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未必,給嬰兒餵養配方奶粉,同樣有許多風險,包括奶粉成分問題、奶粉製作過程受污染、奶瓶溶出物,還有水污染和細菌污染的問題。
基于這些因素,醫學專家建議,在嬰兒傳染病和腹瀉致死重災區,母親不論有任何疾病,都應該繼續餵養母乳。
奶粉污染
除了幾年前中國發生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在美國、荷蘭、英國、法國等國家,都發生過配方奶粉遭沙門氏菌或放射性物質污染的事件。
嬰兒感染沙門氏桿菌幾率,高于其他年齡層人士。
嬰兒在感染沙門氏桿菌后最常見的症狀,是腹瀉和發燒,通常會在一個星期內恢復,但也有嬰兒因為感染而死亡。
今年7月,中國廣州市工商局對市場乳製品進行檢驗時發現,該國名牌幼兒配方奶粉“南山倍慧”含有致癌物質黃曲霉毒素M1。
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是乳牛飼料被黃曲霉毒素B1污染,黃曲霉毒素B1在乳牛體內羥化成為黃曲霉毒素M1。
在美國也曾抽檢出15種配方奶粉含有過氯酸鹽(perchlorate)污染。
這是煙火、火箭燃料及一些肥料中的有毒成分,會通過水源和土壤污染食物鏈。
去年日本311大地震福島核災后,日本明治奶粉被驗出含有放射性物質,雖然沒有超標,但是為了解除消費者疑慮,生產商還是回收涉及的40萬罐奶粉。
逐一分析奶粉成分
.基因改造
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一直備受爭議,儘管如此,它還是滲透我們日常生活。
市面上許多配方奶粉被測出含基因改造大豆或玉米,而這些奶粉一般並未標示“基因改造”(Genetically modified),所以家長無法得知是否餵養孩子含基因成分奶粉。
.食品添加物
根據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規定,嬰兒配方奶方中所有成分,必須是安全食物成分(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或可作為食品添加物(Food additives)。
但是市面上偶爾會檢舉到一些嬰兒配方奶粉添加違禁添加物。
再說,關于“安全食物成分”有時未必有絕對標準,比如“牛初乳”一度被認為營養價值比一般乳製品高,許多嬰兒食品和奶粉都宣稱添加“牛初乳”,添加“牛初乳”的嬰兒奶粉售價更是比普通奶粉高。
其實在嬰兒食品添加“牛初乳”一直有安全性爭議,主要是“牛初乳”激素含量高,可能對嬰兒有負面影響。
目前許多國家都力爭禁止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添加牛初乳,而中國衛生部已經宣部從今年9月起,不得在嬰幼兒配方食品中添加“牛初乳”及以“牛初乳”為原料生產乳製品。
水污染
在水源受到污染的發展中國家,嬰兒因為喝了不干凈的水沖泡的奶粉中毒傷亡事件時有所聞。
水污染並不是只有發展中國家才有的事,就算在美國和一些開發國家,水污染也是常見問題。
美國一些農業州如印地安那、俄亥俄、伊利諾等的自來水系統中,就經常會發現農藥污染物,還有地下水可能也有農藥、鉛、砷等的污染物。
還有一般住家老舊的自來水鉛管,也可能受到鉛污染,嬰幼兒攝取過多鉛,會導致智力下降。
奶瓶污染
BPA或雙酚A,曾經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塑料材質,廣泛用于製作奶瓶和孩童的鴨嘴杯。
不過近年研究顯示,這種化學物質會干擾身體激素水平,歐盟去年6月已經禁止含雙酚A的奶瓶。
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也在今年7月宣佈,禁止生產含雙酚A奶瓶和孩童鴨嘴杯。
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經曾經針對該國市場銷售的彩色圖案奶瓶作金屬釋出抽檢,發現25%奶瓶會釋出鉛等重金屬,可能會對嬰孩造成鉛污染。
一些家長在沖泡奶粉之前,沒有按照正常方法消毒奶瓶,也可能導致嬰幼兒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