逃避,
因為逃避不能解決問題,
只有用智慧把責任擔負起來,
才能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
面對煩惱的方法如何面對問題?
即是告訴自己:任何事物、
現象的發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
我們不須追究原因,也無暇追究原因,
唯有面對它、改善它,
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
很多人都說,我是好人,
為什麼我還要遭受這麼多的苦難?
我們要知道,有物質之身就有果報、
就有障礙,
如同有大地山川,就有風雨雲霧。
即使是大修行者也要受果報的,
例如佛陀曾遭大石塊擊傷,
也曾罹患重病。
但是果報和障礙未必會招來煩惱,
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異就在於此。
凡夫破自身的遭遇所苦,
信心就會退轉;
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煩惱所障。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智慧,
清楚辦知煩惱的緣起,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因果必須配合因緣。
對於任何情況,如果能夠改善它,
當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
便面對它、接受它,絕不逃避,
但是要盡力改善。
逃避責任,逃避果報,是不合算的,
改善情況才是最聰明的。
經過計劃的事物也不一定完全可靠,
也會發生意料之外的情況,
這時候就應該要接受它,
然後想辦法處理它,
因為,因緣就是如此。
所以,
如果計劃好的事在過程中發生問題,
不必傷心也不必失望,
應該繼續努力,促成因緣,
還是有成功的機會;
如果經過詳細的考慮,
判斷因緣不可能促成,
那也只好放下它,
這和未經努力就放棄是截然不同的。
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
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
能作如此想,
對一切人都會生起同情心與尊敬心。
同情人家也是未解脫的凡夫,
尊敬人家也有獨立的人格。
平常生活中,
禪如何教人安心呢?
禪的態度是:
知道事實,面對事實,處理事實,
然後就把它放下。
無論遭遇任何狀況,
都不會認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
如果已經知道可能會
發生什麼不如意的事,
能讓它不發生是最好的;
如果它一定要發生,
擔心又有什麼用?
擔心、憂慮不僅幫不了忙,
可能還會令情況變得更嚴重,
唯有面對它才是最好的辦法。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像正被
困在火海中的人,來向我求救。
通常我會傾聽他們的問題,
知道他們所焦慮的是什麼,
但不會將他們的焦慮,
變成我自己的夢魘。
我給他們的建議有一個原則:
對感情的問題,宜用理智來處理;
對家族的問題,宜用倫理來處理;
即使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
也應用時間來化解、淡化;
如果真是無法避免的倒霉事,
那只有面對它、接受它;
能夠面對它、接受它,
就等於是在處理它,既然已經處理了,
也就不必再為它擔心,應該放下它了,
不要老是想:「我怎麼辦?」
而是睡覺時照樣睡覺,吃飯時照樣吃飯,
該怎麼生活就怎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