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指的是我们对人,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不觉得反感。常常在生活里看到的很多朋友们,接受了很对新事物,接受了新的伴侣,接受了生活的新需求,接受了物质上的享受, 这真的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在家庭里,在教育理,我们接受父母的疼爱,接受兄弟姐妹的关怀,接受长辈亲戚们的爱戴,也接受教师们的教育方式。当然他们也接受我们的一切; 父母毫无怨言的接受我们的好与坏,师长们含辛茹苦的教育我们,接受我们的调皮捣蛋。
其实接受一件事物,是那么的容易吗?还是..................................困难?
Peter Kater 的旋律再次响起, RIVER的伤感,带出了无奈。。。长叹一切事与愿违,表面的层次,看起来往往觉得,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对于接受一件事,都是抱着接受“我对这件事物完全没有任何抗拒”的心态去看待。
很多时候,我们的心,早已对那人,事,物定下了我们想接受的那一面,但往往我们所看到的成果,与我们所想接受的“遐想",并不一致。 就在这个时候,拒绝,慢慢的在心里衍生;虽然表层上我们并没有拒绝,还是接受了那一切,但是,我们所表现的,往往不及我们真心所想接受的来纯真。
就拿感情来做个例子吧:
“我们交了一个朋友,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至少我们和他/她是合适的。 当我们想到回家见家长的时候,父母早就对他/她以设下了的第一印象。虽然没正式见过面,但是从我们口中的谈吐,父母们会自我想象我们另一半的个性,长相。。情况好的吧,正是的第一印象,就是父母可以打从心里表现出来的接受;相反地,父母不会拒绝,但是。。。。。。在他们的心里,已经为我们的另一半设下了一道墙,不让他/她通过。。。。”
至于在生活上,我们一般上都追求于物质的奢求,而不是需求。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需求,什么是要求吧。
需求: 日常生活需要的东西 : 食物,空气,智慧,知识
奢求: 过分的要求. 进一步说就是,自己不具备条件却要享受某种超越目前条件的事物: 顶尖智能手机,高级跑车,名牌皮革。。。。。
在需求上,我们不会抱着有拒绝的心态去接受它们,因为这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 而在奢求上,吹毛求疵,是我们常有的本性。借由名牌皮革作比例,当我们看中的名牌皮革标着的是几千块钱,而且是限量品,当然我们的心里就对这样的皮革标上了“顶级”的接受程度。 何谓“顶级”接受程度,就是皮革接合处很细腻,拉链都很顺畅,质量肯定超好。
好了,心里已为喜爱的限量版皮革标上了接受程度,那就来看看我们见到真是货物,又是怎样的接受程度。。看上去,款式和照片上并没什么特别,结合处,也不比预期来得好。这个时候,我们已为这些皮革扣分了,但因为是限量版,我们又不能拒绝奢求的诱惑。 所以,我们就会产生了“拒绝性的接受“来购买那个皮革。
其实,值得吗?为了炫耀?面子?不想落后?所以才作此决定,而失去了不合心意的几千块钱?? 我只能说,愚蠢。。我不否认我本身会有这样的举动/想法,但人性就是如此。。。。
在无形的环境中表现出了”拒绝性的接受“,其实并不算什么可耻/可笑的事。。因为,我们。。。。。。。。习惯了。。。。。。
2012年7月7日
洪梓勝留笔
更多情浏览: http://spiritualifestyle.blogspot.com/
Facebook Pages: http://www.facebook.com/spiritualifestyle (清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