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文】
马来西亚《刑法》
第一章
前言
1. 简称
2. 马来西亚领域内犯罪的刑罚
3. 依法可在马来西亚境内审判的领域外犯罪
4. 领域外犯罪的延伸管辖
5. 不受本法影响的法律
第二章
一般解释
6. 本法术语理解所服从的例外情形
7. 本法通篇适用相同的术语解释
8.“性别”
9.“数字”
10.“男子”与“女子”
11.“人”
12.“公众”
13.(删除)
14-16.(无)
17.“政府”
18.(无)
19.“法官”
20.“法庭”
21.“公务员”
22.“动产”
23.“不当得利”与“不当损失”
24.“不诚实地”
25.“用欺诈手段”
26.“有理由相信”
27.“妻子、职员或佣人占有的财产”
28.“伪造”
29.“文件”
30.“有价证券”
31.“遗嘱”
32.行为的表述包括违法的不作为
33.“行为”与“不作为”
34.几个人共同实施的一个行为视同为当中的每一个人独自所为
35.出于犯罪的理解或故意而实施的行为是犯罪时
36.后果部分地出自作为,部分地出自不作为
37.合作实施几个犯罪行为中的一个构成犯罪
38.几个人参与聚众犯罪可构成不同的犯罪
39.“故意”
40.“犯罪”
41-42.(无)
43.“违法”、“非法”与“受法律约束要做”
44.“伤害”
45.“生命”
46.“死亡”
47.“动物”
48.“船舶”
49.“年”与“月”
50.“条”
51.“宣誓”
52.“善意”
第三章
刑罚
53. (1953年删除)
54-55.(1957年删除)
56.(无)
57.刑罚分项计罚
58.(无)
59-60.(1953年删除)
61-62.(无)
63-64.(1936年删除)
65.(无)
66-70.(1936年删除)
71.数罪并罚的限制
72.一个人犯数罪存有疑问,发现其中之一有罪的刑罚
73-74.(1953年删除)
75.先前犯有可处3年监禁的一种犯罪定罪后又犯罪的刑罚
第四章
一般例外
76.一个人受法律约束,或者由于事实上误以为受法律约束而实施的行为
77.司法活动中法官的行为
78.依照法庭判决或指示实施的行为
79.一个人依法实施的,或者事实上确信他自己误以为依法实施的行为
80.合法行为中的意外事件
81.为避免其他损害,并非出于犯罪意图而实施可能产生损害的行为
82.不满10周岁的儿童的行为
83.理解力尚未充分成熟的10周岁以上不满12周岁的儿童的行为
84.精神病人的行为
85.答辩中的中毒
86.中毒成立时的答辩效果
87.对方同意实施的行为,不希望也不知道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损害
88.为对方利益,经对方同意善意实施的行为,不希望导致死亡
89.为儿童或精神病人的利益,由监护人或经监护人同意善意实施的行为
90.在恐惧或误解情形下作出的同意,以及儿童或精神病人的同意
91.除第87、88、89条中的例外情形,经对方同意实施伤害行为构成犯罪
92.为对方的利益,没有取得对方同意善意实施的行为
93.善意的信息交流
94.受威胁被迫实施的行为
95.导致轻微伤的行为私人自卫权
96.私人自卫不是犯罪
97.身体和财产的私人自卫权
98.针对精神病人行为的私人自卫权
99.没有私人自卫权的行为
100.当行使身体的私人自卫权适用范围扩大至对方死亡
101.当行使身体的私人自卫权适用范围扩大至任何损伤而非死亡
102.行使身体的私人自卫权的开始与持续
103.当行使财产的私人自卫权适用范围扩大至对方死亡
104.当行使财产的私人自卫权适用范围扩大至任何损伤而非死亡
105.行使财产的私人自卫权的开始与持续
106.当无辜者有受损伤风险时针对致命攻击者的私人自卫权
第五章
教唆
107.教唆的定义
108.教唆犯定义
108A.在马来西亚境内教唆境外人员犯罪
109.教唆犯罪的刑罚
110.如果被教唆人与教唆犯具有不同的犯罪意图时教唆的刑罚
