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便宜、方便,营销则是「限时限量」网上抢购和「飢渴性营销」。小米一上市就瞄准年轻人市场,只限网路购买,减少成本,定价就能低。其次,网购可以更好控制库存。
做手机成本非常高,小米的启动资金不足够让它来铺那麽多的管道,也不足以来控制库存以及数量。
上网购买,能更方便小米做社会化行销。小米的主要行销平台是微博,网上购买,方便做行销和及时配合、控制。而且及时知道卖出了多少台,就定製做多少台,需求多少才做多少。
一个月不定时在微博上推出「定时定量」抢购的饥渴行销更创一绝。
刚开始原因是供应不了那麽多货,让网友上网点击抢购,抢到的欢喜,没抢到的就不断关注小米微博,做软体和风投的雷军对于人性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
小米掀起的流行风潮,形成强大的「米粉」,成功打造流行文化。它的网上抢购,方便小米瞭解用户需求和改进功能。
它经常在微博上办活动,例如为徵集新手机背景照片,奖金是人民币100万元,就让「米粉」们疯狂拍照上传,形成强大的忠实消费群。
二年前小米手机一代一开始就主打「发烧友的智慧型手机」,准确的市场定位、加上表面上不俗的性价比(人民币2,000元左右)立刻吸引了专业小众市场。
第一年业人士认为若能卖10万台就算成功,它卖了352万台;去年它推出小米2,全年一共卖了719万台,销售人民币129亿元,可说「小而美」品牌。
原文转载自:联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