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9月,金馬崙人就會說:“又到柿子飄香的季節了!”
金馬崙是全馬唯一種植和生產柿子的地方,因此每到柿子結果的季節,當地人都會覺得很興奮,因為可嚐到最新鮮的本土柿子。
金馬崙柿子園座落在冷力,與BOH茶園為鄰,只出產柿子,不加工生產柿餅。只是當地人愛稱它為“柿餅”,感覺上會更親切。
60年代把中國柿子移植
60年代,柿子園園主史泰山把中國柿子移植至金馬崙,經過多年的研究種植,終於成功讓柿子在高原落地生根,每年結出累累金澄澄的甜美柿子。
如今柿子園由史家第二代史福泉接手,即使金馬崙柿子的銷量,敵不過進口的外國柿子,史福泉還是默默耕耘,讓父親親手栽種的柿子樹,每年繼續開花結果,讓本地人有機會嚐號到“國產柿”。
金馬崙柿子一年結一次果
金馬崙柿子園一年才結果一次,實為珍貴,每年準時在9月採摘,長滿枝的果實可採上兩個月;知情的當地人和遊客,就會趁這時候買來吃,一嘗金馬崙柿子的滋味。
走進柿子園,就看見依山形生長的上百棵柿子樹,每棵都結滿綠中帶黃的柿子;其中一些樹齡超過40年,是第一代史泰山親手用心栽種,每年結果至今,所生產的柿子依然鮮甜。
原住民工人爬上樹用長棍採柿,然後把一桶桶的柿搬回屋內,以進行人口脫澀工作。
掛在樹上的柿子有綠有黃,呈黃色的就可採,一些採不及的,就在樹上自然熟透並呈紅色,樣子像蕃茄。
分澀柿甜柿兩大類
柿子有多個品種,一般上是依果實能否在樹上自然脫澀,而分為“澀柿”和“甜柿”兩大類。
其中澀柿可分為紅(軟)柿和水(脆)柿兩種,都須經過人工脫澀才可口。
目前金馬崙柿子園有兩個品種,其一是原先的中國柿,第二個是由金馬崙大馬農業研發局(MARDI)於1990年研發的另一個柿子品種,兩者都是澀柿。
目前史福泉採用MARDI研發的“二氧化碳”充氣保存法,把採下的柿子放進二氧化碳氣袋內,密封5天進行脫澀,開封后就可推出市場。
放冰柜只可保存一週
來金馬崙可嚐到最新鮮的柿子,因金馬崙柿子不像外國入口的柿子般,有經過技術處理來延長柿子的保存期。
顧客在購買金馬崙柿子後,放在冰柜內,一般上可保存約一星期而已。
金馬崙柿子呈金黃色,外型討好,果肉帶軟,入口清甜多汁,討人喜愛。
延續祖業只供金馬崙市場
史福泉約20年前接手這柿子園,當時他認為大馬只有金馬崙出產柿子,覺得前景樂觀。
隨著進口大馬的各種外國柿子越來越多,以傳統方式種植的金馬崙柿子,在競爭下,價格從最初的每公斤8令吉,在相隔20年後,還是賣8令吉。
柿子每年只結果一次,栽種新果苗至少需10年才開花結果。史福泉目前已對擴展柿子園漸失熱忱。該園所生產的柿子,目前只在金馬崙市場售賣。
史福泉如今維持柿子園的種植規模,是不想辜負父親的心血,他要守住這片父親開發的土地,盡自己的能力,讓人們繼續嚐到大馬僅有的金馬崙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