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18日訊)全球暖化導致海岸水平線上升,沿海城市逐漸沉沒的危機,已經在大馬掀起紅色警報。大馬水利工程及環境局聯同大馬敦胡先翁大學(UTHM)耗費8年的冗長研究後,證實從2004年至今,大馬海域的海水平位逐年上升10公分;如果海水持續上升,7個低洼沿海地區將在9年後;即大馬設定的2020年先進國宏願時,全部沉沒在海水裡。
峇株首座被淹城市
《每日新聞》週三的報導指出,這7個恐怕慘遭沒頂的城市或地區,分別是雪蘭莪州、巴生、檳城、馬六甲、柔佛州的峇株巴轄、彭亨州的北根及砂拉越的美里。
此外,霹靂州及吉打州的沿海一帶也會被海水淹沒。
以上的城市或地區都是在沿海興建,海拔比其它地區,包括東海岸城市來得低,只要海水在未來9年,持續以每年10公分暴漲,就會淪為“海底城”;而第一個沉沒海底的城市將會是峇都巴轄。
大馬敦胡先翁大學公共工程及環境系教授兼該大學副校長(學術與國際)阿都阿茲披露,峇株巴轄的海拔只有2公尺,只要海水的水平線升至2.5公尺,就能把整個城市淹沒。
該大學在分析水利灌溉局自2004年紀錄的海水平位後,發現以上7個地區的海水,竟然以每年10公分猛漲,因此至今已上漲了53公分;而今年的海水漲潮水平,也從去年的1.5公尺上升至1.75公尺。
阿都阿茲聲稱,大馬的海水平位近年來的上升幅度已經達到“讓人擔憂”的程度,若逐年上升10公分的趨勢沒有獲得改善,海水平位將在2020年時上漲至2.5公尺。
“除了峇都巴轄,接著被會海水淹沒的地方是低海拔地區,如霹靂海岸、吉打與柔佛,這些地方的海拔只有1至2公尺。”
先救峇株
建泄洪道防浪堤
阿都阿茲說,政府當務之急是挽救最先被海水沒頂的峇株巴轄,通過興建更多的泄洪道,疏散淹入陸地的大量海水,或者在沿海地區興建防浪堤,阻擋海水涌入陸地。
不過,他強調,這一切堵防海水的措施將涉及龐大的經費。
他也促請政府馬上採取實際的行動,避免低洼地區的居民家園被海水淹沒,這包括仿效英國政府在倫敦泰唔士河興建先進防洪堤的措施。
2100年海水升1.4公尺
除了大馬水利工程及環境局及大馬敦胡先翁大學的研究結果,南極科學鑑證委員會早已發現,全球海水平位將在2100年時上升1.4公尺,加劇海水淹沒地市的現象。
不過,由台灣時報集團出版的《100個即將消失的地方》,紀錄20個將在全球暖化被海水淹沒的城市中,卻不包括大馬水利工程及環境局提及的7個地區。
該著作提到唯一大馬的地方是蘇拉威西海的珊瑚礁,而當地珊瑚是因為海水升溫而被“熱死”。
該著作提到會被海水淹沒的地方,包括泰國的曼谷、丹麥的哥本哈根、英國的泰晤士河、馬爾代夫、湄公河三角洲等。


《100個即將消失的地方》