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時除了吃開年飯,要是到廟宇膜拜更能有著財源滾滾、來年發大財的意義,所以許多人都會在開年時到廟宇膜拜。
華人在農曆新年有許多的習俗與禁忌,而且“各處鄉村各處例”,不同的籍貫又有不同的習俗,比如廣東人,就會將年初二稱之為“開年”,即這天開始一切都會百無禁忌,包括可以宰殺牲蓄,打掃及大洗特洗等。
初二這天也象徵著新一年的真正開始,然而,這個習俗目前也只有老一輩依循,年輕一輩不但沒有傳承,而且大多數都不知道何謂開年。
開年,顧名思義就是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可以把新年的所有禁改解除,可以做任何事,包括宰殺牲蓄及洗滌家物等。
針對開年習佔,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總秘書黃振仲表示,開年飯是華人於農曆新年第一餐菜餚最好的一餐,選擇在初二是因為女兒只有在初二時回娘家,疼惜女兒的家長特別為女兒準備豐富的一餐。
“開年飯未必是早餐、未必是在初一,但是開年飯的菜單必須是有好意頭的菜式,例如髮菜蠔豉,取其吉利意思,寓意接下來的一年都過得比往年好。”
黃振仲說,女兒在初二回家吃開年飯時,多數都有丈夫陪同,所以開年飯多數是午餐,因為嫁出去的女兒及女婿是不可以吃娘家的晚餐,以免吃窮娘家。
許多大馬的公司目前也開始在公司進行開年飯,通常開年餐是與同事一同在酒樓開餐或者在團拜的時候進行,以示來年大家一同豐收、吉慶有餘。
此外,本報在開年習俗方面也訪問了一些年輕人,他們大部份都認為,華人所謂的傳統習俗或禁忌,其實是屬於一種的迷信,毫無根據可言。而他們當中,也有大部份根本不知道有開年這一回事,更別說是傳承。
初二膜拜保生意興隆
黃振仲披露,商人必須在初二開年的這一天到廟裡膜拜,這將確保他在新的一年財源滾滾、生意蒸蒸日上。
他說,年初二也有大開殺戒的意義,即是肉商可以開始做生意;家長們可以教導、打罵不聽話的孩子,不管做甚麼都不會再有禁忌。
“初二的這一天大家開始可以掃地,但是初二時必須將家中的垃圾掃出家外,再將垃圾掃進屋裡,以達到將晦氣除去,並且將財氣留著的意義。”
他說,初一時必須一家聚在一起,就算拜年也必須全家出動,但是初二則百無禁忌,大家可以各自行動,到處去進行各自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