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能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总是抱怨有做不完的功课,但每次你去看,他不是在玩笔,就是对着天花板发呆,或者玩弄直尺,根本没在做功课。这种情况下,你不能责问孩子,因为他真的以为自己整个晚上都在做功课。“孩子为什么拖拖拉拉?”“怎样帮助孩子改掉拖拖拉拉的坏习惯?”这是令许多父母都头疼的问题。

爸爸妈妈,应该怎么正确有效地教育孩子呢?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其中之一,就是面对慢吞吞的孩子,急到开骂最没效果!
早上送孩子上学,总是听到家长们一直在说:“快点!快点!你怎么这么慢呢?”,一会儿书包没背好,一会儿外套忘记脱,不急不慢,好像都没有感觉。
我发现有些家长会急到开骂,孩子或许当下会快一点,但隔天又是同样用慢吞吞地方式在进行,到底是性格原因?还是有什么问题?如何有效的引导呢?
太多家长在问孩子动作慢吞吞的问题了,因为每天总是皇帝不急,急si太监! 其实很有可能是孩子性格及感觉统合能力失调在作祟喔!
一般来说,感官的处理能力不佳,对学习及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很大相关。

1.视觉整合能力不好,会让孩子逃避写作业
这类的孩子找东西或整理东西会很慢,一双鞋明明就在眼前,怎么看就是看不到,那怎么可能快得起来?
2.听觉整合能力不好,会影响学习效率
这些孩子听指令的能力会很弱,左耳进右耳出,变得要三催四请,而且明明讲了三件事,最后只听到一件事情,除了学龄前,团体的复杂指令跟从会受到影响,学龄后更会影响到听写的能力,怎么会不慢吞吞?

3.平衡感整合能力不好,会影响孩子专注力集中
这类孩子整天警醒程度总是很差,常常没有清醒过来,无法与环境互动是最大的问题。这些孩子除了容易赖床之外,有时候还容易发呆恍神,专注力不够,学习的焦点不能集中,或团体都已经进到下一个步骤了,他还没跳脱上一件事,难怪会表现的动作慢吞吞。
4.协调能力不能忽视
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因为手眼协调能力差,影响到大肢体动作的发展,不要说体育课跟不上,连排队的步调都跟不上!

不要跟孩子说“快一点”,要说这句话:
如果孩子慢吞吞的行为持续很久,爸妈调整了教养的策略也没有用,我们将不再认为只是单纯的学习动机的问题,而是大脑的感觉处理能力有了状况,也就是感觉统合失调!
面对这样的孩子,应该这样对他(她)说:

@ 写字慢吞吞的孩子, 父母要说:“我们先画画,让小手动一动”,不要一回家就叫孩子写作业,因为小手的肌肉还没活化,写字就会慢吞吞。在运笔写字前,先让孩子去涂鸦或玩玩黏土,透过暖身活动,唤醒掌部的小肌肉群。
@ 吃饭慢吞吞的孩子, 父母要说:“我们先用小嘴巴玩游戏”,吃饭前给孩子一些口腔游戏,如吹泡泡及吹乐器,再加上一些简单的口腔按摩会更好。

@ 动作慢吞吞的孩子, 父母要说:“我们先去跳跳绳,让小脑袋清醒,再来写作业”,学习比较困难的作业前,让孩子5-10分钟去身体动一动,例如跳绳、骑单车、跑步,都是提神醒脑的好活动。
@ 起床慢吞吞的孩子, 父母要说:“我们先听音乐,太阳公公在等你起来一起玩哦”,除了让孩子更早半个小时上床,也可以增加一些新的起床仪式,如使用触觉刷刷手脚及按摩、放音乐刺激孩子的听觉、打开窗帘让孩子视觉接触到阳光、用棉被重抱孩子提供触觉刺激,都是很好的方法。
文章来源: 教学小蜜蜂 Teacher Malaysia
http://www.cocomy.net/blog/smallb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