111.当被教唆人实施的与被教唆的行为不相同时教唆犯的责任
112.教唆犯对教唆的行为和完成的行为负累积刑罚责任
113.犯罪产生于被教唆的行为与教唆犯的意图不相符时教唆犯的责任
114.实施犯罪时教唆犯在场
115.教唆可判处死刑或终身监禁的犯罪
116.教唆可判处监禁的犯罪
117.教唆公众或者超过10人的聚众犯罪
118.隐瞒一种设计去实施可判处死刑或终身监禁的犯罪
119.一位公务员隐瞒一种设计去实施其职责应阻止的犯罪
120.隐瞒一种设计去实施可判处监禁的犯罪
120A.犯罪共谋的定义
120B.犯罪共谋的刑罚
第六章
反对国家
121.发动或企图发动战争,或者教唆发动战争反对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统治者或国王
121A.危害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统治者或国王人身的犯罪
121B.危害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统治者或国王职位的犯罪
121C.教唆第121A条或121B条下的犯罪
121D.对第121条、第121A条、第121B条或121C条的犯罪信息负有报告义务而故意不报告
122.募集武兵力等图谋发动战争反对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统治者或国王
123.故意隐藏帮助发动战争的设计
124.袭击国会议员企图强迫或控制任何合法政权的运转
124A.(1939年删除)
125.发动战争反对与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结盟的任何政权
125A.包庇或企图包庇在马来西亚境内反对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的任何人或居住在交战国或交战状态下边疆地区的武装人员
126.在与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和平相处的任何国家边疆上从事掠夺
127.接受第125条和第126条中提及的通过战争或掠夺取得的财产
128.公务员故意允许其羁押下的国事犯或战犯逃逸
129.公务员过失致使其羁押下的国事犯或战犯逃逸
130.帮助国事犯或战犯逃逸、提供救济或者包庇
130A.本章解释
第七章
与武装部队相关的犯罪
131.教唆兵变或企图诱使军人叛变
132.教唆兵变并实施
133.教唆军人袭击上级军官
134.教唆军人袭击上级军官并实施
135.教唆军人脱逃
136.包庇逃兵
137.商船掌管人疏忽大意藏匿逃兵
138.教唆军人不服从上级的行为
139.违反军规的不依照本法处罚
140.穿军人制服
140A.“包庇”定义
140B.第七章的适用
第八章
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
141.非法集会定义
142.非法集会成员定义
143.非法集会成员的刑罚
144.在非法集会中持有武器或投掷物
145.明知非法集会已经被命令驱散仍然加入或继续进行
146.非法集会成员使用武力的一般对象指控
147.骚乱的刑罚
148.在骚乱中持有武器或投掷物
149.非法集会的每一位成员被视为犯有一般对象指控实施的任何犯罪
150.租用或者纵容租用人员加入非法集会定义
151.明知五人以上非法集会被命令驱散后故意加入或继续进行
152.袭击或阻碍公务员制止骚乱
153.肆意挑拨故意引起骚乱
153A.(1939年删除)
154.非法集会场所的业主或占有人
155.骚乱受益人的责任
156.骚乱受益人的代理人责任
157.包庇非法集会借用的人员
158.被借用或持有武器参加非法集会或骚乱
159.斗殴定义
160.斗殴的刑罚
第九章
与公务员相关的犯罪
