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游资是在世界范围寻找盈利机会的国际短期资本的一部分,又称“国际热钱”,其投资对象主要是外汇、股票及其衍生产品市场。国际游资具有停留时间短、反应灵敏、隐蔽性强等特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这类资金在72 000亿美元以上。近年国际游资的活动甚嚣尘上。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国际游资(international fluid capital )
国际游资又可称为国际投机资本,它是一种游离于本国经济实体之外,承担高度风险,追求高额利润主要在他国金融市场作短期投机的资本组合。 国际游资,也叫热币、热钱(hot money)是指在国际间频繁流动,以追逐短期汇率、利率、股票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短期资本,是国际短期资本中最活跃的部分。
国际游资的性质国际投资资本与国际投机资本共同组成国际资本。从两者的资金来源上分析,人们很难区分哪些是国际投资资本,哪些是国际投机资本。因为它们的来源构成大体相仿,此外当国际游资的投机行为状态还原到一般静止状态时,它仍是一般资本。所以对国际投资资本和国际投机资本的界定要依据它们的投资目的、投资对象和操作手段上。
国际游资的投资目的国际投机资本的投资目的相当明确,即绝大部分操作瞄准短期的高额利润,这种高额利润的可以高于社会平均利润数倍或几十倍。对一般国际投资资本来说,这种高额利润是难以获得的。国际投机资本的高额利润是由短期操作形成震荡来造就的高幅度价差所构成,而一般的投资利润则产生于缓和渐进,日积月累的收益。
国际游资的投资对象国际投机资本往往选择证券商品或金融衍生商品,诸如:汇率、股票、债券期货、期指、期权等商品;而一般国际投资资本虽也涉足这些领域投资,但相当比例选择产业作为投资主要方向。据有关资料分析,国际游资基本上动用其80%的资金量用作为证券,汇率和金融衍生商品的投资,而极少涉足产业的投资。
两种类型的国际游资国际游资按投机性大小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般的套汇、套利或证券投资资金,投机性不强。其持有人主要是各种基金、跨国公司、证券经营机构。其主体是发达国家的各种互助基主、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多数基金为盈利及分散风险需要将其资金的15%投放于国外,并将投放于国外市场资金的10%注入新兴市场。另一种是投机性很强的资金,如美国的对冲基金,其规模较小。这种资金直接冲击、操纵或垄断一国的外汇和股票市场,造成市场大幅振荡,从中牟取暴利。
国际游资对一国经济的冲击国际游资对一国经济的冲击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吸引——逃离型”。当一国经济过热时,为抑制通货膨胀,货币管理当局实行高利率,在汇率保持不变或波幅很小情况下,吸引大量国际游资流入,从事套汇、套利或投资活动,迫使其货币升值,引发外贸逆差。与此同时、证券价格与房地产价格也节节上升,形成“泡沫化’经济。高估的市值和恶化的贸易形势,使外汇市场产生货币贬值的心理预期,引发资本(包括国际游资)外流,并使货币进一步贬值,形成恶性循环。货币贬值到一定程度,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上的外资开始出逃,价格下跌,经济泡沫破裂。另一种是“蓄意投机型”。当同际游资发现某国汇市或证券市场上的获利机会时,便综合运用信贷、期货、现货等多种金融手段,调集人量资金,大肆进行投机活动,1992年对英镑和里拉的冲击是蓄意投机型的典型案例,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则是国际游资两种冲击方式复合运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