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y123 于 2015-12-5 02:13 AM 编辑
彩色羽翼 发表于 2015-12-4 11:15 AM 
恩,对呀
我的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目标
但是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我寻找的目标,整个过程我一共花了接近5-6年时间才摸索出来。
因为个人很懒散,又没什么才华,好吃懒做,贪玩。
迷茫时期:
SPM大考, 我完全不读书, 进考场最多一小时就出来。
早上一张 paper,下午一张paper,
那个paper和paper之间的午休,我是去 cyber cafe渡过的,完全不读书。
人生当时没目标,非常迷茫,也从不考虑,因为“前途”这东西,一烦恼起来就没完没了,
所以选择逃避,选择打机。但是这一点我自己很清楚因为选择不读,就意味着要有一定的觉悟。
大方向探讨时期:
由于SPM成绩很差,加上当时毫无目标,所以加入了中六STPM,心想说用1年半的时间为自己摸索目标。
结果最后我却在那个最后的求学时段,探讨到我的兴趣所在。
当时心想 “大方向有了,STPM即使再难也要得到申请国立大专的requirement” 所以下了一点功夫。
起码大方向有了,我懂我要走什么方向,也懂我该怎样实现
坚信大方向,一直往前走:
STPM放榜后,成绩如我预料,勉强过关,却是大方向的最低requirement。 我做到了,头也不回。
申请UPU8个选择,我都全选大方向的科目。
结果,我也得到我想要的choice
探讨目标的最后阶段:
大学四年,由于我懂大学的法则,所以我也不读书。
四年,我用混的。FYP都是最后一个月在开始做。
在大学最后一年,我遇到“伯乐”。
我觉得“伯乐”做的,是我感兴趣的东西。
于是,“目标”锁定。
毕业后的过渡期:
很多人毕业后,都赶着找工作。
我却不这么认为。
因为我懂我的目标,我懂目标的市场。
我用了毕业后的5个月时间都在休息、台湾背包旅行1个月、看书。
我从不觉得这段时间很颓废。
目标实现:
5个月的休息时段里,我接了超过5通以上不请自来的interview call。
我全部都拒绝,因为我知道,我想要的目标不是那些底薪3千的工作,或者安稳的饭碗,却没热忱的职业。
5个月后,机缘巧合下,目标送上门。
我把握了仅有一次的机会,第一份面试直接过关。
这一份职业,就是我的目标
我的热忱,我的理想。
目前我工作未满一年,但工作性质经常到处飞出国外。
底薪不到3千,只要只要飞出国,allowance净赚过万。(注:纯粹炫耀,可不理会 xD )
虽然只是刚开始,但是我很清楚知道这一份工作,这一个目标,是我一共用了6年时间慢慢摸索出来的。
P/S:
我的工作是教育路线。严格来说,我是一位老师。
我给你的建议很简单,
多花时间摸索你的目标,没目标也要有大方向,思绪凌乱的时候,多看书沉淀自己。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没必要给自己无形的压力。
只要每天都花一点时间 “寻找自己”,你就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所在。
只要有大方向,就不会那么迷茫。
题外话: 我常常在论坛看到楼主类似的帖子,都一定会留言。
因为大马教育制度,父母的思维一直不鼓励孩子追求梦想,稳打稳扎打工就好。
所以不管SPM, STPM,diploma,degree的毕业出来,都迷茫极致。
“人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大人物都是梦想家。他们看待事物有如春天早晨的柔和罩雾,或是在寒冬那漫长傍晚里艳红的火焰。有些人逝去了自己的梦想,但其他人则会怀抱并保护它们;直到这些梦想为他们带来光芒及实践之前,在难熬的时段这些人仍抱着真诚及希望,等着美梦成真的那一天。”
--美国第 28 任总统 – 伍德罗威尔逊
Paiseh,超长气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