161.公务员履行公务时取得合法薪酬之外的回报
162.通过贿赂或其他非法手段影响公务员以取得回报
163.利用公务员的个人影响力取得回报
164.公务员教唆实施第162条和第163犯罪的刑罚
165.公务员以不适当的对价,从涉及任何诉讼或商业谈判的当事人处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166.公务员违反法律规定意图对任何个人产生伤害
167.公务员制作不正确的文件意图伤害任何人
168.公务员非法从事贸易
169.公务员非法购买或投标财产
170.冒充公务员
171.出于诈骗意图穿着公务员制服或携带公务员标志
第十章
藐视公务员合法权力
172.为逃避公务员签发的传票或其他命令即时生效而潜逃
173.阻碍传票或其他命令即时生效或者公布
174.拒不遵照公务员签发的命令出庭
175.依法受约束为公务员制作文件,故意不作为
176.依法受约束向公务员提供通知或信息,故意不作为
177.提供虚假信息
178.拒绝在公务员面前正式宣誓
179.拒绝回答被授权公务员的提问
180.拒绝签署口供
181.对公务员或被授权管理宣誓的人作虚假宣誓
182.提供虚假信息意图使一名公务员利用他的合法权力对其他人造成伤害
183.抗拒由公务员合法授权的财产提取
184.阻碍由公务员合法授权的财产公开出售
185.非法购买或投标由公务员合法授权公开出售的财产
186.妨碍公务员执行公务
187.受法律约束应向公务员提供帮助时故意不提供
188.抗拒公务员正式发布的命令
189.对公务员进行伤害恐吓
190.对他人进行伤害恐吓以阻止其向公务员申请保护
第十一章
伪证与反公正罪
191.伪证定义
192.制作伪证
193.伪证的刑罚
194.作伪证或制作伪证意图促成死刑定罪
195.作伪证或制作伪证意图促成7年以上监禁定罪
196.明知是伪造的证据而采用
197.发布或签署伪造的证书
198.明知在一个实质点上是伪造的而采用为真实证书
199.在依法可接受为证据的声明中作虚假陈述
200.明知在一个实质点上是伪造的而采用为真实声明
201.导致犯罪证据灭失,或者提供与此相关的假信息掩蔽罪犯
202.受法律约束应提供犯罪信息而故意不提供
203.对已经实施的犯罪提供虚假信息
204.销毁证据以阻止它作为证据出示
205.在诉讼中为达到任何行为或程序的目的冒充他人
206.为逃避财产被没收或判决执行,欺骗性转移或藏匿财产
207.为逃避财产被没收或判决执行,欺骗性主张债权
208.欺骗性承担本不正当付款的判决
209.在法庭上欺骗性主张虚假债权
210.欺骗性获得不正当付款的判决
211.企图伪造犯罪指控伤害他人
212.包庇罪犯
213.收受礼物等掩蔽罪犯免受刑罚
214.提供礼物或财产补偿作为对掩蔽罪犯的报酬
215.收受礼物帮助取得被盗财产等
216.包庇从羁押场所逃逸或者已经决定逮捕的罪犯
216A.包庇盗窃犯或盗窃团伙等
217.公务员违反法律指示故意救济受惩罚的个人,或者挽救被没收的财产
218.公务员制作不正确的记录或书面材料故意救济受惩罚的个人,或者挽救被没收的财产
219.公务员在司法程序中被收买作出明知违反法律的决定、报告等
220.有审判或监禁权力的人明知违反法律审判或监禁他人
221.受法律约束负有逮捕责任的公务员故意不作为
222.受法律约束负有逮捕责任的公务员故意对法庭判决不作为
223.公务员过失致使被指控或被认定有罪的任何人从监禁场所逃逸
224.抗拒或阻碍对本人的依法逮捕
225.抗拒或阻碍对他人的依法逮捕
225A.受法律约束负有逮捕责任的公务员在本法没有规定,或者在其他现行法律有规定的案件中不作为致使其他人逃逸
225B.违反没有规定特别惩罚方式的马来西亚法律的犯罪
226.(1959年删除)
227.违反缓刑条件
228.故意侮辱或干扰司法程序中任何席位的公务员
229.冒充陪审员或评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